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文轉自:今晚報
通過集體記憶感受十年變遷
《村莊十年》打造有溫度的村莊影像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十集大型紀錄片《村莊十年》正在CCTV-17農業農村頻道播出。該片見微知著,緊扣時代主題,讓新聞時效與紀錄質感同在,讓觀眾看見鄉土,看見中國。
《村莊十年》從全國60多萬個行政村里挑選出典型村莊,通過對200多位農民鮮活生動的采訪,以口述的方式記錄中國村莊十年的巨變。該片輻射全國各地多個少數民族地區,選取了生態移民、易地搬遷、產業扶貧、科技扶貧、旅游扶貧等發展樣本,從地理和歷史兩個維度,以厚重的人文關懷、強烈的紀實風格展開獨特的“肖像”式記錄,描述出中國農民這十年來的生活史、生命史、心靈史,匯編為一部鄉村振興的國家史,在歷史縱深中,全景展現新時代“三農”發展成就,生動表達農民群眾謳歌新時代的真摯情感。
《村莊十年》依據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采用社會學紀錄片的創作方式,客觀視角平實記錄,用近220個小時的原生態影像素材和40:1的超高片比剪輯,完成了在影像社會學上的一次探索,敘事精彩生動,有故事有沖突,展現出國家記憶與個人記憶之間的張力,堪稱一部有溫度的村莊影像志。這部紀錄片也是一部人物肖像編年史,它拋卻身份與年齡的間隔,以肖像神交,目光交匯處有人生悲歡,有鄉愁氤氳。片中還找到人與重大歷史發展的意義關聯,通過克制的影像表達,描述充滿活力的農村變遷。這些敘事不僅記錄了各種生命歷程,更將生命軌跡與社會機體融合,形成特有的“生命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