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6月13日3時43分,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作家黃永玉離世。2002年10月19日,中國現代文學館請黃永玉談談有關水滸人物畫的創作。本文為黃永玉的演講。
(資料圖片)
黃永玉先生照片
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我這個人善于動手,而不善于在大庭廣眾面前動口。當然,我這個動手是畫畫了,所以我一上臺就緊張。為此我還寫了一個稿子,但也講不好,如果朋友之間聊天,比較自然,不拘束。所以后面我留較多時間與大家交流。
我畫水滸人物主要出于個人興趣。在座的可能有不少研究《水滸》的專家。時代背景,藝術特點等等,有不少論述,由我聊《水滸》不是在開玩笑嗎!我沒考慮那么多,只是“感興趣”。這話要是放到30多年前說憑興趣干事,那要受批評的。記得曾經有位同事指著我說:“黃永玉就是憑興趣畫畫”。我彎著腰心里稱贊他。“你小子這句話算是說對了,老子就是憑興趣畫畫”。沒有興趣,怎么會有激情,沒有激情又怎么搞藝術創作。
1974年接受批判之余去圓明園荷塘寫生
畫畫興趣是重要的,《水滸》故事和人物,男女老幼都很喜歡。小時我喜歡看戲,水滸故事很動人,什么“造反有理”,不懂。我祖母給我講長毛如何可怕,我覺得不如《水滸》有意思,如魯智深、李逵、武松,這些形象都是從舞臺上認識,從而對《水滸》產生興趣的。
《黃永玉大畫水滸》封面
我的家鄉湘西鳳凰城是三十多年割據的地方,曾經有個“地方官”,誰來了他打誰,管了這塊地方達30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他辦了一個美術學院,培養了不少畫家。我父親曾入過黨,當過宣傳部長,后來國民黨占領了縣城,父親就到外地謀生。母親在家靠典當過日子。我八、九歲時,每年都要到外婆家住上個把月,走時拿幾塊大洋,以維持家庭生活。小舅舅是個軍人,整天玩槍、打獵,二舅有點文化,但有輕度精神病,平時也論詩說文。我在他眼里是《水滸》“權威”,總愛與我談論《水滸》。他鼓動我找小舅舅要錢買紙畫畫,結果錢沒要到反而挨了一痛罵,連我父親都罵進去了。這是我因畫《水滸》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擊”。
上世紀50年代,那時我30開外,在北京安定門附近結識了一位木刻高手王玉榮。他給我指導,我按規格買了200多塊木板,準備搞木刻。當時的一些前輩、朋友也幫助我,鼓勵我,其中就有黃苗子、聶紺弩等四人,黃苗子還給過我一些卡片。后來,我的木刻、繪畫有了一定的進展,除完成作品外,同時也搜集了不少資料。
回想起年輕時,在上海也是一個熱血青年,搞木刻、印傳單,只要有“指示”自己出錢就刻,刻了就印,然后散發。解放前夕,我在香港窮得不得了,湊錢買來船板刻木刻。當時憑一股熱情從香港跑到深圳找解放軍寫生,回來刻了一幅“華南人民歡迎解放軍”的版畫。
80年代,我在香港用了一年的時間畫《水滸》人物,畫一個就等于我同這個人物開一個玩笑。如我畫轟天雷凌振,因為他會使砲,我把賀綠汀的《游擊隊歌》歌詞抄上一段: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梁山有一位愛賭錢的鄒淵,我就在畫像上寫了:應該去澳門,你上梁山干什么?對宋江這個人我不佩服,他一不會出主意,二不會用干部。武藝高強的史文恭也未爭取過來,統戰工作也不會搞。在高俅的畫邊我寫了:這一球踢出一個小乾坤。高俅會踢球,宋徽宗喜歡踢球,結果讓宋徽宗看上了,做了大官。洪太尉好奇心強,掀開魔瓶蓋子,魔鬼跑出來回不去了,他慌了。我在洪太尉漫畫寫到:好奇心掀出了大熱鬧。我在這里不一一介紹了。
在回答為什么畫《水滸》人物時,黃先生說:一是我喜歡《水滸》人物,二是別的名著如《紅樓夢》誰畫誰倒霉,對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每人都有不同看法,畫出來準保眾說紛紜。《三國演義》這里面學問太大了,不是一般人都喜歡看的。《西游記》有人畫了,那個卡通片畫得很好。《儒林外史》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別人畫了很好,目前我還沒有計劃畫它。《水滸》這142個人物畫,在創作過程中一方面根據原書說的,另一方面加上我的看法、觀點和幽默,做到雅俗共賞,老少咸宜。
人物畫中對女性給予了關注和同情,在封建社會女性受壓迫最厲害,沒有愛情和婚姻的自由,我在潘金蓮這幅畫中寫道:寫書的施耐庵也不饒你,一個宋朝的小女子怎么活得了。即使對王婆我也寫到:雖然上不了凌煙閣,也夠得著個訊息人才。
黃永玉畫潘金蓮
當主持人說黃先生是維護女權的英雄時,他說:說英雄也可以,但不那么完美。我畫武松不畫他打老虎的場面,而把他畫成癱軟在板凳上,一只眼還瞄著孫二娘。
黃永玉畫武松
畫武大郎主要體現因父母早逝,他從小撫養弟弟武松的情景。武大挑著擔子,一個筐放炊餅;一個筐里放著武松。武大為幼小弟弟討百家奶,所以武大被害,武松報仇心切手狠。
黃永玉畫武大
當問道:水滸人物畫為什么沒有晁蓋時,他說:我也不知什么原因沒畫,但你看得很細。當問到哪個人物最難畫時,黃先生說:大刀關勝。在小說中把他的形象寫成與關公一樣,所以我在關勝的畫像上寫了:怎么姓關的長得都一樣。
黃永玉畫關勝
當問到你認為畫的好的有哪些,他說多了,如潘金蓮、閻婆惜。美髯公朱仝,我特意夸張他的胡子,并題詞:玩的只是胡子戲,幸好沒碰上高衙內。我畫李鬼時手里拿著大斧子,而李逵卻拿小斧子,因為李鬼假冒李逵,人不行,斧子要弄大些。
黃永玉畫李鬼
還有一個王倫,非想當那個頭,該下就下,做個社會賢達多好。說到這兒我聯想到一位街坊,他是位副部級干部,退休后,電視也不看,愛好也很少,在家很煩悶,孩子問他喜歡什么?他說:開會。他在臺上講,別人下面聽,這個機會沒有了,他不知如何生活了。
黃永玉畫王倫
當問到黃先生對速寫的看法時,他說:速寫是繪畫的重要基本功。它實際上包括慢寫,通過慢寫掌握所畫對象的內在結構,規律,這樣才能使速寫有根據。雕刻家羅丹的速寫被稱為“妙寫”,因為他掌握了對象的結構,把神和態完全地表達出來了。有人看我畫畫很隨便,很快,但我的素描、白描作畫很規矩,很認真的,這樣搞起創作來才能得心應手。
在談到文學時,黃先生說:文學我很喜歡。如果把我的愛好排一下隊:第一我喜歡寫東西;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畫畫。我只有對文學才把全身的勁都使出來。目前寫作稿費少,現在是靠畫畫養著前三個愛好。
當說到沈從文與黃先生關系時,他說:沈從文跟我祖母叫舅媽,是親戚。1932年,沈從文從北京回到鳳凰城來到我家看望他的舅媽,我見到了沈先生,我問他,你是從北京來的?他說:是。又問你坐過火車嗎?他說坐過;坐過輪船嗎?坐過,僅此而已。1950年,我在北京見過沈從文,當時他住在沙灘,進了革命大學。我心想他怎么進入革命大學呢?我搞文學與沈從文的關系不太大,我主要敬重他的人品,那時我在教木刻。說到文學,聶紺弩對我的影響更大些。讀沈從文的作品,我有一種親切感,但他的鳳凰城與我的不一樣。
當提到黃先生與李叔同的關系時,他說:我只同弘一法師(李叔同出家后的法號)只見過兩次面。那是20世紀40年代初,我在泉州流浪到一個寺廟里,聽一個小孩說,這里住著一位有胡子的老和尚,我沒介意。后來我去摘玉蘭花,他從臺階下來勸阻我。問我會什么?我說什么都會,打拳、唱歌、畫畫。他讓我唱一個歌。我就唱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他說:這首歌是我寫的,我說:你吹牛。談到畫畫,說起了豐子愷。他說:豐子愷是我的學生。我說:又吹牛。隨后請我吃了豆腐、豆芽為主的齋飯。飯后又看了他寫的字。他問我寫的怎么樣?我說:不太好,沒力量。我注意到他把一些條幅送給許多名人,我也向他討一幅,他當時沒寫。我就去了洛陽橋,當我再回到寺院時,弘一法師已經仙逝。他的書桌上還擺著一卷卷送給人的手書,我找到了法師送給我的一幅。弘一法師在逝世前連這點小事也沒忘記。
《老婆呀,不要哭》插圖
有人問到他曾寫過一首《老婆別哭》的詩歌時,引起黃先生的一段痛苦的回憶:當年下鄉勞動三年,身不由己。別說干活,從住處到地里一去16里,回來16里,光走路一天32里。我還受得住,李苦禪老先生那時已70開外,他太可憐了。走到以后為了表示斗志昂揚,還要唱歌,怎唱得出來。晚上沒處可去沒書可看,我打著手電在被窩里看《辭海》,從頭到尾讀了二遍半,眼睛就是那個時候看壞的。我還寫舊體詩、白話詩,當時妻子在北京帶兩個孩子,生活艱難,前途渺茫。我除了勸她別哭外,沒有什么好安慰的。有一天,李可染的小兒子稍稍地告訴我:林彪死了。當時想這么偉大的人物怎么會死了呢?不久接到妻子來信,信中說“阿林死了”。一天我和一個同伴去拉蘑菇,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并說你千萬別對別人說,他說:你什么也沒說,我什么也不知道,兩人哈哈一笑。這使我想起一個笑話,一個人在家養了一只鸚鵡。他經常跟這只鳥對話,一天鸚鵡突然飛跑了,這個人馬上去登報聲明:“這只鸚鵡的政治觀點跟我完全不同”。
新中國第一套生肖郵票的猴票是黃先生設計的。提起此事他說:我的一個學生在郵票公司工作,他請我設計這張猴票。我喜歡猴,養的一只猴剛剛死,畫這張猴票剛好紀念他。一天一個朋友來詢問另一個朋友的地址,我順手從桌子上拿了一張小紙條給寫了地址。后來才知道,這個小紙條背面是我設計猴票的底稿。新加坡有一個人買了許多全張的猴票,想尋找這張設計草稿,提出可以用任何東西交換(包括汽車等)。我那位朋友更不肯出手了。
黃永玉先生還談到,他的家鄉有一個小酒廠生產一種湘泉酒,為這個酒廠設計了包裝一炮打響,還為另一種酒起了“酒鬼酒”的牌子,用麻包設計了酒瓶的造型,在全國成了暢銷酒,而今成為上市公司,還發行了股票。
在回答有關黃先生家庭生活情況時他說: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還是她。孩子兩個,一個在香港,一個在意大利。我在家里把毛氈和紙固定在墻上作畫,上下左右揮筆,對我是個很好的鍛煉。我畫畫不是受某一個人的影響是受大家的影響,有中國傳統的繪畫風格,也吸取西方繪畫優點。我比較勤奮,能吃苦耐勞,談不上什么成就,我有自知之明。我計劃中的小說,幾次提筆幾次放下,現在寫了20萬字了。年紀大了,時不待我,要把畫畫戒掉,寫這本對我來說不一般的小說。
黃永玉先生最后說:我跟大家見面感到非常高興。大家聽完后對我可能是: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一見之下雷從耳出。
聽眾對黃先生的坦誠、幽默的演講和交談報以熱烈的掌聲。
頑皮、可愛、詼諧、幽默、永遠不老的個性精神,在黃先生的演講和談話中得到了最鮮活的體現。黃老先生一直以一顆赤誠的童心熱愛著周圍一切美好有趣的事物,而這種率真正是大自然的無限創造力在人身上最鮮活、最生動的體現,正因如此,黃先生才能到今天有這樣繪畫、文學的成就。
薛連通 記錄整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