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從易
一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文化人跨界參與各類娛樂節目,引起了廣泛關注,也獲得了正向的評價。
(資料圖片)
這里的文化人,是坊間用來稱呼那些具有廣博學識、了解藝術、并從事文藝創作和研究的人,他們可能是作家、學者或高校教授。在普遍認知中,文化人與娛樂圈的關聯主要是從事幕后工作。而今文化人的跨界,指涉的是他們走到臺前來,與各路明星一起參加節目;并且,他們不僅僅出現在專業性很強的文化類綜藝節目中,也出現在那些大流量、大IP的娛樂綜藝節目中。
例如,作家劉震云曾參與編劇多部電影,而今他是綜藝節目的常客,在《開拍吧》擔任導師后,又到《脫口秀大會5》中擔任領笑員;作家許知遠制作的訪談類節目《十三邀》成為口碑之作,連續推出了好幾季,他擔任飛行嘉賓上《吐槽大會》《向往的生活》都成為節目的一個關注點;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劉擎參與《奇葩說》的錄制,亦圈粉無數……
文化人與娛樂圈,似乎是八竿子打不著,而今文化人跨界娛樂圈卻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更耐人尋味的是,觀眾對文化人跨界娛樂節目表現出興趣與看好,上漲的節目口碑與直線上升的關注度都直觀反映出這一點。
那么,文化人怎么就成了內娛的“香餑餑”?產生這一現象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觀眾之所以希望內娛多些文化人參與,是因為觀眾苦內娛“沒文化”久矣。
簡單來講,內娛的“沒文化”主要表現為兩個層面。
其一,不少新崛起的流量明星“沒文化”,節目內外各種沒文化的表現令人咋舌。不少流量明星寫錯字、讀錯音、表錯意等行為,屢屢讓網友們驚掉下巴——知道有些明星文化程度不高,但不知道他們沒文化到這種程度:“到此一游”的“游”不會寫,“祝福”的偏旁寫錯了,“剪頭發”寫成“減頭發”……無論身在什么節目,他們的表象都像是“木頭美人”。正如評論指出的,“長期以來,缺乏政治、歷史、文化乃至社會生活常識的‘無知’現象在許多藝人中是普遍存在的現實,網友諷刺地稱之為‘九漏魚’(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然而,就是這樣的‘九漏魚’藝人,他們的‘無知’被資本、粉圈等娛樂圈生態所縱容,甚至許多公眾對藝人的文化知識水平和道德素養的容忍底線也是一再降低并習以為常……娛樂圈‘九漏魚’為何這么多?根源在于資本操控下的偶像快速養成模式”。
其二,不少節目“沒文化”(有時它們還打著文化的旗號),娛樂至上甚至娛樂至死,其表現出的輕薄、媚俗、粗鄙等特征,令觀眾訝異、擔憂。
譬如有的綜藝節目為了博眼球,“劇本”先行,刻意制造矛盾沖突,通過加劇群體之間的對立與撕裂來賺取熱度,節目效果“雞飛狗跳”,熱鬧是有了,卻風骨全無、斯文掃地。有的節目雖定位為“嚴肅文化類節目”,卻因為從制作團隊到參與明星的集體“沒文化”,對傳統文化無知誤讀,反而事與愿違。最近某檔號稱宣傳中華傳統文化的綜藝節目中有《紅樓夢》的相關片段,對紅樓人物進行了面目全非的解讀,林黛玉成了“最沒用的人”,妙玉搞起了“雌競”,李紈成了“婦德典范”,北靜王、柳湘蓮、賈蘭、蔣玉菡、秦鐘等在一旁用“凝視”的目光對女性各種評頭論足……
總之,內娛的“沒文化”是娛樂至上、流量至上的后果。為了娛樂效果、為了獲取流量,可以沒文化、失擔當,這就導致“沒文化”的流量明星風頭無兩,“沒文化”的節目接二連三……進而形成內娛“沒文化”的惡性循環。
好在,這個惡性循環已經在被打破。人們已普遍察覺到娛樂至上、流量至上的娛樂生態的嚴重副作用。“沒文化”影響的不僅僅是娛樂圈,也影響著觀眾的文娛生活,進而影響著社會文化生態。
文化人在娛樂節目總越來越受歡迎,被人們解讀為“娛樂至死的反噬”。當越來越多的文化人參與娛樂節目,當文化人得以經由大眾化的平臺輸出更多有價值、有思考、有厚度的觀點,多少也能提升節目的文化含量,亦可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在文化人的襯托下,那些腦袋空空的流量明星“相形見絀”,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到何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明白內涵之美比皮囊之美更經久耐看。同時,有了文化人的坐鎮和把關,一些節目也不至于在文化常識等層面上出現紕漏,確保了節目的文化品格。
不過,要從根本上糾偏娛樂至上的內娛風氣,顯然不能只依靠文化人的“天降奇兵”,更應該從根本上提高內娛從業者的文化素養。近年來,教育部幾次發布相關通知,明確提出要逐步提高藝考生的文化課成績。一方面,要提高年輕藝人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平臺、電視臺、各大節目制作組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擔當。誠然,娛樂是節目的重要屬性,也是重要的市場規律,但平臺、電視臺、制作組要杜絕娛樂至上,要沉得住氣、守得住底線,寓教于樂、以文化人,實現文娛作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和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