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為什么不扶持自己的兒子六阿哥上位呢?
大結局時,皇后得知是四阿哥登基,她無比意外地質問甄嬛「你竟然不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天底下竟然有你這樣的額娘?!」
甄嬛回答:「當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先帝生前受了后宮多少算計,連他自己都算不清。哀家可怕極了,將來自己的兒子,會娶上一位像您這樣的皇后,算計得先帝斷子絕孫。」
甄嬛這話,很大程度是為了惡心奚落皇后才故意這么說的。
當然了,甄嬛不讓自己兒子當皇帝有這個層面的原因。名利場上的得與失、取與舍、苦與累,甄嬛一路都經歷過,她看得最清楚想得也最明白,不想兒子走這條看起來光鮮實際上艱辛的路,這在情理之中。
只是,不讓自己親兒子當皇帝這事,不是她甄嬛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她甄嬛為了更好地后宮生存下去,壓根兒就不能讓親兒子當皇帝。
私以為,這一點恰是作為宮斗劇《甄嬛傳》設計人物的高級之處。
那么,為什么甄嬛壓根兒就不能讓親兒子當皇帝呢?
咱們抽絲剝繭地捋一下。
眾所周知,六阿哥是甄嬛和果郡王的孩子,是廢妃甄嬛和皇帝的弟弟果郡王不倫戀時有的孩子,是名不正言不順且自帶巨大bug的特質。
不管甄嬛回不回宮,回宮后混的如何,六阿哥的這一本質屬性都不會改變,他就是懸在甄嬛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甄嬛非常清楚六阿哥的這一屬性,說白了,這就是她最大的弱點。為了保護好這一致命弱點,她必須做大做強其他方面,從而具備消解這個弱點的能力。
因此,這也是她當時毅然決然籌謀回宮的主要原因之一,她要給這個孩子一個名正言順的名分。
甄嬛足夠聰明,她清楚哪怕是最弱的弱點,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下,也能當作優勢去使用。
于是,她提前做好各種保密籌謀工作,包括修改自己懷孕的月份,說服了溫實初這個核心人物。
就這樣,六阿哥這個致命的弱點,在皇帝和甄嬛舊情復燃的情況下,被甄嬛包裝轉化成了能夠回宮的重要籌碼。
但是,甄嬛真正能回宮成功,靠的是皇后好大喜功、自掘墳墓去暗害四阿哥這一外在機會促成的。
回宮后,甄嬛和六阿哥的處境是險象環生的,一旦六阿哥的身世被揭發,不僅甄嬛,就連甄嬛全家和果郡王等人全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然而,唯物主義辯證法的美妙之處就在于:即便六阿哥是甄嬛在后宮生存的致命弱點,但對手認知受限。
皇后團隊全都懷疑六阿哥不是皇帝親生,但她們的認知范圍僅限于甄嬛和溫實初有私情,從而生了六阿哥。因為在她們慣常的認知中,甄嬛斷斷是不敢和皇帝的弟弟亂搞的。更何況,果郡王那種富貴王爺,怎么會看得上廢妃甄嬛這等殘花敗柳?
這種認知局限,給了甄嬛絕處逢生的機會,于是滴血驗親這么艱險的一關,甄嬛熬過來了。
挺過滴血驗親這個考驗,甄嬛也只是取得了第二階段的勝利。也就是說,在別人看來,六阿哥毫無疑問是皇帝親生,是名正言順的皇子。
三阿哥被廢后,皇后的反應是沒有了三阿哥,還有四阿哥,實在不行還有六阿哥,這就說明,六阿哥的皇子身份是被后宮官方認可了的。
即便后宮官方認可了,甄嬛仍心知肚明,六阿哥身世的客觀屬性沒變。
所以,在進入奪嫡之爭階段的時候,甄嬛十分清醒,六阿哥不是她的籌碼,是她要費勁心思去守護的弱點。
這也是甄嬛在得知安陵容有了身孕之后,陷入焦慮和危機的原因。她這句「萬一安陵容生下個皇子,那皇后手中就有兩個皇子……」中暗含的意思是:她手里只有四阿哥一個皇子,如果皇后那邊一旦有了兩個,那么雙方勢力就不再均衡了,想要奪嫡就會變得難上加難。
因為甄嬛心里清楚,六阿哥并不是她能打出去的牌,外人看她是有一對王炸的人,但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她手里捏著的只有四阿哥這一張牌面。
這就導致,在奪嫡階段,甄嬛不僅要解決掉對手皇后,還要消除四阿哥對六阿哥的介懷。
因為,甄嬛和四阿哥之間最大的隔閡就是六阿哥。四阿哥針對六阿哥這一點,對甄嬛進行了多次試探。
第一次,他明目張膽地試探甄嬛有無扶持六阿哥上位的野心,也就是試探甄嬛是否有奪嫡的野心。
他故意問甄嬛:「額娘,三哥是長子,他會不會當皇帝?」
那時局勢那么不明朗,甄嬛又向來小心翼翼,便回:「額娘不知道。」
說白了,就是不想告訴你,你一向急躁多疑,萬一再給我捅了簍子。
四阿哥不死心,繼續試探:「可是,六弟是額娘親生的,皇阿瑪也最喜歡,所以他會。只要六弟當了皇帝,兒子就高興了。」
四阿哥這樣問,就是篤定甄嬛會扶持六阿哥。
甄嬛肯定不能直接告訴四阿哥說你六弟不能當皇帝,而且,在四阿哥等旁人眼里,六阿哥就是甄嬛親生的皇子。
于是甄嬛便找了理由:「你六弟還小,而且額娘也不喜歡他當皇帝,我朝的天子,只有賢能者才能勝任,明白嗎?」
六阿年紀小,沒有競爭力,我扶持起來有難度。這個說法對四阿哥來說,是有些許說服力的。
甄嬛這樣說就是明確告知四阿哥她不會扶持六阿哥上位,如果不明確,四阿哥就會把六阿哥視為競爭對手,萬一他下個狠手,直接弄死六阿哥,讓甄嬛只能扶持他,這種局面可不是甄嬛想看到的。
其次,甄嬛又特意給四阿哥希望,說賢能者才能勝任。就是對四阿哥說的「三阿哥是長子」「六弟是皇阿瑪最喜歡的」的觀點的回應,說白了,雖然四阿哥不是長子,也不是最討皇帝喜歡的,但他是最有機會成為賢能者的。
第二次,四阿哥被皇帝封為寶親王,這基本上就是立儲的準備了,但是四阿哥還是不相信甄嬛會不扶持自己親兒子而扶持他。
于是,跑來告訴甄嬛自己封王的消息,當然了最主要的是為了試探甄嬛,他說:「可是六弟還沒有被封親王。」
甄嬛回應說:「六阿哥還小,而且額娘希望他的親王之位會由你來封。」
這話就是明確地給四阿哥準信了,我會扶持你上位當皇帝。
四阿哥聽了,那滿臉的震驚,別說他震驚,就是換成任何人都會震驚,因為四阿哥不知道六阿哥的身世真相呀。
不過這時候局面已經很清晰了,三阿哥被廢了,六阿哥還是小孩子,在皇帝心中,四阿哥已經是不二人選。只要甄嬛不出來作妖,就沒啥問題了。
不僅四阿哥來試探甄嬛,在這之前,皇帝也試探過甄嬛,甄嬛的態度都很明確:四阿哥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
甄嬛看出了四阿哥的震驚:「額娘的意思你若明白,就知道如該如何做了,喜怒不形于色,心事勿讓人知,更別叫人可以輕易揣測你的喜惡。」
「喜怒不形于色,心事勿讓人知,更別叫人可以輕易揣測你的喜惡。」這話對標的就是帝王品質呀。
她這樣指點四阿哥,一方面是告知他,我知道你的心事,你別擔心了,我會扶持你的;另一方面是安撫他,我會做你的輔助,扶持你成功上位。
在奪嫡的過程中,甄嬛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六阿哥的安全,等到四阿哥登基做了皇帝,甄嬛上位成了太后,才有了真正為六阿哥實現名正言順的機會和能力。
機會是什么?
是四阿哥的介懷和忌憚。他拿典故逼問甄嬛:「親子尚且如此,若是養子如何?」就是逼著甄嬛處理解決六阿哥的問題。
這恰恰是甄嬛的機會,她從當初決定扶持四阿哥的時候就預判到了這個局面,所以,上位做太后只是她的手段,而不是目標,她真正的目標就是給六阿哥一個名正言順、沒有風險和威脅的人生。
于是她不慌不忙地告知皇帝要讓六阿哥入嗣果郡王一脈。不僅消除了皇帝的忌憚,更主要的是達成了她的目的。
從這開始,甄嬛才拿掉了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給了親兒子六阿哥一個名正言順的人生。
在旁人眼里看,六阿哥明明是甄嬛的親兒子,卻不能做帝王,還要入嗣已經衰落的果郡王一脈,挺慘的。但只有甄嬛最清楚,這是她費勁心力能給兒子最好的安排。
回顧甄嬛回宮到最后成功上位做太后,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她若是忘記初心,志滿意得,決定扶持六阿哥去爭皇位,都不需要四阿哥等其他競爭對手動手,皇帝這一股力量就能讓她爆雷至萬劫不復之地了。
這也是為什么,甄嬛一直低調、一直向皇帝表達不爭不搶的姿態、一直努力培養調教四阿哥的原因。
甄嬛很清楚自己的能力邊界,也能認清自己的強弱點,從而向上探索自己能爭取的上限,也能牢牢守住自己不能破壞的下限。
這也是甄嬛這個人物角色設定的高級之處,再強大的人和組織都有其能力的邊界,尤其明顯的優勢,以及致命的缺點。優勢和缺點是相生相克的,也是能不斷轉化的,至于如何轉化,如何運用,甄嬛這一人物身上給出了最好的呈現。
巴菲特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能力圈」投資理論,他說:「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邊界所在,你將比那些能力圈雖然比你大5倍卻不知道邊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同樣地,電視劇《天道》第一集中,丁元英剛從國外歸來,見到她妹妹,她妹妹想翻新家里的茶館,但父親不同意,他妹妹讓他幫忙勸勸父親。
丁元英的回應是:「我也不同意,倒不是因為茶館的產權是老爹的,如果你把茶館的門壘得太高了,家長里短的茶客就喝不起了,茶館的市井味就沒了,老人有一件事情做挺好的,充實樂呵,這是性價比最高的消費了。老爹開茶館這么多年,該賺幾個錢他心里有數,真改成一杯千金的茶館,單靠一杯清茶,能聚來一擲千金的客人嗎?」
丁元英這段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得到的所有東西,都是拿犧牲一些東西換來的,得失是一種良性的平衡。當一個人只是一味想得到更好更多的時候,就會打破這種平衡,可能還未得到更多,就已經失去了更多,導致得不償失。
你是多大的盤子,就盛多少菜,不能只貪心地想要更多,更要看清自己的能力界限和弱點在哪里。不能只知道進,卻不懂得止。
人的欲望都是向上的,都想得到更多,但是更大的欲望在實現的過程中,也會更大地放大一個人的弱點。甚至到了某個階段,優勢就不再突出,本來沒有威脅的缺點卻被無限放大,成了最致命的軟肋,導致毀滅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