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腦的郭皇后,以宋仁宗生母李娘子所做釀梅子,進獻皇太后劉娥,觸及劉娥的心中大忌而不自知。
劉娥忍無可忍,怒火將發未發之際,深知劉娥脾氣的宦官首領任守忠,為了幫劉娥解除這樣的尷尬局面,于殿外怒斥侍從,并敲打皇后!
“蠢貨,沒有邀功討賞的腦子,不想死,最好牢牢縫上你這張嘴!”
“臣竟一時焦躁,在太后和皇后面前,對小內侍咆哮動粗,擾了太后與皇后的興致,臣入宮二十年,竟如此失儀,臣請娘娘從重發落!”
劉娥道:“稷臣,我還看不懂你嗎?你是拼了自己的失儀,阻了我在這些小輩面前的失儀,起來起來”
像任守忠這樣,善于察言觀色,辦事精明圓滑,深諳宮中生存法則,知道如何取悅于主上,知道如何維護主上,忠心耿耿的宦官,歷代不缺。
但是像張茂則這樣的宦官,卻是極少!
本劇展示了“背誦天團”們,各具特色的朝堂士大夫風采,宋仁宗的寬仁,使他們成為最有風骨的士大夫團體,他們不懼權威,無畏犧牲,敢于直言進諫,并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
這種士大夫風骨,形成一種風尚,也把影響延伸于宮內,張茂則就是一個有風骨的宦官!
身為宮中內侍,皇帝與嬪妃皆是主子,職責是無條件聽從和伺候主上,他卻是知書達禮,能文能武,最難得是不卑不亢,有禮有節!
請看下面一個事例!
他在宮中遇到當初蒙圣寵的侍女張娘子,并未行禮,讓恃寵而驕的張娘子大為不悅,質問他:“張先生如今的職分是比我高,但是張先生便這么肯定,我一輩子只是侍女?”
張茂則道:“茂則不知姑娘今后是什么,也沒有猜測過,茂則從小伺候官家,當官家是親王時,便行親王的禮,官家是太子時,便行太子的禮,在官家登基前一個時辰,也沒有以陛下的禮節,去伺候當時的東宮太子。”
張娘子于是知錯,賠禮道:“謝謝張先生教導!”
但是不服氣的張娘子轉身就是翻了一個白眼。
張茂則是一位有大格局的內侍,所以他成為仁宗最貼心最信任最親近的人,成為仁宗生活上的知己,所以他能夠在精神上成為曹皇后的知己!
張茂則對入宮前的曹皇后,在宮外驚鴻一瞥,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當時曹皇后著婚裝從夫家出來,搭了他的馬車回家,一次邂逅,如春風,吹皺了心之湖水,再難以平靜!
作為宦官,他身體有殘缺,但他的愛是圓滿的!
他知道身份有別,尊卑有別,他們之間有逾越不了的鴻溝,就自覺心底深埋情愫,退在她身后一步遠的距離,默默關心和陪伴不得圣寵的她,憐她的無奈,知她的艱難,懂她的悲苦,默默盡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安慰她,去守護她。
正如他所說:“娘娘,心中縱有萬種柔情,在官家面前,也勉強自己,只有正宮的雍容端莊和不可侵犯的威儀,卻讓官家都把疼惜都給了那個既會撒嬌,又會撒潑的沒有半點皇家體面的張娘子。”
張茂則的愛,深沉厚重,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護她周全,深宮漫長的歲月里,為她排憂解難。
他知曹皇后是名門閨秀,不屑于算計,在她被恃寵生驕的張貴妃打壓,無奈他用了自己本不屑為的心計。他暗中推薦了另一位美人給皇帝,以分走氣焰囂張的張貴妃的寵愛,當皇后詰問時,他把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說他只是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
正如苗娘子對曹皇后所說:”說句大不敬的,官家若是不糊涂,有你這樣的妻,為何去寵什么張貴妃!“
因為他也不想他忠心追隨內心敬愛的皇上,被張貴妃迷惑了心性,因此毀了一世英名!
最好的宦官,不過如是!
忠心護主,又深明大義,明辨是非,盡職盡責,又忠于自己的原則!
不亢不卑的張茂則,為自己爭取到一個大寫的人的尊嚴,贏得內外的尊重!
正如他所自稱的“臣”而非奴!
葉祖新的演出了一個有文人氣節,有文人風骨的宦官!
寫張茂則:
無悲命運賦殘缺,守禮藏情不自哀。
多少梧桐階雨夜,心中有愛似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