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音樂競技節目《歌手》是業界普遍認可的音樂節目標桿,《歌手2019》馬上就要落下帷幕。回首近3個月的節目,演唱的曲目大多是老歌。其實不單這檔節目,各類音樂節目選用的大多也都是老歌。
新歌缺席的現象在兒歌方面表現尤為明顯,除了《別看我只是一只羊》《大王叫我來巡山》等少數作品為近年創作,“00后”“10后”的孩子們唱的歌,大部分是“80后”小時候就唱過的,即便其中聽起來比較“新”的作品,如動畫片《西游記》片尾曲《一個師傅仨徒弟》等,其實也已經是20年前的歌了。
必須承認,如《青藏高原》《彎彎的月亮》這樣的經典老歌擁有很高的藝術水準,也凝聚著中國音樂人彼時的思考、創意和探索,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音樂形象,今天聽起來也仍不過時。《茉莉花》《小河淌水》等民歌更是既扎根于中國深厚的音樂傳統,又頗具地域特色,帶著來自山河大地、泥土花樹的芳香,無論從哪個角度考察,都屬上乘佳作。一代代歌手學習、演唱這些經典的作品,既是藝術上的致敬和傳承,也是業務上的學習和訓練,不可或缺。對于觀眾尤其是年長的觀眾來說,這些經典歌曲不僅耳熟能詳,而且已經與其人生經歷、生命軌跡相交織,很容易共情。
站在音樂節目制播方的角度,更多選擇觀眾熟悉和喜愛的經典老歌,顯然有著市場、收視率方面的考慮,套用一句梨園行的術語,這些歌曲屬于“歌保人”“歌保節目”的作品,經典版本珠玉在前,稍加處理即可登臺,與推出觀眾不熟悉的作品相比,唱老歌在各方面的成本和風險更低,更有把握“抓住”觀眾手中的遙控器。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發乎創作者、演繹者內心。同時,音樂也發揮著記錄和彰顯時代氣質、精神的作用。很顯然,社會和時代不斷發展變化,新生事物不斷涌現,新的故事不斷發生。與此相呼應,創作新歌是一種內在的、自然的也是必然的要求。優秀的音樂家、音樂人應當和人民同心同向、與時代同頻共振。把新的生活寫進新的音樂,應當是他們的責任。老歌固然有老歌的優勢和魅力,但是,經典老歌不能取代時代新聲。
其實,熱愛音樂的創作者代不乏人,他們也始終在音樂的殿堂中奉獻著智慧和汗水。至于作品傳唱度不高,存在客觀原因。唱片行業式微,一大批新歌“組團戰斗”、強勢搶占新聞頭條的時代過去了。與此同時,在文化、文藝繁榮發展的背景下,不僅各藝術門類都創作出大量作品,而且還涌現出新的藝術樣式,一首歌曲想在信息海洋中脫穎而出,被觀眾記住、傳唱,的確有一定難度。
除此之外,或許也有創作者自身觀念的問題。筆者發現,那些傳唱度高的經典老歌,無論旋律還是歌詞,往往都非常接地氣,是時代生活的真切記錄,是普遍情感的樸素表達。而當今許多創作者尤其是那些自認為專業、淵博、前衛、高明的創作者,已經把創作的陣地和源泉從土地上、人群中,挪到了資料室、象牙塔,玩概念、炫技的成分多過講述故事、表達感情。這樣的作品可以說是理想的音樂技術訓練,能夠實現創作者的自我滿足,但要打動觀眾恐怕就比較困難。還有一小部分從業者的自我期許,已經從創作者轉變成了搬運工,找一些現成的素材,用極為簡易的手段七拼八湊成一首“作品”。許多所謂網絡神曲、“口水歌”聽起來似曾相識而且彼此相像,就有這個原因。這樣的“作品”質量不達標,自然不可能流傳下來。
此外,缺少展示平臺也是新歌曲難得一見的一個重要原因。推動原創、推出新人的活動和節目并不是沒有,但是還不夠多。如前所述,各類節目、晚會等主要傾向于依靠老歌打情懷牌、規避收視風險,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新作品的展示空間。在呼吁創作者扎根生活、潛心創作的同時,也要倡議各媒體平臺調整思路、放下包袱,對新人新作多一點寬容和支持,多措并舉,讓優美動聽、能夠傳唱的新歌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