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出道多久,我就喜歡了他多久,從2000年到現在足足20年。很多人問我,為什么會喜歡一個連歌都唱不清楚的人,我說那是因為你們不懂他。
周杰倫1979年10月18日出生在臺北,初二時父母分手,他被判給了媽媽葉惠美,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剛開始喜歡他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歌好聽,后來慢慢被他的才華所吸引,最后是因為他的人品讓我對他的感情升華。
我以為在娛樂圈這樣的大染缸,明星都是很花心的,但是周杰倫是個例外。你聽他的歌就知道,其實他是一個勤奮刻苦、孝順長輩、疼愛妻兒的男人。
【資料圖】
周杰倫
一:親情
積極樂觀,孝順長輩
周杰倫的父親是淡江中學的物理老師,媽媽是美術老師,一個才華橫溢,一個溫柔賢淑。周杰倫6歲時,爸爸就送給他一架鋼琴,從此他便在音樂聲中長大。有一次爸爸做生意失敗,喝了酒回家摔了他的錄音機,還打了媽媽,那一刻讓他對爸爸的印象改觀。直到14歲時,父母分手,他跟著媽媽生活。
開始他不理解爸爸,長大后在媽媽的開導下逐漸對父子關系釋懷。周杰倫愛自己的媽媽是人盡皆知的,他的第三張專輯《葉惠美》就是用他媽媽的名字命名,這一舉動讓全世界都記了他的母親。他是個不善于表達的人,他對家人的愛都寫在了他的歌里。
《葉惠美》專輯封面
《聽媽媽的話》是歌頌媽媽的。聽完這首歌才明白為什么他會成為天王,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歌,更是因為他的為人。他沒有責怪小時候媽媽對他的嚴厲,相反他在感恩。他明白單親家庭的母親有多么偉大,為了他付出多少汗水,所以他長大后用感恩、積極、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來報答母親的愛。
周杰倫和葉惠美
周杰倫生命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那就是他的外婆。當年帶著外婆去看頒獎禮,他就像個孩子,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想讓外婆為他驕傲。雖然最后遺憾落選,但是《外婆》這首歌表達了他對外婆深深的愛。
周杰倫和外婆
就連從小離開他的爸爸,他都沒有忘記過,《阿爸》就是寫給爸爸的臺語歌。無論小時候爸爸做了怎樣的錯事,但是爸爸在他心里永遠是一座大山。
其實,想想自己挺慚愧的。年紀不小,一直都以為要賺到錢才能孝順父母,其實真正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少之又少,沒錢都只是自己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罷了。一旦他們說我幾句,我就不開心,有時候還責怪他們嚴厲,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付出與辛酸。
周杰倫和葉惠美
聽了周杰倫的歌,漸漸的我也明白了很多。其實父母年紀大了,也渴望被關心、被疼愛,不要求我們多么出類拔萃,多么風光耀眼,他們需要的只是我們的陪伴,而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陪在他們身邊。像周杰倫歌中唱的那樣“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二、友情
心心相惜,共同成就
周杰倫的成功最離不開的就是他的御用金牌作詞人方文山。喜歡周杰倫的人一定對方文山不陌生。周杰倫和方文山,從一開始的“不打不相識”到后面的“心心相惜”,一路成長的軌跡都成了他們友情歲月彌足珍貴的回憶。
方文山
據說當時周杰倫交了一個水瓶座的女生,后來分手了,從此周杰倫都不愿意跟水瓶座的人交往,恰巧方文山就是水瓶座。后來因為吳宗憲給周杰倫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完成足夠多的歌曲才能賺錢,于是周杰倫買了睡袋直接睡在公司,沒日沒夜的創作。方文山平時也睡在公司,對周杰倫的這一舉動也感到好奇,還把他當做怪人。兩人沒事經常聊天,慢慢的發現兩人在音樂上的理念是那么的契合,逐漸兩人關系越來越好,好到兩人共喝一杯可樂,共吃一份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