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外》的劇情已經推進到第二十一集了,劇集已經播出一大半兒了。估計著,很多觀眾對于這部劇是邊看邊罵一直追看到現在的。估計很多觀眾的罵聲都得往編導的三觀和親戚頭上招呼了。同時呢,估計也有很多觀眾還帶著一種看熱鬧獵奇的心態來追看這部劇,用俗話說就是“看笑話”。有時候我自己就想,如果按照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來比量的話,劇中的于鐘聲、易小船、陳穎這三人,能有多大的普遍意義呢?
《鼓樓外》封面
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核心,就是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說白了,就是劇中的主角必須具備很大范圍的代表意義。就像魯迅筆下的阿Q那樣,凝聚了一個民族及至人類的性格陰暗面,這才是典型人物呢。那么于鐘聲、易小船、陳穎這三人具備這樣的代表性嗎?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他們這樣的人多嗎?一百個人里,能有百分之三十的比重嗎?老編估計著,他們這三人占據不到那么大的比例,百分之二也就差不多了。
大師兄于鐘聲
所以,老編才在標題上發問,在電視劇以外,于鐘聲、易小船、陳穎這三個人能活多久。特別是于鐘聲和陳穎這倆人,他倆能活多久?所以說,這三個人物跟魯迅筆下的阿Q相比,并沒有什么普遍代表意義。老編只能把他們看成是編導的馬前卒,與其說我們罵這三個人物的三觀扭曲,還不如直接罵編導的三觀扭曲呢。因為,是編導在通過陳穎和于鐘聲在國人道德的極限邊緣試探著國人的邊界和底線。
閨蜜兼小三陳穎
陳穎的行為,叫什么?叫擦邊球。如果易小船和于鐘聲家庭和美,兒子很乖,那么這個時候讓陳穎去試探易小船的家庭領地,這顯然是犯法的。但是,編導呢,偏要在國人道德的邊緣踩紅線、撓癢癢、擦邊球、切香腸,那么他會怎么做呢?做法就是讓陳穎在于鐘聲和易小船冷戰期間下手,這一點只有陳穎能拿捏得好其中的分寸,她知道什么時候下手道德成本最低,那就是易小船一心想報復并折磨于鐘聲,而于鐘聲正在四處逃竄的時候。
師妹易小船
此時,陳穎的道德負擔最小了,同時,編劇和導演的道德負擔也一樣小了。并且,于鐘聲在陳穎的促進和暗示下主動向她表白時,她還以退為進當了一把圣母婊,告訴于鐘聲,易小船和他有過一個孩子,就是表哥的兒子盼盼。這個秘密是一滴冒險的試劑,于鐘聲聽到后很可能出現兩種反應:1.浪子回頭和易小船結婚;2.可能會依然逃避。結果,于鐘聲選擇了2,并且沒過多久,他對陳穎的熱情依然未減。
易小船的兒子
應該說,在給于鐘聲滴上那一滴冒險的試劑之后,事情的發展終于朝著陳穎所渴望的方向而來。這驚險的一關,陳穎終于闖過來了,于鐘聲的態度讓她看到了希望。一旦陳穎把這驚險的一關渡過之后,接下來就是一片坦途了。接著她就可以明目張膽地跑到養殖基地去跟于鐘聲合伙做生意了。并且更讓觀眾罵娘的是她竟然還以戲謔、挑逗的方式向易小船提出挑戰,那種洋洋得意的樣子,把易小船氣得想殺了她。
師父易大船
同時,屏幕外的很多觀眾也都想殺了于鐘聲和陳穎,可能這正是編導想要的結果,他們這么做的目的,無非是制造話題,引發社會熱議。好了,我們再來一起透視一下于鐘聲和陳穎吧。在這里老編給他一個結論:徹頭徹尾的渣男。他不想結婚的理由是不想吃軟飯,他想好好奮斗一番,等做出成績了再結婚。同時,他也保證一定要對易小船母子負責到底。好啊,大家都同意他這個理由和保證。
陳穎表嫂
但是,在你奮斗的過程中,咱們能不能不要再節外生枝地去招惹陳穎并給易小船制造不必要的誤會和懷疑呀?既然你于鐘聲已經跟易小船保證說跟陳穎之間什么問題都沒有了,那你還去給她做什么鴕鳥全席啊?你這不明擺著在制造嫌疑、試探底線呢嗎?你不渣,誰渣?而陳穎則更渣,她是一邊精確計算著道德成本,一邊向著易小船的雷區和底線小心試探,因為她對易小船和于鐘聲之間情感發展的全部過程了如指掌。知道踩哪里犯法,踩哪里不犯法。這才是她最為陰險的地方呢。
關鍵詞: 現實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