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將有一個不同以往的新亮點,那便是讓普通觀眾與“天壇獎”入圍影片主創團隊更近距離接觸,在觀影之后聆聽他們的專業演講并進行對話。
北京國際電影節聯袂中國電影導演中心主辦“影·享”沙龍特別策劃了此項活動,從4月15日至4月19日,一連5天,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片將在中國電影導演中心進行展映,并邀請主創根據自己的創作進行長達一小時的演講及交流,將最新鮮的電影知識與最有價值的“干貨”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影迷們。
與“北京展映”單元不同,那些“搶票”影片拓展的是觀眾們的眼界感觀,是一種“遍覽”,而觀眾對“天壇獎”競賽影片的觀影與鑒賞,則會帶來如同國際評委會般的“實戰”感受。
這個今年新增設的環節,為觀眾更進一步了解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提供了平臺。影迷們可以與評委大咖們處在同一個時空中,從藝術、人文角度對于“天壇獎”影片進行思考,觀影時的疑問與共鳴還可以在放映結束后,立刻得到創作團隊的直接回應。
關注
十大獎項歸屬令人期待
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等在內的“天壇獎”十大獎項將花落誰家,也更加令人關注和期待。
能夠入圍“天壇獎”的影片都具有強者之姿,此次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共收到來自85個國家和地區的775部影片報名參賽,其中境內影片107部、境外影片(含港澳臺)668部,且參評的影片類型豐富,風格多元。
本屆“天壇獎”評委會主席由美國導演羅伯·明可夫擔任,6位評委分別為:智利導演西爾維奧·蓋約齊、中國導演曹保平、俄羅斯導演謝爾蓋·德瓦茨沃伊、中國香港演員劉嘉玲、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以及英國導演西蒙·韋斯特。
新聞鏈接
15部入圍影片各有亮點
本屆“天壇獎”入圍影片各有亮點,既有世界重量級導演的最新作品,也有已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新銳導演的驚喜之作,且包含多部首映影片。
經過層層篩選,共有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15部影片入圍本屆“天壇獎”的最終評選,其中包括3部境內片,分別是《流浪地球》、陳建斌新作《第十一回》和中哈合拍的《音樂家》;境外影片有《幸運兒彼爾》(丹麥)、《半世界》(日本)、《本回家了》(美國)、《恐懼》(印度)、《開心點,糟老頭》(芬蘭)、《此地》(伊朗)、《日暮》(匈牙利/法國)、《德黑蘭:愛之城》(英國/伊朗/荷蘭)、《戰火球星》(德國/英國)、《非正統之路》(以色列)、《侍者》(希臘)、《野梨樹》(土耳其/法國/德國/保加利亞/馬其頓/波黑/瑞典)。
文/本報記者 肖揚 統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