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文化節目《我在島嶼讀書》海報。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綜藝節目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持續贏得觀眾。前不久,江蘇衛視與今日頭條聯合出品的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首播。通過模式創新,節目一亮相就受到觀眾好評,也為電視文化節目吹進一股新風。
《我在島嶼讀書》與眾不同,采取“外景+讀書會”的模式。節目組在海南分界洲島開設一間公益“島嶼書屋”,常駐“書屋管理員”和飛行嘉賓中有當代知名作家、文學刊物主編、旅行博主等,他們一起展開“文壇老友記”式的生活漫談。一方面暢談寫書人心路歷程,一方面多維度呈現讀書感悟,觀眾仿佛親臨現場,在椰風海韻中開啟一場面朝大海的書香之旅。
節目為什么好看耐看?主要是守正氣、接地氣,重創新、更貼心,帶給觀眾新的審美體驗和心靈啟迪。書里世界和現實場景交融,強化了觀眾的沉浸感和共鳴感。節目將錄制地點從棚內搬到戶外,打造“島嶼+書屋”的閱讀場景,讓觀眾跟隨“讀書會”體驗“詩與遠方”。這間“島嶼書屋”是一座老房子,椰樹婆娑、陽光明媚、海浪陣陣……節目組在清新開闊的大自然中,穿插不同時代人生故事,營造多維閱讀時空。節目嘉賓思維活躍,以精彩點評揭示名著名篇要義,使節目內涵立體而豐盈,引領觀眾感受閱讀的美好與啟迪。
寫書人也是讀書人,這種角色轉換讓創作甘苦和讀書體會融為一體,更貼近觀眾的閱讀體驗。《我在島嶼讀書》第三期,作家和文學刊物主編圍坐暢談各自作品、創作點滴和各自成長故事,提煉閱讀心得,觀眾仿佛走進以作家為經、以創作為緯的40多年新時期文學史。節目中插入的一些片段,看似隨意卻有深意。節目介紹作家的創作故事,講述作家成長與交游,還通過視頻連線與作家對談。觀眾同作品和作者的親近感顯著增強,甚至產生立即閱讀那些作品的念頭。
節目讓“讀書會”聚焦人生思考、社會觀察和價值追求,在暢談中實現精神共鳴,傳遞積極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比如,有作家談及年輕時在魯迅文學院刻苦求學的經歷,以及早年屢遭退稿而堅持不懈終有所成的過程,使觀眾受到鼓舞和激勵。作家之間、編輯與作家之間的友誼也讓人心頭一熱。此外,結合節目嘉賓談話內容,屏幕適時展現名著經典段落,營造書香氛圍。主持人海邊朗讀小說選段,在情景交融中傳達出經典作品獨特的人文氣質和濃郁的文化氣息。
節目順應用戶習慣,實行電視和網絡雙平臺創作播出,有利于實現受眾覆蓋面的最大化。而量身打造的運營模式則使節目能夠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為優質內容的持續創作生產提供良好條件。期待更多文學名家和文化大家走進文化類電視節目,期待《我在島嶼讀書》為推動全民閱讀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