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童星長大之后,各自的發(fā)展都不盡相同,有的人選擇繼續(xù)留在演藝圈,有的人可以堅持夢想并真的成為了現(xiàn)在耀眼的流量明星,而有的人會面臨轉型,即便轉型也不再被觀眾所接受。
今天娛姐不得不提的就是,曾在童年時期火遍大江南北的釋小龍,而現(xiàn)如今的釋小龍何去何從呢?
(資料圖片)
釋小龍原名本是陳小龍,1988年出生在河南。1990年,在兩歲的時候便拜少林寺第30代接法傳人釋永信為師,所以賜法名:釋小龍。他在1992年的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jié)表演中,獲得少林通壁拳,羅漢棍兩項優(yōu)秀獎。1993年8月,在與臺灣歌星林志穎合拍了第一部影片《旋風小子》。便開始走紅。
為什么這么小的年齡,就會有這么大的成就呢?還要從他的父親說起,據(jù)說他的父親是為了借兒子的知名度謀取一定的利益,這種行為也被網友控訴,而且據(jù)網絡報道,他的父親陳同山把兒子當成"搖錢樹",他經常迫使釋小龍去拍戲并且為公司代言。
釋小龍出生在鄭州,他的家族是武術世家。而且陳同山是當時少林武術學校的校長。所以他特別的重視兒子在武術上的成就。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愿,想要培養(yǎng)一個孩子,過程都是艱辛的,而且練武,更是磨練孩子與大人的意志,有一句話說的好:學藝之人沒有不挨打的。
釋小龍在2歲的時候,每天凌晨5點都會被父親從被窩里拽出來起來練武,年僅兩三歲,就進行了如此高強度訓練,別說是身體遭受痛苦,身心也是如此。
所以,父親嚴厲的訓練,難免會讓觀眾覺得,為了讓孩子成名而不擇手段。但是事情不可以只看到其中的一面,也都有兩面性,如果不是父親的這種強度的練習,他是如何獲得的獎項,又哪里有機會家喻戶曉呢?
雖然很苦,但是釋小龍有著武術方面的天賦,訓練苦,就哭一頓,然后抹抹眼淚繼續(xù)練習,即便父親對他再嚴厲,釋小龍也沒有一句怨言。他的努力換來了回報,他不僅在武術圈獲得了認可,也引來了影視界的注意。
不過父親,并沒有因此止步對他的要求,他的童年就是在練武和演戲中度過,釋小龍小小年紀就有了氣質,眉眼間透露著英氣,所以便有了后面拍攝的《旋風小子》。
拍攝《旋風小子》時,發(fā)生了一個故事,讓導演都覺察出陳同山對孩子的要球已經越過了常人。
因為當時的武打是需要吊威亞的,一個成人吊了威亞都會感受到不舒服,何況是一個孩子,釋小龍經常被吊起來之后又哭又吐,而父親在下面吼:"小龍你別哭,你是男子漢!"
導演朱延平只是覺得有些無語,便對陳同山說:"放下來吧,才幾歲說什么男子漢。"
那個年紀的孩子本來是應該撒嬌打滾愛玩耍的,而釋小龍卻將成人有的"敬業(yè)精神"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自從《旋風小子》之后,釋小龍開始有了不小的名氣,父親便為他安排了各種源源不斷的片約,比方《旋風小子續(xù)集》,《少年包青天》,《少年黃飛鴻》等等。他的"功夫小子"名稱已經定型在人們的心中。
當時釋小龍還小,他不明白父親的用意,他唯一可以休息的時候,就是去上學,然而,因為他獲得了名氣后,學校中的學生都會將他當作明星一般對待,一絲寧靜都不曾留給他。
釋小龍有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是像很多人一樣,一定要成名。所以他決定放棄一起赴美國留學。這一舉動,當時引起了陳同山極大憤怒與無奈。
釋小龍在去美國期間,他覺得自己是自由的,他終于可以不用在父親的監(jiān)管下生活了。
然而,當他回來之后,向大家宣布:"我回來了"之后,娛樂圈的風向標好像改變了,他不知道娛樂圈的更新速度,娛樂圈也不會顧及你當時名聲的高低。
在拍攝《葉問2》時,釋小龍當時的體型偏臃腫,引來社交平臺上對他的吐槽,都說他的日子過的太滋潤了,很多人都說釋小龍是"長殘了"。
釋小龍發(fā)現(xiàn),自己在武打市場這樣的形象已經無法再站住腳了,所以他開始轉型,為了符合市場需求,他健身減肥,當他再次出現(xiàn)時,網友驚呼:釋小龍竟然可以這么帥!
是的,釋小龍將自己形象貼近了"韓流明星"
即便如此,他的作品并不賣座,他為了迎合大眾,便去參加綜藝節(jié)目,但是在一次拍攝中,助理不幸遇難,讓他引發(fā)思考,他不想再一次的失去自我,他還要從中找到自我,便又開始嘗試各種武俠人物。
有人問,現(xiàn)在釋小龍可能連二流明星都算不上,估計都在三流上了,他怎么還能開上豪車?但是娛姐想說,難道不拍戲就限制了你們的想象了嗎?
釋小龍除了拍攝節(jié)目,還開了武術培訓班,用自己的名聲招了不少學員。而且他也學習做武打片的導演,為自己創(chuàng)造多位空間。
所以,他自身就擁有了這么多資產與技能,為何不配擁有名車呢?
千萬不要認為,當不了流量明星就一無是處,其實人可以有很多種方向,只是每個人的夢想不同罷了。
你們還認識釋小龍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