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哥,你好》,我不好了。
打著合家歡喜劇的旗號卻沒啥笑點,只有我因為電影難看發出的尬笑和苦笑。
【資料圖】
劇情無聊俗套,各種硬傷漏洞,仿佛在影院玩大家來找茬。
最離譜的是,都2022年了,還能在一部檔期頭部影片中看到醫生一臉嚴肅地問出“保大還是保小”,最后居然還“保小”了。讓醫學專業人士怎么看?讓媽媽和準媽媽們怎么想?
這部電影被很多人叫做男版《你好,李煥英》,因為講的都是主角穿越回父母年輕時發生的故事。但把《哥,你好》和《你好,李煥英》拿來對比,真是宇宙級碰瓷了!無論故事、情感、人物、笑點、表演,《哥,你好》都比《你好,李煥英》差了不止500個《乘風破浪》了。
這部電影的劇情,可以概括為“男主角為了弄清他媽死因穿越回過去,幾番折騰后還是把他媽弄死了。”
常遠飾演的男主角小伍從小就沒了媽,跟魏翔飾演的爸爸相依為命,媽媽怎么沒的,電影里沒演小伍問沒問,反正他爸也沒說。這是一段從一開始就讓人感覺很奇怪的父子關系,兒子說爸爸一直很“恨”他,對他像對仇人,但還是把他養大了,而兒子也沒有去深究為什么爸爸會是這樣一個態度。
進入老年的爸爸得了阿爾茨海默癥(中秋檔還有一部《媽媽!》也是主角得了這個病,可以看看人家怎么拍的),小伍在家翻箱倒柜找錢時意外發現,用他爸媽的結婚戒指加媽媽的日記可以穿越到過去,于是開始了過去和現在之間的瞎折騰。其實這條故事線很簡單,但導演不光沒怎么好好講,還弄得全是bug。
男主從小沒見過媽,好不容易回到過去,看到媽媽,應該特別激動吧?電影里完全沒有。
男主第一次穿越攪黃了父母的相遇,回到了現在,結果發現啥變化也沒有。這就說明,要么改變過去對現在沒影響,也就是適用于“平行宇宙”設定,要么就是父母最終還是相遇相愛了,或者還有其他穿越者讓一切回到正軌。但看完電影后我發現自己這么認真的分析真是多慮了,因為導演壓根兒沒有管這些穿越的基本規律或設定,就是隨心所欲地穿!
一會兒是媽媽的戒指可以穿,一會兒是爸爸的戒指可以穿,一會兒可以自由指定降落到哪個時空,一會兒只能很尷尬地掉到媽媽生他時的分娩臺上,分娩臺上!然而其他醫生護士并沒有被嚇到,也沒有覺得這是什么靈異事件,而是非常淡定地接受了這樣一個天外來物,還讓他搭把手。這合理嗎?
這還只是細節上的bug,主線劇情同樣讓人無力吐槽。比如后面男主各種花式穿梭時空炫技能,讓人感覺他要變成奇異博士時,他又自己開口說什么戒指能量不夠了,只夠最后穿越一次……這么重要的設定,為啥不早鋪墊?導演為了編故事什么都張口就來,根本沒有從整體上謀篇布局,讓劇情看上去靠譜一點。而且男主早知道穿越會消耗能量還亂穿,以致于最后要救媽媽了,能量就不夠了。這樣看來,男主對媽媽的愛也很有限。
男主父母的愛情線也寫得一團糟。由于男主一開始的攪和,爸爸先是和一個廠花姑娘談起了戀愛,結果在一天聚會的晚上,廠花當著爸爸的面出軌,頭也不回地投入一個大款懷中,爸爸還被大款用錢砸到臉上,甚至被大款當著全廠年輕人的面打了一拳,暈倒了……
這么悲慘的一連串打擊,絕對是爸爸人生中最屈辱的一天吧?我不信有人遭遇了這一切還能在同一天晚上立刻、馬上跟另一個姑娘,也就是男主媽,談起了戀愛。起碼有個療傷階段吧?但電影就真的讓爸爸在一個晚上經歷了被伴侶背叛、被小三羞辱、被揍暈、順利開啟下一段戀愛的閃電進程。
為了塑造男主媽媽的模范工人形象,電影還拍了一段工人焊接比賽。媽媽挺著大肚子比賽,這個我覺得沒什么,很多孕婦都是工作到生產前最后一刻。但問題是媽媽作為全廠技術最好的焊工,為什么在護目鏡碎了的情況下還堅持焊接,以致于眼睛被灼傷,這也太沒專業素養了吧?
廠里其他人,包括領導、比賽選手、工作人員、觀眾,仿佛整場戲都凝結成了塑料背景板,對場上發生的一切,包括兩位比賽選手發生沖突、媽媽護目鏡壞了、媽媽眼睛受傷、穿越閃現的男主在媽媽旁邊上躥下跳噓寒問暖……種種情況,全都仿佛沒看見一樣。我只能強行解釋為,大家的眼睛都被閃瞎了。
當然,最離譜的還是影片結尾的保大保小。相信所有看過電影的觀眾都被這段氣得夠嗆。就算醫生真的會問保大保小,男主爸爸說要保大,媽媽說要保小,兩人意見也不統一呀,怎么最后深愛媽媽的爸爸,就同意保小,然后眼睜睜看著老婆死了?
男主為了救媽媽,最后一次穿越到媽媽的子宮里,用臍帶勒死自己,換媽媽一條命。真當大家沒看過《蝴蝶效應》嗎?導演就不能自己想一個解決方式么?這種細節創意直接拿過來用,真的可以么?
要是男主真的為救母親而死,這個結局我也服了。但最后的最后,男主媽媽說了幾句什么“媽媽希望你活著”,男主說“我感受到一股能量注入我的體內”,然后男主又活過來了,媽媽還是死了。請問,媽媽是怎么做到把要“自殺”的兒子救回來的?就算是偉大的母愛力量,也要有一個能夠說得通的邏輯呀。
觀看《哥,你好》的過程中,我腦子里因為劇情硬傷涌現出的各種問題和迷惑,足夠編成一部《十萬個為什么》了。
故事故事沒講好,喜劇喜劇不好笑,影片制作也肉眼可見的粗糙簡陋。
被片方視為全片最震撼催淚的那場戲——男主發現爸爸床底下藏著的日記,每本每頁翻開,都寫著“想念你”三個大字。這場戲是為了展現爸爸這么多年對媽媽一如既往的深情。但我們細想,男主爸爸是80年代的大學生、高級工程師,看劇情應該也有點文藝情懷,他和妻子度過了幾年的幸福時光,當他在懷念亡妻時,是不是會有很多更具象、更細膩的話可以說出來,而不是每天都只寫個“想念你”?誰的想念會這么空洞?道具完全可以再用點心,哪怕有一段爸爸日記里思念媽媽的話都行,但現在,只有看似煽情,實則敷衍的“想念你”仨字。
想想《你好,李煥英》,笑點足,淚點更多,因為傾注了賈玲對母親的愛和思念,全片都充滿了真摯的情感。再看《哥,你好》,只剩油膩,廉價,不真誠。
最后說幾句影片主演。
常遠,沒有銀幕魅力和親和力,就別強行演男主了,好嗎?經過《溫暖的抱抱》《李茂扮太子》《哥,你好》三連暴擊后,我對他真的有點害怕了。
馬麗,咱們以后接戲時能不能長點心?再這么下去,“爛片女王”的名號真就坐實了。
魏翔,有一說一,他在這部電影里的表演還可以。但是,40多歲的人演27歲,我們觀眾入戲太難了!片中形容他是風華正茂的大學生,畢業后剛進廠,可是我怎么看都覺得像兢兢業業的老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