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張翰、杜淳、經超等人主演的《東八區的先生們》口碑撲街,豆瓣上清一色的差評。
實際上,張翰不僅是這部劇的男主,同時還擔任了幕后的制作人,也算是這部劇的“股東”之一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是,看看這部劇的制作、劇情和口碑,絕對是一部失敗之作,張翰真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對于圈內的一些明星來說,演戲并不是他們的終點,于是很多人在戲都沒演明白的情況下,紛紛轉型成了導演和編劇。
然而導演的工作沒有那么容易,這些年來能夠成功轉型的人非常少,大多數人都無法在導演界立足。
一、張晉
中秋檔上映的新片有不少,其中也有幾部備受觀眾期待的作品,比如張晉主演的《狼群》。
然而,這部事先被人看好的電影上映后卻遭遇了滑鐵盧,4天票房才一千多萬,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非常拉胯了。
作為圈內為數不多的功夫明星,大家本以為張晉能夠成為下一個吳京,可是事實證明,兩人之間的差距確實很大。
首先,這部作品在制作方面就有很多槽點。
不知道是不是預算不足,感覺這部電影的制作水平不是太高,很多畫面都有種網大的質感,唯一值得稱贊的就是演員們的動作戲,確實挺有亮點。
其次,電影的拍攝地在新疆,很多場景一看就是我國的傳統風格,可電影的背景設定卻是在國外戰亂地區,這就讓電影充滿了違和感。
最后,全片主打正能量,可是主角團隊明明是一群雇傭兵,他們的規矩就是拿錢辦事,看著有點強行煽情的意味。
而且,這部作品的拍攝手法就是美式的英雄主義拍法,給人一種模仿好萊塢大片失敗的感覺。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狼群》肯定不存在一點逆襲的可能。
這部電影號稱制作成本一個億,最終票房估計只有三千萬左右,可以說是虧到姥姥家了。
二、伊能靜
伊能靜也算是娛樂圈中的一個傳奇人物了,剛出道時就被劉文正看中,順利簽約了飛鷹唱片。
后來,她不僅在歌壇發展得非常順利,還跟庾澄慶戀愛結婚,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
雖然這段婚姻草草收尾,但伊能靜卻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即便跟黃維德曝出丑聞,她的事業依然很穩定。
而且隨著年紀增長,伊能靜在圈內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近兩年各種熱播的綜藝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總而言之,別看伊能靜身上的爭議不少,但她的人脈、資源都是圈內的一線水平。
然而,素來有著“才女”之稱的伊能靜,卻在電影領域栽了跟頭。
2014年,伊能靜執導了自己的處女作《我是女王》,這個名字聽著就很霸氣,非常符合伊能靜的風格。
在開拍之前,伊能靜足足花了兩年的時間準備,又耗費7個月進行后期制作,邀請到了宋慧喬、姜武、竇驍等明星,陣容也相當不錯。
結果上映之后,豆瓣的評分卻相當拉胯,只有4.1分,可以說口碑相當差了。
這部影片中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雖然以女性的視角去敘事這點很不錯,但是又沒什么營養。
毫不夸張地說,估計大多數觀眾都是奔著宋慧喬的顏值去的,至于這部片子的劇情和內核實在上不了臺面。
因此,就算演員陣容再強,也很難拯救這部電影。
能夠提名金馬獎,說明伊能靜的演技還是可以的,但是距離當導演貌似還有很大的差距。
三、黎明
作為香港的“四大天王”之一,黎明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紅遍大江南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他不但長得英俊帥氣,唱歌、演戲也是樣樣精通,堪稱全能型的藝人。然而,2017年黎明首次嘗試轉型導演,卻遭遇了極差的評價。
他執導的《搶紅》是一部動作犯罪片,影片的整體投資不高,主演陣容里也只有張涵予、王耀慶、杜鵑三位知名演員。
類似這種小成本作品,想要收獲好的票房就只能依靠電影的口碑了,可是《搶紅》上映后的評分卻只有3.2分,而且觀眾的影評里也是差評居多。
這部電影的敘事可以說是毫無邏輯,人物的塑造也有很多槽點。
整體看下來,這部電影想要傳遞的價值太過空洞,導致所謂的友情、親情根本就站不住腳,內核淺薄得令人發指。
最終,這部作品的票房僅有1500多萬,被同檔期的電影無情秒殺。
而且,向來號稱“零爛片”的張涵予也被這部作品拖累,演藝生涯多了一個污點。
總而言之,作為演員黎明確實無可挑剔,但他的導演和編劇水平實在有待提高。所以,還不如好好維持自己原本的形象,以免名聲不保。
四、郭德綱
在演戲上,王寶強很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很有觀眾緣,這一點不可否認。可是在做導演上,他實在沒有天賦。
其實早期的王寶強一直在好好做演員,但是和陳思誠這樣的人待久了,他就有了一種“原來做導演也不難,我也能做”的錯覺,所以就大膽做了一會導演。
2017年,王寶強大膽執導了《大鬧天竺》,風格上貌似和《人在囧途》有點相似,但是從質量上來說卻很讓人失望。
不過,王寶強很幸運,《大鬧天竺》上映時,他和馬蓉正在鬧離婚,外界一直非常可憐王寶強,于是把這種情緒轉化到了票房上,紛紛跑進影院開始支持他,這部電影才算保住了成本。
可是,這部電影的思維邏輯混亂,除了給人一種鬧哄哄的感覺,其他沒有任何可看之處。
因此,王寶強還拿到了一個“金掃帚獎”,在當時成了笑話。不過王寶強卻不氣餒,還表示這是對他的鞭策,他以后會好好努力。
都知道當導演是個賺錢的好路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得通。像陳思誠、吳京這樣的成功案例畢竟只是少數,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適合轉型當導演。
所以說,在走上這條路之前一定要小心謹慎,不然既賠錢又浪費時間,最后還敗光了自己的口碑,那就得不償失了。
與其追求這種不確定的利益,還不如“躺著”拍戲賺錢來得舒服。
郭德綱對于傳統相聲的貢獻有目共睹,說他是“救活了相聲”都毫不為過。
當然,隨著名氣增長,郭德綱也漸漸涉足了娛樂圈,因此他已經不能算是一位純粹的相聲演員了。
這不,最近兩年他又做起了導演,執導了一部《祖宗十九代》,只不過口碑和票房都全面撲街了。
仗著自己的人脈,郭德綱邀請了吳京、王寶強等一線演員,陣容相當強大。
由于之前參演了太多爛片,導致觀眾對郭德綱當導演不信任,還有很多人吐槽“現在導演的門檻太低了”。
不過郭德綱對自己卻很有信心,接受記者的采訪時他還表示“我沒有壓力,我怕觀眾有壓力”。
然而,電影上映之后郭德綱就沒有這樣的底氣了。
這部電影的結構太過粗糙,幾個情節上毫無關聯的人物,硬生生地附在了梅家的族譜上。
其次,在因果邏輯的搭建上留下了很多坑,但是卻沒有給出解釋,有種虎頭蛇尾的感覺。
本身電影的質量就不高,再加上春節檔競爭激烈,所以這部作品毫無懸念地被大家“遺棄”了。
雖說在藝術形式上,相聲和電影并無優劣之分,但用演相聲的方式生搬硬套去拍電影肯定是不行的。
五、小沈陽
作為一名二人轉演員出身的藝人,小沈陽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搞笑上,演技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然而,誰讓電影這塊蛋糕太誘人,所以他也忍不住做起了導演。
2018年,小沈陽自導自演了一部《猛蟲過江》,但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很糟糕,上映首日評分就跌破了4分。
電影的劇情編排并不通暢,還有很多牽強附會的地方。在人物刻畫方面,對于關鍵人物的處理太過草率,反派們的伏筆也稍顯不足。
而且,由于影片中的巧合性事件太多,導致觀眾很容易產生跳戲的感覺。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作為一部喜劇片,這部電影的笑點始終集中在那些俗套的網絡段子里,并且包含大量的低俗信息,非但不好笑還會讓人反感。
除此之外,小沈陽作為一名小品演員,感覺跟整部戲不在一個頻道,不僅表情全程面癱,就連臺詞都念不順。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質量確實不高,毫無疑問是一部失敗的作品。
其實,自從小沈陽踏入影視圈以來,他的演藝事業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這些年,他確實演了不少電影,但都是在消耗自己跟師傅的口碑罷了。
六、張家輝
張家輝是大家公認的影帝,他的演技無可挑剔,也在很多電影中留下了經典的畫面。
正所謂“演而優則導”,張家輝成名后也做起了導演,只不過拍出的作品卻飽受詬病。
張家輝一共執導了三部作品,前兩部都是在香港地區單獨上映,只有第三部《低壓槽:欲望之城》在內地上映了。
主演除了他之外,還有徐靜蕾、何炅等人,演員陣容確實差點意思,但這并不是電影拉胯的主要原因。
首先,電影的故事和情節老套,給人一種看上世紀警匪片的感覺。
其次,張家輝全程自戀,人物邏輯、設定什么都是不存在的,身為導演只要給自己加戲開掛就行了,完全就是怎么爽怎么來。
電影的配樂也是滿滿槽點,一會重金屬一會小清新,不知道究竟想要表達什么。
如果硬要挑出這部電影的優點,那就是張家輝用了兩個致敬梗,這一點倒是能夠體現出他的用心。
總結起來,這部電影從選角、表演到劇情、人物設定全都是槽點,不知道張家輝是怎么拍出來的。
電影上映后,張家輝不出意外地遭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吐槽。
最后,這部斥資上億的電影只收獲了三千多萬的票房,評分也只有四點幾,可以說是輸得一敗涂地。
希望張家輝還是好好當演員吧,導演這條路確實不太適合他。
七、王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