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劉思琦,慵懶地躺在沙發上,她一邊吃零食,一邊刷手機;
8歲的弟弟在客廳溜滑板,不小心弄出一些聲響。
劉思琦立馬炸毛了,吼道:“滾出去,別在這里吵吵吵”。說罷,隨手拿起一個物件就往弟弟身上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然后又把手機一扔,起身沖到弟弟面前,推得弟弟一個踉蹌,她想把弟弟連同他的破玩具,一起扔到樓下去。
一旁的媽媽,起先以為寶貝女兒只是嚇嚇弟弟,沒想她動真格,本想勸勸,劉思琦一個兇狠的眼神拋過來,媽媽就不吭聲了。最后她只能灰溜溜地把兒子帶離客廳。
看到“落荒而逃”的媽媽和弟弟,劉思琦得意地笑了。她繼續癱倒在沙發上,拿起手機,打電話給爸爸告狀。
“剛把媽和弟弟收拾了一頓,你明兒把我小弟的賬號停了,別給他買玩具。”
看著女兒這刁蠻勁,躲在廚房里的媽媽,偷偷流眼淚。
她很納悶,自己拼盡全力“富養”的女兒,為何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往后,她會好嗎?
2001年,劉思琦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的一個富裕之家。
父母經商,因為生意很忙,無暇親自照顧寶貝女兒,便把家中“閑置”的親戚,全都招來照顧劉思琦。
姑姑、小姨管生活起居,叔叔舅舅是司機+保鏢,另外還請多名保姆做飯搞衛生。劉思琦呢?她啥也不用干,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天天過著“公主”般生活。
在所有人360度無死角的寵溺下,劉思琦逐漸養成了驕縱蠻橫的大小姐脾氣,她想要什么,都得無條件滿足;她吃不得一點苦,受不得一點委屈,一言不和就發脾氣、摔東西。
長到16歲了,她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不會自己穿衣服,吃飯要人喂,花起錢來,卻是很厲害。
劉思琦最愛逛街,看上眼的衣服、化妝品,從不問價格,買買買。
一個限量款包包,價值9999元,她看了一眼,覺得還可以,就爽快拿下;每次逛下來,少則花掉一萬多塊,多達十幾萬。
叔叔跟在后面,提著劉思琦拿下的戰利品,劉思琦則兩手空空,蹦蹦跳跳地尋找新的“獵物。”
她常掛嘴邊的話就是:“有錢嘛,咱不花干嘛?”
面對女兒沒有節制的消費,媽媽說:“女孩就應該富養,這樣,她長大后,外面的人就別想用金錢來誘惑她了。”
媽媽的縱容,更加促使劉思琦無節制的消費。
有一次,劉思琦想剪頭發做造型,媽媽幫她聯系了當地最豪華的理發店,她不去。
她偏要去離家三百多公里外的大連,因為那里有家理發店,明星們常去;她想著,明星去做頭的地方,審美肯定不會差呀,本小姐就要去那里。
于是,劉思琦命令叔叔現在立刻馬上出發。
媽媽想要勸阻一下,劉思琦理都懶得理。只是催促叔叔快點開車走。
還有一回,劉思琦突發奇想,想要體驗一下掙錢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她便去進一些手機殼,拿到街上倒賣。
進價二十幾塊一個,她當2塊賣出去,還有一些賣不動的,全部送給了路人。
最后此次體驗一分錢沒掙,還倒貼5百多。
她還時不時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以及樣衣打板等幕后花絮;還會與網友互動,像所有普通女孩一樣,有所熱愛,有所期待。
誰會想到,這樣的劉思琦,曾經是那樣的蠻橫、奢靡、毫無自理能力呢?
看到今天的劉思琦,最為開心的還是她的爸爸媽媽了。
媽媽說,幸好,女兒沒有被自己誤解的“富養”而誤了終生。
透過劉思琦,也給為人父母提了個醒,所謂的“女要富養”,從來都不是物質上一味地滿足。
這里的富,一定是精神上的“富”,是指父母要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三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富”發生在愛與陪伴中,而不是錢包里。
叔叔說:“不圖錢,就圖讓她快樂”;
媽媽說:“賠錢就賠錢吧,讓她去,她要的就是那種感覺。”
擺完攤,忙活累了,去吃頓燒烤犒勞一下自己,吃了100,付款時,劉思琦硬塞給人家500。
面對劉思琦日益瘋狂的行徑,家人都不太在意,覺得只不過是多花了點錢而已,孩子快樂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直到出現開頭那一幕,劉思琦一言不和,就上手打弟弟、兇媽媽。
媽媽這才幡然醒悟,是不是我誤會了“富養”?
再這樣下去,女兒的一生或許就要毀了。
越想越害怕,考慮良久后,媽媽狠下心,為劉思琦報名參加了《變形計》。
“變形”出發前一晚,一大家人為劉思琦準備行李,3、4個行李箱,全都裝得滿滿當當。而劉思琦呢,卻自顧自地躺在沙發在玩手機。
第二天出發時,她笑瞇瞇上車。她滿心以為,像自己這樣的大小姐,去農村體驗生活,村長應該會敲鑼打鼓帶著全村人列隊來歡迎自己吧?
她美滋滋地暢想著,可是一到現場,望著滿目的大山,傻眼了。
農家樂在哪?列隊歡迎在哪?
劉思琦完全蒙圈了。可更崩潰得在后面。
節目組要求現金、化妝品等物品,一律不準帶上山。
錢可以不要,但對于愛美的劉思琦來說,沒有化妝品,毋寧死。
她軟磨硬泡,撒嬌賣萌放狠話,方法用盡,節目組始終不肯讓步。
這里不是你家,一切的規則都變了。僵持半天,劉思琦終于意識到這一點。最后呼呼上山。
山路崎嶇,她拎著箱子,走了幾步,就把箱子全扔了。好不容易爬上山,發現,山上除了幾間破敗的土房子外,啥也沒有。
劉思琦氣得不行,滿腔的火,無處可發,只得狠狠地踹了幾腳桌椅。
干等了半天,還是無人來招呼,沒辦法,她只得去找其他來變形的小伙伴,最后他們一同去小商店賒了點零食來過日子。
就這樣撐了幾天,終于等到山里的“爸爸媽媽”回來了。
“爸媽”給孩子們燒了一桌子的菜,餓了幾天的劉思琦,吃得無比開心,這頓飯真的比以往任何一頓都要好吃,都要難忘。
爸爸媽媽早出晚歸干活,還是悉心照顧著幾位城里的孩子。
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段時間后,劉思琦和小伙們覺得應該要做點什么來回報一下爸爸媽媽。
他們去工地里鋪泥地,一天忙到晚,最后3個人掙到150元;拿著分到手的50元,劉思琦一陣感慨:“以前感覺50塊錢毫無用處,現在能用它吃上好幾頓飽飯。”
農村物資匱乏,掙一點點錢都很難,若非親眼所見,親身體驗,劉思琦做夢都想不到這一點。孩子們拿到自己勞動換來的150元,很是開心。
心念篤定,加速行動。認真努力了幾年,2017年,劉思琦考上ESMOD北京高級時裝藝術學校。
畢業后,她想到法國繼續深造學習。起初,家人舍不得讓她一個人走那么遠,擔心她在外面照顧不好自己。劉思琦信心滿滿地說,放心吧,我已經不是那個16歲的劉思琦了。父母這才安心,讓她出國。
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劉思琦不再像之前那樣,而是獨立得像個真正的大人。
學成回國后,她簽約了一家工作室,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服裝設計師。
如今的她,積極樂觀向上,對工作,認真細致;對家人,體貼關懷;
業余空閑時,她忙健身,練馬甲線,背單詞,看名人演講,偶爾也要玩玩自拍,生活過得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