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曾說過,“任何人站在林青霞身邊都很容易光彩全無,看看《東方不敗》里的李嘉欣和關之琳,《天山童姥》中的鞏俐,他們身上都缺乏那種無人能擋的巨星光彩和王者風范。但唯獨這個女人是個例外,她就是有著中國電影女神之稱的張曼玉。”
1964年,張曼玉出生于中國香港,八歲時因為父親工作變動,全家到了英國肯特郡。小時候的張曼玉熱愛自由,放蕩不羈,幻想著周游世界。直到16歲那年,父母因為感情不和而分開,未成年的張曼玉被法院判給了母親。這時的張曼玉才意識到母親的不容易,以至于日后張國榮問張曼玉,表演悲傷時怎么可以這么快入戲,張曼玉無奈地說,只要想想我的母親。
(資料圖)
1983年,18歲的張曼玉走上香港小姐選美大賽的舞臺,憑借清純動人的長相獲得“最上鏡小姐稱號”和“港姐亞軍”,同時也獲得了進入影視圈的門票。
剛入門的她就已經憑借美貌跳過龍套階段,能和張國榮、梅艷芳同臺大戲。但非科班出身的張曼玉始終走不進觀眾的心里,當時電影界對她的評價最多的是熱鬧有余,內涵不夠,不過是個走來走去的花瓶而已。但是演技不好并非是張曼玉的不努力,在拍攝《A計劃》里,十幾米高的屋頂,她不用替身就玩命一樣的滾下去,拍《警察故事》時,她被倒下的鋼架砸破頭皮,縫了17針,留下的疤痕至今可見。
更是在1988年的一整年,她參演的電影就有12部之多,但觀眾要看的從來都不是誰更努力。一直等到墨鏡男王家衛的點名邀請張曼玉出演《旺角卡門》,這樣的困境才算結束。
王家衛是出了名的沒有明確劇本的導演,試鏡時他反問張曼玉,“如果你男朋友要離開你,你會怎么做?”這時的張曼玉才明白,表演不是夸張的面部表情,而是需要內心的代入。于是《旺角卡門》中全新的張曼玉出現在鏡頭前,一改之前的活蹦亂跳,大喊大叫。幾個經典鏡頭下來,張曼玉好像什么也沒有說,但每一個表情都似乎又已經把所有的話都說完了,
以至于劉德華多年后都記得這部電影里的張曼玉有多美麗。
1992年,張曼玉又憑借《阮玲玉》爭取各大影展影后桂冠,
成為華語影史上所謂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獲獎演員。從此之后,她是《花樣年華》里愛恨癡纏的旗袍女蘇麗珍,
是《東邪西毒》里美艷無雙的大嫂,也是《新龍門客棧》里潑辣狠毒,風情萬種的金鑲玉。四次金馬影后,五次金像影后。
2004年,40歲的張曼玉主演豐厚之作《清潔》,成為了全亞洲所謂戛納影后,
也是獲獎最多的華語女星。這些成就放到今天依然無人超越,難怪鬼才導演昆汀看完她的作品和履歷都贊嘆道,張曼玉是當今世界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而《清潔》也許也是她人生的一次轉折,電影的導演正是張曼玉的前夫,才華橫溢的阿薩亞斯。在電影里,張曼玉親自演唱四首插曲。拍完電影后,張曼玉問電影劇組里的國際頂級音樂人,我能不能自己做音樂呢?對方反問道為什么不能?面對滾滾而來的名譽,40歲的張曼玉轉身就選擇息影淡出公眾視野。
直到十年后的2014年,回望當年的無線五美,都已經各自嫁人,洗盡鉛華時,張曼玉突然以歌手的身份出現在上海草莓音樂節,作為壓軸歌手,凌亂又朋克的短發,她用搖滾唱了一首《甜蜜蜜》,輿論頓時一片嘩然。
有人嘲諷她的歌聲是被車輪碾壓過的聲音,媒體也說到女神還是會去拍電影吧。而面對這些聲音,張曼玉卻坦然的說道,“今天還是會和前天一樣,一樣會走音,可是我會努力,我演了20多部電影也給人說是花瓶,所以給我20次機會吧,我應該可以的。”那些嘲諷的聲音里,大概都沒幾個人會記得說這話時的張曼玉已經50歲了。淡出觀眾視野多年的張曼玉,流量按理來說早已不及從前,但她依然是中國國際一線大牌的重點邀請對象。
不過曾有人統計過,這十年來,張曼玉出席最多的活動不是時尚秀場,而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她去湘西看望留守兒童。去云南艾滋病村和當地人同吃同住,這些事件都鮮有曝光,當地的人甚至都不知道這個和他們一起喂豬的女人。當年在《今夜不設防》上,黃霑曾問張曼玉,“你當年為什么要去選美?是不是貪慕虛榮?”。張曼玉張嘴就回答,“是啊,絕對是貪慕虛榮。”以至于黃沾后來都感慨到,一生遇人無數,卻從未見過張曼玉這樣磊落坦蕩的人,何況她還是一個女人。
美人在骨不在皮,張曼玉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說過,“我不想讓大家覺得張曼玉始終只是一個樣子,沒有感情,沒有失敗,沒有渴望,只是完美的走來走去。我希望擁有粗糙但強大的力量,勝過虛偽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