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1日,《新白娘子傳奇》在中央三套首播,一經問世,就吸引了無數觀眾。
【資料圖】
那個時候,每當到了《白娘子》的播放時間,真的是會在全國各地上演萬人空巷的場面。
即便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歡重溫這部經典。尤其里面飾演白娘子的趙雅芝,在當時就是人們心中的女神,令人魂牽夢繞。
不過直到現在,觀眾仍然對里面很多事情十分不解,比如說為什么用葉童一個女演員來飾演許仙。
而這個問題,直到多年后,趙雅芝才給出答案。
趙雅芝“耍大牌”?
1992年,正是臺灣電視公司(簡稱“臺視”)成立三十周年之際。為此,臺灣省制片人曹景德就打算拍攝一部電視劇,以作紀念。
曹景德的制作團隊把目標放在了中國古典故事上,因為當時正是古裝劇的“黃金時期”,像《射雕》、《西游》、《八仙》、《濟公》、《紅樓》、《封神》……至今仍是經典。
86版《西游記》和87版《紅樓夢》的成功,讓曹景德看到了“四大名著”在銀幕上的潛力,因此團隊最開始就打算,拍攝《三國》或者《水滸》中的一部。
曹景德
但有人提出不一樣的觀點:拍攝四大名著中的任何一部,都需要龐大的制作規(guī)模和高額制作的成本,當下時間緊任務重,根本來不及了。與其費力不討好,不如拍一個簡短一點大家還都耳熟能詳的故事。
就這樣,許仙與白娘子的故事被制作組看中。它浪漫唯美,肯定更受觀眾喜愛。并且《白蛇傳》的唱段,早就在民間流傳了,知名度雖不及四大名著,但也算是家喻戶曉了,不會讓觀眾感到陌生。
選材這么暫定下來了,可還沒等制片方們高興多久,又一個問題擺在了他們的面前。里面的主角白娘子應該找誰來扮演?
作為這部劇的靈魂角色,白娘子選角的好壞直接影響了這部劇的好壞。
首先,白娘子必須要妖而不俗,既要有女妖精的嬌媚,又要慈眉善目。其次,白娘子必須漂亮且有氣質,才能吸引觀眾。
經過再三考慮后,制作組決定找剛拍完《戲說乾隆》的趙雅芝。
趙雅芝當時已成名多年,尤其是80年的《上海灘》、87年的《京華煙云》、91年的《戲說乾隆》,讓她不但俘獲了一眾觀眾,還接連獲獎。
再加上趙雅芝天生優(yōu)雅靜謐,“白娘子”這個角色無疑是最適合趙雅芝的。
為了成功邀請到趙雅芝,片方當時也給出了不小的片酬,大家都以為勢在必得。但出乎意料的是,趙雅芝拒絕了!
當天,在看完劇本后,趙雅芝其實內心是比較想出演白娘子這一角色的。
但是趙雅芝感覺,這部戲是要面向全國的觀眾,自己從小就在香港長大,普通話并不標準。
而且劇本中的最大特色,就是隨處可聞的黃梅戲唱調,這個對于沒學過黃梅戲的趙雅芝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趙雅芝覺得自己恐怕難以勝任,就拒絕了片方的邀請。也正因為這件事,后來趙雅芝沒少挨各大媒體的吐沫星子,紛紛說她“耍大牌”。
但其實仔細想來,多多少少有些冤枉她了。
邀請趙雅芝不成,曹景德就只能再尋找合適的女演員出演白娘子,結果還真讓他找到了。
這個人就是潘迎紫。
有人說,《新白娘子傳奇》最開始找的女一號,就是在《一代女皇》中大獲成功的潘迎紫。但此說法是謠言。
因為《新白娘子》首篇新聞報道中只提到了趙雅芝,潘迎紫是在趙雅芝拒演后,制作組才去找的。
潘迎紫不但長得漂亮,而且她在當時的名氣絕不輸于趙雅芝。甚至制片方中有人就覺得,其實潘迎紫比趙雅芝更適合“白娘子”。
因為潘迎紫的演技張力十足,不但可以駕馭女皇武則天這樣的角色,還在1984年演過“小龍女”。
如今,趙雅芝已69歲,依然活躍在屏幕上,并不顯老態(tài)。但今年59歲的葉童,早已退居幕后,而且滿頭白發(fā),看起來像七八十歲的人。
據說是因為葉童老公多次背叛,糟糕的婚姻讓她心力交瘁才變成這樣的。
人生有時候或許就是如此,巔峰的下一步可能就是低谷;成功的背后可能寫滿了辛酸。
有一說一,這版“小龍女”雖不及后來的“李若彤版”,但卻是當時最出色的了,遠勝于邵氏的兩版。
而小龍女這樣冷艷的角色,無疑與“白娘子”極為相似。
可劇組沒想到,這次去找潘迎紫時,又碰到一鼻子灰。
當時,潘迎紫正在拍攝《一代皇后大玉兒》,這部劇后來也成為了當年最受觀眾喜愛的十大電視劇之一。
因為實在脫不開身,潘迎紫無奈只能拒絕。就這樣,制作人曹景德又吃了一次“閉門羹”。
沒有辦法了,既然兩個人都不容易“拿下”,那就跟其中一個“死磕到底”。
曹景德于是又“厚著臉皮”去找趙雅芝。不過這次,他是帶著充分的理由找上門的。
雖然那時技術條件還不是很成熟,但是曹景德團隊向趙雅芝表示,只要她愿意出演,制作團隊就愿意花錢找一個專業(yè)的配音團隊。趙雅芝不是普通話不好嗎?那么一律就有后期配音。
曹景德已經拿出十足的誠意了,趙雅芝也不好在拒絕,就這樣答應了下來。
但此時,另一個問題又來了。
白娘子的角色選完了,另外一個角色也不能被忽略,那就是白娘子的“官配”許仙。為找到最合適的“許仙”人選,制片方可謂廣撒“英雄帖”,結果來試鏡的真的都是“英雄”。
大家都知道,《白娘子》的男主角許仙是一個懦弱的書生,經常需要靠妻子來保護。
節(jié)目組試鏡了很多男明星,但大多和許仙氣質不符。當時男明星中雖不乏長相俊美的帥哥,但都有著些許的陽剛之氣,很少有“許仙”這種類型的。(這事要放到現在,可能就不難選擇了。)
因此制片方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男的不行,那就找個女的來演許仙。畢竟很多白娘子劇目,都由女的來反串許仙,效果也不錯。
但問題是,找誰呢?
在當年,因為許仙的大獲成功,葉童在評選金鐘獎的時候,組委會對于給她評最佳女演員還是最佳男演員爭論不休。最終因為組委會無法判斷該評給葉童什么獎項,不得不作罷。
這件事傳出去后,也成為了娛樂圈的一大趣事。
之后,因為許仙的角色已經深入人心了,人們在看到葉童拍攝別的電視劇的時候,總是覺得是在男扮女裝,十分不適應。這也導致了葉童后來拍攝的多部影視劇,都沒有一部像《新白娘子傳奇》那樣大獲成功的。
而這種現象,在演藝圈也極為常見。就比如老戲骨李明啟,無論演什么角色,觀眾只要看到她就會想到容嬤嬤是一個道理。
葉童后來回歸女性的角色后,無一例外,反響都不如許仙。她也只有在1994年的《倚天屠龍記》里飾演趙敏,其中有很多女扮男裝的劇情,才讓觀眾再次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