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罰罪》在眾網友熱議聲中,迎來了大結局。
【資料圖】
回味這部電視劇開播之時,有一部分網友會不知覺的拿它跟前幾年另一部經典刑偵局《破冰行動》作比較。
也有另一部分網友,甚至覺得這部電視劇從尺度方面,甚至能媲美《人民的名義》。
但看完整部劇,突然有種感覺:《罰罪》不缺乏《破冰之旅》中扣人心弦的偵破情節,同時也極大的展現出了《人民的名義》那種引人入勝的“權利角斗”,更像集結了“二者優點”的“結合體”。
仔細揣摩《罰罪》這部劇后,會驚奇的發現,劇中“百曉生”一角的巧妙的設定,對于整個劇情脈絡走向,甚至有種“畫龍點睛”作用。
有些人不免疑惑:百曉生在《罰罪》只是個鏡頭不多的配角,為何說他是整個劇情里“最精妙”的一個角色呢?
或許看了下面的分析,便能解開心中的疑惑。也能感受到“百曉生”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百曉生是解密劇情環扣的“鑰匙”
平日喜歡看刑偵類電視劇的小伙伴們,或許不難發現,一部優秀的刑偵局,在劇情設點方面,往往不會用“平鋪直敘”的方式進行。
通常有那種“柳暗花明”的曲折過程。通俗說:就是當劇里的案件進行到某一時刻,感覺會有重大突破時,線索消失,給人一種無法繼續下去的感覺,但忽然又會出現新的突破點,而《罰罪》也遵循了這一“慣例”。
當時,常征組建的“游艇爆炸案”專案組,遲遲找不到線索,無法取得突破后,警隊內鬼“李支”以上級身份,給專案組施加壓力,并授意“張大”給常征找點其它案子。
目的就是讓轉移常征等人精力,讓他們不在頂著“趙家”。但“張大”卻巧妙的利用二十幾年前的“礦難無名尸體”案,在應付“李支”的同時,又把常征的視線引會了“趙家”。
常征等人,通過一系列努力工作,在確定了尸體身份,并順藤摸瓜抓獲關鍵人物“曹大龍”。
眼見要取得重大突破時,卻由于另一個隱藏更深內鬼“肖局長”的威脅,讓曹大龍突然閉口。劇情發展到這時,追查趙家的所有線索全部中斷。而尋找趙家犯罪證據也陷入了僵局。
金燕為了安撫常征,于是就領著常征去大排檔吃燒烤,而恰在此時,由老戲骨兆杰飾演的“百曉生”第一次露面。
當時,百曉生正被幾個人毆打,而常征制止了打架事件。并從當地派出所警校同學口中,得知百曉生的基本情況。在旁人眼里喜歡吹牛的趙家“大舅哥”百曉生,讓常征眼前一亮。
接下來,果然常征通過百曉生口中,得知了趙鵬超改造“四海集團”去澳洲并購鐵礦,就是為了給趙家轉移資產。
從這處情節設定,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百曉生登場,就是為了給陷入僵局的“案件劇情”,提供新的發展方向。他猶如一把“劇情鑰匙”,打開了整部劇中期發展遇到阻力的“那把鎖”。
百曉生以“劇情鑰匙”的身份第二次出現,則是在大結局時,為常征尋找臥底邱濤留在趙家的關鍵證據優盤。
當時,常征臥底趙家,為的就是找到邱濤留下來的關鍵證據優盤。
但始終無法找到方向,后來是百曉生透露“邱濤沒離開趙家別墅”,及“遛鳥情節”。有了這些信息,常征很快從鳥籠子里拿到了關鍵證據優盤。
百曉生兩次不經意間的解密行為,很順暢的推動了劇情發展。
無妄劇評:
傳統刑偵類電視劇,要么是主角猶如“神探”一般,突然發現什么線索,去推動劇情深入,或者是事情忽然出現什么變故。
久而久之,觀眾不免審美疲勞,但《罰罪》用百曉生這么一個“鑰匙人物”,卻推動解鎖劇情走向,顯然非常巧妙。不突兀,而且還給人以“創新型”的新鮮感。
因此,說《罰罪》里“最精妙”的一個角色設定,非百曉生不可。
而且這種用一個角色,在關鍵節點,巧妙去推動劇情走向,或許也會給未來這類型電視劇的劇情編排,提供巨大的啟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