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星期六#《快本》被收后,已經很久沒看綜藝了,對不喜歡《快本》的人來說,《快本》在他們眼里存在各種爭議,可作為湖南人的我來說真是從小看到大。
打開很久沒看的電視,當琳瑯滿目的節目中滑出何老師并不由自主點了進去,才知道是何老師繼《快本》后同是周六播出的《你好,星期六》。
秉著對何老師的喜愛追了下去,越看越覺得節目挺有意思,當時駐場嘉賓是由馮禧、檀健次、秦霄賢、李雪琴、王鶴棣擔任,組成“好六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該場嘉賓是“0713”團,07屆快男,看到這幾個“老男孩”一股青春回憶席卷而來。一個多小時看下來我笑個不停,節目里主持人和嘉賓之間不管拋梗還是接梗都能完美戳中觀眾笑點。
“找當下最紅的藝人,來上最合適的節目”有人覺得節目主題過于“勢利”,我覺得無可厚非。
正處熱度風口的藝人向來都是各家平臺重點爭取的對象,節目組邀請當紅藝人參加節目以提高收視率,而藝人也需要通過各個平臺提高曝光度,增加熱度,正處熱度的藝人更看重平臺的收視率,以此借助節目更廣泛的提升知名度。
這明明是雙向選擇,如果平臺或藝人任何一方沒有真材實料,又如何留住千帆過盡的觀眾。
再說《你好,星期六》不僅僅只有藝人,還有冬奧熱潮期的王濛、金博洋、隋文靜,更有沉寂多年的許崇,而許崇也通過《你好,星期六》重新出現在觀眾面前,掀起一股懷舊風。
《你好,星期六》雖是綜藝,但節目中的嘉賓絕不簡單,大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本事,讓人意猶未盡。
這明明是三贏的局勢,平臺和藝人借助各自收視率、熱度和號召力互相成就,粉絲也可以在平臺看到自己喜歡的藝人。
當然,平臺必須接受節目中觀眾的各種聲音,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人好這口就有人“吐口水”,各花入各眼。
你可以不認同,但沒必要急于否定,畢竟一個節目的存在總有它的“特效”和意義,它或許治愈了你的焦慮、不開心,讓人開懷一笑;或許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助人進步;或許陪你度過漫長歲月,一起成長;或許再不濟,你借由它在網絡上發泄著低落的情緒……
我們可以在不同平臺找到不同的快樂這就夠了,而看過《你好,星期六》的我,是徹底愛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