談論起琵琶,自然聯想到白居易筆下的珠落玉盤,“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其實琵琶之美,不僅美在音色,美在形制,還美在它的文化意象里。素有“彈撥樂器之王”美譽的琵琶,融入在多元的藝術形態與文化表達中,有敦煌壁畫上“妙音反彈”的仙音裊裊,有西楚霸王垓下別離時的可歌可泣,也有蘇州評彈里絲絲入扣的曲韻之美。琵琶以其獨特的魅力,擁有無限的藝術創造性。
4月20日,上海大劇院,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周韜、俞冰、江洋將同聚滬上,南弦北韻,共奏珠玉之聲,一展琵琶藝術的傳統意蘊與當代精神。
音樂會曲目不僅匯集《霸王卸甲》《漢宮秋月》等傳統古曲,還有《滴水觀音》《昭陵六駿》等當代經典,以及《踏浪》《妙音天舞》等跨界新作。民間樂曲琵琶重奏《三六》(林石城編曲)是一首江南絲竹經典名曲,流傳廣泛。音樂生動活潑,結構緊湊流暢。此版本以重奏形式展現琵琶豐富靈動的聲音色彩,別具一格。琵琶獨奏《虛籟》由劉天華作曲,作品創作于1929年,表達作曲家對振興國樂的期望和對當時音樂局勢的深刻思索。作品借鑒古琴“綽”“注”的演奏技法,并大量運用琵琶傳統技法“攏”“捻”及“吟”“打”“帶”“泛音”等演奏技法,展現作曲家錯綜復雜的心理變化。同時,作曲家還運用了北京當時流行的大鼓、三弦拉戲等民間音樂元素進行創作,使作品更具濃郁的地方音樂特征。琵琶與大鼓《霸王卸甲》是一首傳統琵琶武套樂曲,以楚漢相爭中的垓下之戰為題材,以西楚霸王項羽為主角,展現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概以及楚軍的英勇悲壯。樂曲著重描寫“別姬”情景,以沉雄悲壯、凄楚婉轉的旋律,展現項羽與虞姬的兒女情深與訣別之痛。琵琶獨奏《漢宮秋月》則表現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琵琶獨奏《夕陽簫鼓》樂曲結構嚴謹、旋律優美,細膩而富有詩意,通過“江樓鐘鼓”“月上東山”“漁舟唱晚”等極具畫面感的音樂段落,將自然美景描寫得淋漓盡致。在獨特的審美表達和文化語境中,考驗演繹者的內心狀態和演奏功力。
海納百川、鑒古爍今,本場音樂會在展現琵琶豐富演奏技法和音樂表現力的同時,亦呈現琵琶藝術在音樂創作方面的蓬勃生命力。由本場演奏家之一江洋創作的琵琶重奏《青色煙雨——為四把琵琶而作》,作品靈感源于歌曲《青花瓷》歌詞:“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以濃郁的中國風表達對世間一切憧憬期盼的付出與等待。琵琶與吉他《踏浪》是一場超越語言的對話。這樣的對話仿佛從數千年前的海上絲路承延至今,續寫踏浪前行的篇章。作曲家王丹紅創作的琵琶重奏《夢入江南》創作于2014年,為琵琶重奏而作。音樂取材于江南民歌,富有評彈之韻,展現琵琶豐富的音樂語匯和清雅靈秀的音樂風韻。
琵琶起舞煥新聲,一曲妙音寄天涯。琵琶與打擊樂《妙音天舞》由中央民族樂團打擊樂演奏家朱劍平作曲,琵琶演奏家吳玉霞編曲。作品以極具異域風情的優美旋律,運用印度拉格舞曲律動,通過琵琶與源自瑞士的手碟、拉丁音樂代表樂器木箱鼓的交融對話,展現敦煌壁畫“妙音反彈”的仙音裊裊和來自天竺古國的梵音飄飄,呈現絲綢之路上熱舞翩躚的獨特風情。由劉德海作曲的琵琶獨奏《滴水觀音》著力保持佛曲的端莊神韻,并具有民間人情之風格,實為仙境俗地共賞的音樂。作曲家交替運用“挑外”、“輪里”與“泛音”、“帶起”、“反正彈”等技法,使音樂具有清泉滴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