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播的《狂飆》,真的很火!
自開播以來,它就穩穩占據全國黃金檔收視冠軍的寶座,一連斬獲了18收視第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該劇的主演們也是水漲船高,名聲大噪。
飾演高啟強的張頌文,飾演安欣的張譯,飾演陳舒婷的高葉,一夜之間都成了觀眾口中津津樂道的演員。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眼看《狂飆》這艘大船載著一眾演員揚帆起航,有人卻錯失了,這個人就是楊洋。
雖然張譯的演技很棒,安欣這個角色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相信很多觀眾在剛開始看《狂飆》時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疑惑:2002年的安欣是個剛入警局不久的小警察,年齡也就是二十四五歲,為什么要讓已經四十五歲的張譯來演呢?
其實一開始,導演想給安欣一角找一個年輕的演員,因為他和楊洋合作過《特戰榮耀》,所以他一開始想到的人是楊洋。
甚至有人覺得安欣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楊洋準備,因為角色氣質和楊洋本人實在是太像了。
但雙方接觸后,楊洋拒絕了這次的邀約,這才有了張頌文的加入,張譯則成了安欣的人選。
可能有人會問:楊洋為什么會拒絕這樣一部好劇?
其實,類似的問題,馬麗早就做出了解答。
曾經有一段時間,馬麗陷入了總是接爛片的質疑聲中。
但她大喊冤枉,稱自己真不是故意接爛片,她在接每一部戲時都很看好它。
但一部作品的誕生就像是一道菜,需要經過很多的工序,誰也不知道最后會呈現什么樣的效果。
這就和馬麗以為自己接了個好本子,但結果遭到質疑一樣——也許楊洋在看劇本的時候并不看好它,畢竟誰也沒有預見未來的能力,能提前得知《狂飆》會如此火爆。
不過,楊洋并非第一個錯失機會的人。
今年的春節檔,《流浪地球2》的熱度居高不下,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影片開頭的非洲場景其實是導演蹭的《萬里歸途》劇組的,影片中返回艙的置景則和《獨行月球》如出一轍。
導演郭帆“省錢小能手”的稱號再一次被大家熱議,由此也揭開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大家在整理郭帆的省錢史時發現,他在拍攝《流浪地球1》時,給屈楚蕭和趙今麥的片酬其實是一個辭演的演員的違約金,這個演員名叫陳若軒。
聽到這個名字大概沒啥人認識,不過如果當初他接拍了《流浪地球》,估計現在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另一個觀眾耳熟能詳的和爆款作品擦肩而過的,就是佟麗婭辭演了《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角。
當時,傳出了佟麗婭要演《三十而已》的消息,大家了解到,顧佳是一個遭到丈夫背叛,最終卻選擇原諒的角色。
很多粉絲覺得佟麗婭當時的處境(正和陳思誠鬧婚變)演這個角色不合適,紛紛提出反對的聲音。
迫于輿論壓力,都已經配合劇組開展宣傳活動的佟麗婭最終只能選擇辭演,由童瑤頂上。
最后,希望演員們能夠在和爆劇擦肩而過的同行身上得到啟發,眼光放長遠一些,可不要再自己打自己臉了——如果演員在接戲時能夠少一點不必要的顧慮和考量,多一些為角色奉獻的精神,相信我們未來會有更多的好劇可以欣賞。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陽景)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童瑤因為顧佳一角攀上了事業巔峰,甚至因此拿到了白玉蘭的最佳女主角大獎。
娛樂圈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
《步步驚心》本來是想找江一燕演若曦,她辭演后才成就了劉詩詩;
《蒼蘭訣》中東方青蒼一角本來想找陳星旭來演,結果他選擇了《星落凝成糖》而拒絕了《蒼蘭訣》;
佟麗婭演顧佳、江一燕演馬爾泰若曦、陳星旭演東方青蒼,光是靠想象,都覺得這些演員和角色確實有很高的適配度。
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多少句“可惜”都換不回已經錯過的機會。
而且他們的“錯過”,對于觀眾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成全。
像《狂飆》,如果換了楊洋來演安欣,由張譯來演高啟強,演技當然沒有問題,但未必就有現在的陣容來得精彩,畢竟張頌文是這部劇給觀眾最大的驚喜,也是劇播期間最受歡迎的演員。
再看《蒼蘭訣》,陳星旭來演也一定會好看,但他身上的霸道之氣比起王鶴棣來還是弱了點。
一部劇之所以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必定是每一個環節都戳中了觀眾的審美,不管是劇情、演員還是配樂,都是最好的安排。
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爆劇也是如此。
劇火了之后,有人嘆息這些演員時運不濟,但其實如果他們真參演了這些劇,這些劇也未必能達到如今的高度。
但這些演員辭演后劇卻大火,這究竟是打了誰的臉,其實也給了我們不少啟示——
像佟麗婭辭演顧佳完全是迫不得已,一些演員在選擇劇本時應該多聽從自己的內心,不要輕易被外界所左右,既然自己看上了,那么這個角色必定有其打動人心的地方,自然也一定能夠打動觀眾。
江一燕辭演《步步驚心》,是因為當時屏幕上還沒有此類題材的劇播出,她擔心拍出來吃力不討好,最終選擇了放棄。
這也說明了一種現象,現在有不少演員、導演都有種慣性思維,永遠跟在大火的劇后面,什么題材火了,他們才去拍什么,最終導致同質化嚴重,劇情老套。
這也反映了一些人急功近利的心態,但應記得藝術的魅力在于不斷創新,永遠給觀眾帶來新鮮感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反觀現在的很多演員,他們只是把拍戲當成一項工作,在接戲時考慮得更多的是一部劇給他們帶來的得失利弊,而不是戲劇本身。
在經濟實力、技術都大幅度提升的情況下,近幾年,國產電視劇的服化道卻反不如以前精美、精致,屢遭觀眾吐槽。這樣創作出來的絕非藝術,也很難打動觀眾。
以此來看,演員辭演后劇卻大火,打的不單單是演員自己的臉面,更是給所有演藝圈人士的一個警示,如果不以拍攝好作品為自己的己任,而是帶著更多私心朝著浮躁、功利的方向發展時,那演藝生涯的衰敗遲早會反噬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