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終于和嘉行傳媒分手了!
【資料圖】
是資本棄子,還是及時止損?
5月8日,楊冪在社交平臺發文官宣和嘉行解約:
“共有從前,各有未來。”
楊冪工作室也隨即轉發此條發文,并配文:“一起奔跑,向著自由與熱愛”。
同一時間,嘉行傳媒方也官宣與楊冪結束合作,并發文互道珍重。
其實,筆者在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并沒有覺得驚訝和難過,反而是慶幸與開心。
因為,嘉行這么些年虧欠楊冪太多。
1.
2015年,楊冪、曾嘉、趙若堯三人共同出資三千萬成立嘉行傳媒。
曾嘉憑45.56%的股份成實際控制人,而楊冪僅持15.18%的股份,在三人中屈居末位。
左起:趙若堯\曾嘉\楊冪
隨后,嘉行簽下第一批藝人,包括迪麗熱巴、張云龍、高偉光等二十余位藝人明星。
彼時,嘉行傳媒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市場上的估值僅2500萬,這實在是不符合楊冪的身份。
為拿到融資擴大公司規模,楊冪作為嘉行最大牌且最具商業價值的藝人,選擇與尚世影業簽下對賭協議。
對賭協議中有兩個條款必須完成。
第一,楊冪及嘉行需要在2015年-2017年三年的時間中,實現稅后凈利潤3.1億的目標。
第二,核心成員、藝人、管理人員等,不得出現與公司解約、離任、退出等情況。
如果沒有達到這兩個目標,嘉行需要到賠給尚世影業三個億以及15%的利息。
從這開始,楊冪成為娛樂圈的“拼命三娘”。
僅僅一年就接下11部戲,全年無休。
即便是高度40°,她也會出現在電影發布會的現場,為自己的電影宣傳、打call。
拍戲時正處生理期間,被男演員踢肚子、推搡,即便如此也堅決不用替身,為的就是好口碑、好票房。
孕期間吊威亞、下水,這對楊冪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這些都是發生在影視作品幕后的故事,而更為直觀的是楊冪在綜藝《真正男子漢》中的表現。
在這檔綜藝節目中,楊冪去到軍營體驗生活,與男兵同進同出。
節目中,教官要求明星吞下帶血腥味的生牛肉,楊冪毫無顧忌的直接吞下,隨即露出生無可戀的神情。
牛肉說歸到底是食物,是可以吃的東西,可塵土又是什么東西呢?
節目中有一環節,教官讓她吃土,楊冪沒有絲毫猶豫的把臉埋到土堆,模樣實在是讓人心疼。
在泥濘不堪的戰場中攀爬、滾泥潭,最后臉上曬到蛻皮,拿下考核第一的成績。
這一切都是為的一紙協議!
而如此拼的后果,就是作品質量的參差不齊、人設的崩塌。
4.9分的《枰然星動》、5.0分的《小時代》,3次金掃帚獎,5次豆瓣最渣女演員。
楊冪對于這些評價并不在意,甚至是照單全收,她直言: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如此境界,讓人豎起大拇指的同時,也讓人心疼她。
2.
在她努力完成KPI這三年中,無論是有多么大的苦難,她都能咬牙挺過來。
可偏偏有兩件事是她難以釋懷的,一件是對于女兒的疏忽,一件是關于劉愷威。
當時,在生下女兒小糯米不到一年的時間,楊冪為工作只能“忍痛割愛”,將女兒交給劉愷威照顧。
這個女兒對于楊冪來說十分重要,不僅僅是血緣關系,還有陪伴。
楊冪在剛懷孕時,為不耽誤完成合約,她穿著高跟鞋在雪地里奔波、穿著運動裝做劇烈運動。
這兩件事的危險性可想而知。
在如此環境下誕生的女兒,仿佛是“上天”送給她禮物,以表示對如此一位“拼命母親”的肯定與尊重。
她也想陪伴女兒成長,可這對于正處賭期內的楊冪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她只好選擇劉愷威。
然而,劉愷威并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責任。
在楊冪忙著完成三個億的KPI時,劉愷威和王鷗傳出“夜光劇本”的緋聞。
當時消息一出,楊冪瞬間成為輿論的中心。
白天還戴著婚戒在機場談笑風生,晚上出席紅毯就陰沉著臉,戒指也消失。
面對記者的圍追堵截,楊冪只有一句話:
“我相信他。”
要說楊冪不在乎這則傳聞,顯然是不太可能的,那她為什么這么著急替劉愷威澄清呢?
其實,這也和她的三億賭約有關。
前文說道,合約還有一條規定是禁止核心藝人、管理人員離開,而劉愷威就是這個核心藝人。
此外,嘉行的第二大客戶東陽福添影視是劉愷威的長期合作對象。
解約劉愷威或者鬧出些什么不愉快,必定伴隨著這家公司的解除合作,如此一來便得不償失。
因此,楊冪不得不與劉愷威綁定在一起,所有的委屈她只能自己吞下,小不忍則亂大謀。
為嘉行,楊冪盡心盡力,可嘉行卻把她當做“資本工具”。
如今結合楊冪離開嘉行看來,這位爆料者說的“可能被坑”應該是真的。
根據爆料者的曬出的證據來看,雙方在2017年時達成委貸以及股權收購協議。
而雙方的股權轉讓協議的擔保人就是楊冪。
在2017年11月17日,首筆款9000萬就借給嘉行傳媒,可嘉行傳媒沒有做出任何股權質押、股權轉讓,而且還拒絕返還借款。
嘉行這番操作,主打的就是一個“無賴”。
合作沒有達成,為什么借款遲遲不歸還,這也是讓網友氣憤的地方。
對于這個欠款,嘉行傳媒方的負責人表示:
“9000萬不是欠款,而是對方投資款的一部分,公司并不需要歸還。”
協議解除,是因為對方沒有按照合同支付7.995億的首付款,是對方違約在先。
雙方各執一詞,一方認為是“借款”,一方認為是“違約金”,遲遲沒有最后的結果。
對于這件事,網友最關心的是楊冪是否承擔責任。
其實,無論怎么說,楊冪作為合作人、創始人之一,或多或少都要承擔責任。
通過種種事件來看,說楊冪是“資本工具”并不為過,分錢的時候沒有自己,要賠錢的時候第一個想到自己。
楊冪也挺“冤枉”的。
5.
如今,楊冪終于離開嘉行,嘉行的種種也和她沒有關系。
這樣一來也算是體面的結束合作,雙方都不尷尬。
3.
2017年,眼看著合約即將到期,此時距離三億KPI還有一定的差距。
此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找上門。
憑借這部電視劇,楊冪成功扭轉局面,僅僅一年的時間就達到凈利潤1.94億的局面。
至此,對賭協議落下帷幕。
嘉行成功拿到融資,市值達到50億,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造星工廠”。
然而,這個50億的大蛋糕只分給楊冪一小口。
2017年,楊冪僅僅從1.9億的分紅中拿到1400萬,作為最努力、貢獻最多的人,如此分紅屬實不公平。
相比之下,作為楊冪創業伙伴的曾嘉分到8000萬,身價一度達到23億,成為這場賭局中最大的贏家。
而她也被網友稱之為“楊冪幕后的推手”,可她做出的貢獻微乎其微。
甚至還險些“害掉”楊冪,進而讓她背負上巨額債務。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說起。
當時,“三生”的導演找到嘉行,指名道姓的說要用楊冪,可嘉行拒絕了導演的請求。
在她們看來,這部電視劇沒有特別高的商業價值,還不如去拍一些粗制濫造的偶像商業片。
可導演堅持用楊冪,這才使得3億KPI超額完成。
除此之外,根據網友的爆料,嘉行還多次自作主張的替楊冪推掉作品,導致楊冪錯過與鄭曉龍的合作。
后來的制作公司為能與楊冪合作,都開始越過嘉行直接與楊冪對接,《寶貝兒》與《刺殺小說家》就是這樣來的。
更過分的是,嘉行會直接替楊冪接下她不愿出演的影視劇,而且還是在楊冪完全不知情的情況。
前些日子飽受爭議的《斛珠夫人》,就是嘉行私自替楊冪接下的合作。
由此來看,說楊冪是“嘉行資本工具人”毫不過分。
4.
為嘉行,楊冪不僅要承擔負面消息與輿論的洪流,甚至連債務問題都與她有關。
分錢的時候沒有她,到出事后第一時間想到她,嘉行這番操作主打就是一個“找人背鍋”。
前些日子,有網友在網上喊話楊冪,聲稱嘉行傳媒欠款9000萬,利息1870萬,總計超過一億。
爆料者還特意提到楊冪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你可能曾嘉他們坑了,但簽字有你,你可能也要擔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