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縱深話題
(資料圖)
2023年,中國電影業充滿期待
譚浩俊
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度全國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7.12億,全國電影總票房為300.6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255.11億元,在總票房中占比為84.85%。
300億的票房收入,對全國電影業來說,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數字。從近年來的情況看,除疫情暴發之初的2020年電影票房收入跌落到200億外,其他年份都遠高于2022年——2021年為472億元,2019年更是達到了642億元,2018年為609億元。
隨著政策的優化調整,中國電影業可望走出低谷,觀眾重回影院的光明就在眼前,關鍵就看電影界拿出怎樣的影片來迎接觀眾的回歸。特別是今年春節,有沒有拿得出手的賀歲片,有沒有可以讓觀眾瘋狂的巨作,對找回廣大觀眾十分重要。
可以想見,此時一些影視公司正在為沒有做好拍攝優秀影片的準備而懊惱,特別是手中有好劇本卻沒有很好準備的影視公司,更是為自己沒有做好疫情政策調整的準備而后悔。不過不要緊,只要劇本好,只要拍攝足夠精良,好電影不怕晚。廣大觀眾已經有了重回影院的信心和熱情,就會耐心等待,關鍵要看影視公司推出的影片是否足夠優秀,是否能夠與觀眾形成共鳴。
盡管2022年是電影票房收入較低的年份,但其中一些好影片仍然深受觀眾歡迎。譬如《長津湖之水門橋》《獨行月球》《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萬里歸途》《狙擊手》等,票房收入都還不錯,特別是《長津湖之水門橋》,總票房突破了40億元。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這些影片的票房收入一定都能翻番。好影片永遠不會沒有市場,也不可能沒有觀眾,沒有市場的影片,也不可能是好影片。
2023年應當是電影業走出低谷的關鍵年份,就看電影界如何抓住良好機會,拍攝出能夠把觀眾拉回影院的好影片了。從近年來居票房排行榜前列的影片看,把時代精神與人的需求緊密結合,升華人格魅力,展現高尚品格,激發內在動力,表達精神氣質的影片,大多深受觀眾喜愛,也容易把人的情感融化,把人的精神升華。
這是一個呼喚英雄的時代,也是一個追求精神高度的時代,讓英雄回歸,讓精神閃耀,已成大眾共同追求的目標。疫情暴發三年來被壓抑的觀影需求,需要在2023年得到釋放,中國電影業應當抓住機會,拍攝出優秀影片來適應、滿足觀眾的需要。
2018年、2019年可謂中國電影的高光時刻,展示了中國電影人強大的創作能力,特別是國產電影占票房收入中的比重不斷提升,進一步證明了中國電影人有這樣的能力。中國電影最缺的不是素材,而是人才,尤其缺少善于從普通人的生活和故事中發掘精神力量的人才。中國電影的票房不全都來自英雄氣概,也來自平民氣息,廣大觀眾需要《長津湖》的蕩氣回腸,也需要《你好,李煥英》的點點滴滴,需要《萬里歸途》的國際范,也需要《中國醫生》的身邊人。只要能夠打動人,能夠抓住人心,就是有價值、有情懷的好電影。
2023年,中國電影業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