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提到“真人真事”改編,似乎成為了美劇、韓劇、泰劇的“專利”。
難道,國產劇就不敢拍嗎?
(相關資料圖)
事實證明,還是要靠央視出手。
真實案件+大尺度,也只有央視敢這么拍!
自開播以來,《他是誰》已經拿下了9個收視冠軍。
收視率遙遙領先,超越了同期的《狂飆》,創下了一個新的紀錄。
這次,央視眼光獨到,聚焦的是陳年重案、懸案、兇案。
在劇情上,《他是誰》甚至比《狂飆》更敢拍。
央視這次再破尺度!
1、題材大膽,案件有原型,還原真實尺度
開篇,《他是誰》沒有做過多的鋪墊,直接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第一件大案,受害者在雨夜被侵犯后殘忍殺害,事后還被拋尸荒野。
從1988年到1992年,一共發生了四起,兇手在犯案后就好像人間蒸發一樣,找不到任何線索。
多年以后,真兇才被找到,是一個叫做林過云的出租車司機。
因為手段殘忍,而且作案手法都選擇在雨夜,所以被叫做——“雨夜屠夫”。
《他是誰》中穿插的第二起案件,受害者都是被割喉,而且還是連環殺人案。
這起案件的原型,是發生于1988年的“白銀案”。
23歲的女子下班回家后,遇到了一位男子入室盜竊,剛想大聲呼救,結果卻被對方一刀割喉,當場斃命。
從1988年到2002年,在這14年間,兇手先后殘忍殺害11位年輕女性,最大的有28歲,最小的只有8歲。
警方經過多年的偵查,才發現一個叫高承勇的中年男子,因指紋和案發現場的指紋高度吻合而被逮捕。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平日里老實的店主,竟然就是連環殺人案的真兇。
而在《他是誰》的眾多案件中,還發生了一起殘忍的碎尸案。
案件的原型,發生在27年前的“南大碎尸案”。
某天,一個環衛工人在華僑路上撿到一個提包,發現里面裝有一大堆煮熟的凍肉片。
于是他將肉帶回家中解凍,沒想到竟然發現了3根手指,嚇得他立刻報案。
后來,經警方DNA比對確認,死者正是失蹤女生刁愛青。
然而,受害者所受到的殘忍虐待,遠比電視劇中還要悲慘,至今兇手還逍遙法外,仍然是個未破解的懸案。
對于這些真實的案件,《他是誰》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加工,還原了案件最真實的尺度。
開篇,一集就有4人遇害,其中三名女性,一名警察。
隨著案件的推進,在迷霧之下,尺度大得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2、案中案,劇情跌宕起伏,線索環環相扣,引出隱藏關鍵人物
了解過真實案件,很顯然《他是誰》并沒有照搬,而是在此基礎上做加法。
《他是誰》雖然是多案合并交錯,但是主線劇情還是以白銀連環殺人案為主線。
而且,當你反復琢磨其中的線索,你會赫然發現劇中的線索,為之后的劇情埋下了伏筆。
比如,線索一:安全套
“八八案”的后一起案件,現場留下的線索中,發現了一個安全套。
衛國平卻不經意間說了一句:“他戴避孕套是為了怕懷孕嗎?”
為什么第一次不帶,第二次反而帶了?
線索二:聶小雨
作為“八八案”其中的一個受害者,聶小雨無疑是破案的關鍵。
首先,那晚她是否看到兇手相貌?
其次,當時衛國平想要去抓兇手,為什么她卻抱著他的腿不放?
兩個疑點,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線索與線索之間,看似毫無關聯,實則有一定的聯系。
首先,案件的時間線與現實對上了。
其次,編劇放出的煙霧與現實銜接上了。比如上廁所被尾隨的案子,兇手在窗外盯著里面看,編劇利用原型給大家放了一個煙霧彈。
在現實中,白銀案發生時,曾經有發生過一起被尾隨的案件。
所幸是女子逃脫,這起案子有了目擊者,因而有了三張犯罪嫌疑人畫像,其中就有窗外盯人這個細節。
說到這里,就必須提到一個人,衛國平的原型,白銀案的兩位主要負責人——張國孝和劉海平。
細心的觀眾,應該發現主角衛國平就是各取其中一字而命名。
兩位人民警察花了10多年,走訪了很多地方,才將兇手繩之以法。
遺憾的是,從偵查到破案,兩位英雄勞累過度,先后因病去世。
3、央視這次動真格,感情戲不再是累贅
其實,在看《他是誰》之前,個人覺得這部劇跟《狂飆》還是有點相似之處。
比如,衛國平的人設和安欣很像,而且都是張譯來演。
但是,細看還是有明顯的不同,而且央視這次似乎動真格了。
在前幾集中,有些鏡頭堪稱神還原。
一個是劇組親手堆出的垃圾場,另一個是調查飯店的場景。
據我了解,簡直與現實案件的調查過程如出一轍。
而且,一般在懸疑劇中加入感情線,基本上都不會被觀眾認可。
但是,《他是誰》中對于女性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
特別是聶小雨,她和衛國平的感情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又颯又甜。
而且,前后的反差感,太微妙了。
目前《他是誰》播出過半,人物的命運和劇情的走向逐漸明朗。
趙世杰和聶寶華最終將會落網;蔣廣善可能就是兇手;衛國平最后可能和安欣的結局類似。
35年了,為還原案件原型,央視再破尺度,沒想到這部懸疑劇真敢拍。
總的來說,這么敢拍的央視,用《他是誰》再次改寫了國產懸疑劇的天花板。
不過,任何事情都不會完美,但不希望《狂飆》的結局在這部劇中再次看到,只希望衛國平和聶小雨能走到最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