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是央視電臺優秀的主持人之一,甚至被稱為董卿的接班人。
(資料圖片)
她主持過《回聲嘹亮》、《我要上春晚》、《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年年有戲》等精彩節目。
李思思自從進入央視以來備受爭議,甚至有消息爆料她嫁給六十來歲的老頭,尼格買提已經辟謠,李思思丈夫比他年齡還小。
李思思和丈夫高遠是初戀是大學同學,感情非常好,高遠非常包容她,為了她的事業甘愿照顧家庭和孩子。
李思思也為這個家付出很多,三年生倆娃,為這個家放棄事業。在央視主持看似風光實則背后有艱辛。
李思思,1986年,出生于吉林長春。
李思思的父親是一名軍人,照顧女兒的責任更多是在母親身上。不過李思思的母親是一名醫生,工作非常忙碌,盡可能擠出時間陪伴女兒。
李思思的母親喜歡跳舞,平常不工作的時候,就會跟同事載歌載舞,有時候還會帶上女兒,發現女兒也挺有天賦。
母親就培養女兒學習舞蹈,將成為優秀舞蹈演員的夢想寄托在李思思身上。
14歲那年,李思思不僅考上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還被張藝謀發掘,邀請她來面試《幸福時光》女主角。
種種原因李思思并沒有參演,相對于舞蹈,她更喜歡主持,年紀不大嘴皮子卻非常溜。
不過父母舍不得女兒獨自去北京學習,人生地不熟。
李思思就放棄走舞蹈這條路,考上了一個不錯的高中,而她內心還是想去北京,并且把北京大學當目標。
李思思把北京大學的照片隨時帶在身邊,看到這張照片就有動力學習。高三那年,全家人都非常緊張,她也在刻苦努力學習。
最終李思思考上心儀的學校,進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這一次父母放心她來北京求學,并且為女兒感到驕傲。
在北京學習期間,父母經常給李思思打電話,關心女兒的生活。生日的時候,母親買各種禮物送給她。
后來,母親怕女兒參加比賽,又要主持活動,顧不上自己的生活,辭職來北京陪女兒學習。
由于李思思特別忙,母親就養了條狗陪伴自己,只要女兒好母親就開心。
2004年,大一的李思思,一邊學習,一邊參加比賽,北京廣播學院舉辦的“新苗杯”,她獲得賽區亞軍。
李思思讓更多人看到她的優秀,成為《北大新聞》的主播。而她也沒有落下自己的課程,學習成績非常好。
大二那一年,李思思就收到央視電臺的邀請擔任節目主持人。這是對于她的認可,非常激動也擔心自己不行。
這么好的機會不能錯過,畢竟是夢寐以求的舞臺。只不過還沒有畢業,只能以實習的身份,參加了央視的《挑戰主持人》。
李思思全程非常緊張,卻表現得淡定自若,取得全國選拔賽季軍。經過這一次,她拿到主持晚會的機會。
對于李思思來說,事業已經成功,多次主持央視春晚。但這背后忽視家庭孩子,錯過孩子的成長,如今拿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不讓自己再后悔。
命運只有一個,而人生卻有多種選擇。
李思思即將擔任央電臺春節歌舞晚會的主持人,雖然主持大型晚會很多次,但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主持還是第一次,全程非常緊張。
好在李思思發揮非常穩定,臺風很穩,端莊大氣,收到一致好評,徹底打開了自己的市場。
央視電臺要是有重要的晚會主持,都會想到李思思。這樣優秀的主持人,一步步走到央視春晚的舞臺。
2012年,李思思與朱軍、撒貝寧、董卿等人主持央視春晚,她作為后輩站在邊上,卻一點都不怯場,與前輩配合得非常好。
之后,李思思經常出現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并且也開始擔任重要位置,穩固在央視電臺的位置,事業蒸蒸日上,感情生活也穩定下來。
大學期間,李思思認識了大3歲的高遠。倆人是同學,一個偶然的機會相識。
早在之前,高遠就聽過李思思的名聲,并且對她產生愛慕之情,沒想到很快就認識了。
高遠并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的心意,而是一步步與李思思相處,關心她的生活,給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李思思忙于活動主持,在學校時間極少,高遠只要有空就回去接她,每一次還都會給她帶吃的,心里非常感動。
時機成熟,高遠向李思思表白,她答應了。戀愛后,高原對她更加好,有空倆人就在一起,還會去看電影。
看完電影時間很晚,高遠會送李思思到宿舍,都看不到她還不走。李思思到了宿舍門口給他打個電話說到了,高遠才會放心回去。
跟高遠在一起,李思思非常有安全感心里暖暖的,雙方父母對他們也都非常滿意。
由于李思思進入央視主持越來越忙,耽誤和高遠的婚姻大事,卻不影響倆人的關系。
在戀愛第6年,李思思事業穩定,高遠找了合適時機向她求婚。倆人的婚禮非常低調,只邀請親朋好友參加。
婚后李思思和高遠都沒有蜜月時間,她就立馬投入到工作當中,高遠并沒有責怪自己的妻子,還對她更好了。
只要李思思忙很晚回家,高原風雨無阻都回去接她,所以倆人的感情非常好,并且還有了愛情的結晶。
在主持央視春晚之后,基本上李思思就在央視電臺消失,開始主持不重要的節目,工作也沒有那么忙。
李思思是非常優秀的一位主持人,甚至可能會成為央視一姐,然而她在最好的年紀卻選擇回歸家庭,那是因為家庭值得她這樣做。
李思思和高遠在一起后,一直是被寵愛的一方。即便是結婚之后,高遠也沒有變過,愿意做她背后的男人。
這樣的好丈夫,李思思也愿意放棄自己的事業,在最好的年紀選擇生子,也愿意在巔峰時期選擇放棄事業,回歸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