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兩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與《瘋狂外星人》無疑是國人目光聚焦所在,其攪動的興奮與熱潮仍久久未散去。而《流浪地球》又出現在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放映片單中,重新回顧與分析一下這兩部科幻電影,仍有必要。作為反映一個民族精神的鏡像寓言,《流浪地球》有著更為微妙的文化癥候性,匯聚、映射、升華了表征時代精神的話題和種種中國夢。
當然,《流浪地球》的現象級成功與觀眾對第一部硬科幻大片的新鮮、好奇、寬容,對電影中充滿的中國元素、中國人救地球等主題激發的民族熱情也有著很大的藝術之外的因素。不難發現,電影除了世界觀與中國元素外,在英雄成長、救護親人的情節模式和人物關系,尤其是災難性的科幻畫面等方面,還是非常好萊塢的。也許可以說,是好萊塢科幻大片培養了今天以中青年為主體的《流浪地球》的觀眾。
從電影形態、類型上說,《流浪地球》是一種美式科幻大片。
在我看來,《瘋狂外星人》才是真正的“中式科幻”。《瘋狂外星人》也許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它是非常中國也非常當下非常現實的電影,也是寧浩以自己的“作者電影”風格,以對中國現實的體認為準繩,以好萊塢科幻片的劇情模式和宏大場面為反諷對象的黑色幽默喜劇。
《瘋狂外星人》具有美式科幻電影中國本土化的重要意義,也許預示了科幻與當下現實,與喜劇結合的可能性,為一種新的喜劇亞類型或科幻亞類型昭示了一個方向。
這兩部不同形態的電影還引發我們關于電影工業,電影工業美學的思考。
《流浪地球》更是以其“工業化”成績掀起新一輪對于電影工業體系建構和電影工業美學理論建構的熱潮。
從工業美學的角度看,“電影工業美學”形態可以按投資規模、制作宣發成本、受眾定位等的不同區分為“重工業美學”“中度工業美學”“輕度工業美學”。《流浪地球》與《瘋狂外星人》各自的創作構思、價值定位、生產運作,以及結果,都各有不同,值得總結。
作為“重工業美學”的《流浪地球》有巨大的投資、超強的匹配、完整的工業流程,打造了宏大的場面,創造了驚人的票房,其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代表了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表達和國家文化現象建構的努力。它是近幾年中國電影界呼喚和期待已久的體現電影工業化程度的一個高峰,也為“電影工業美學”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案例。
大體而言,《流浪地球》高度的工業化主要體現在:其一,投入資金的保障。小作坊式的小打小鬧無法支撐《流浪地球》工業化的要求。其二,制作的難度和質量,技術的高新、尖端、前沿。據相關統計,《流浪地球》使用了8座攝影棚,置景車間加工制作了1萬多件道具,置景延展面積近10萬平方米,運載車、地下城、空間站等都是實景搭建,攝制組歷經15個月的設計、繪制、規劃和搭建工作。其三,投入人數之多,整個制作時間之長。《流浪地球》的制作團隊多達 7000 多來自不同的國家,從事不同職業的員工。如何讓這些人在兩年時間內通力協作,完成制作,其工業化管理組織難度可想而知。其四,《流浪地球》沒有使用流量明星,這就大大改變了原來在演員片酬花費甚巨而壓縮電影制作成本的狀況,資金用在了刀刃上。
導演郭帆對《流浪地球》的“工業化”制作和管理體味頗深并身體力行。他曾說:“錢并不是工業化的標準,一整套分工明確的專業流程才是。”他曾表示電影的工業化就是對電影創作的管理。“我經常和組里人形容說現場不要創意,現場就是施工隊。在這個就像是施工隊的團隊里,整個過程中最核心的是計劃、時間、管理,怎么樣安排、統籌這么多的項目。”
《瘋狂外星人》則屬于“中度工業美學”。寧浩對于自己做中等規模資本投資和工業化程度的電影有清醒的認知。他從小成本電影《瘋狂的石頭》一舉成名到后來的《無人區》《心花路放》等,駕輕就熟的就是中小成本電影制作道路。他曾表示,“從戰略上講,我是希望做中型成本的電影。”“中型成本是最能滿足投資老板的,錢花得掉,賺得回來。”
寧浩清醒自覺的“中度工業美學原則”意識,使他自覺地不是在畫面造型、場面規模、視聽效果等方面求勝,而是盡量接上中國當下社會現實的“地氣”,并在故事敘述、劇作打磨、現實思考與人性考量等方面下功夫,這也使得《瘋狂外星人》這部號稱科幻、改編自劉慈欣的電影顯得頗為“土氣”,無論是人物、故事還是裝扮、造型、場面設計等。
寧浩對《瘋狂外星人》的某種超越于商業電影之上的作者性、思想性、接地氣性的追求頗為自覺。在回答記者的采訪時,寧浩表達了對商業電影的反感,明確宣稱“我從來都不是商業電影導演”,他把《瘋狂外星人》歸入“作者電影”,強調“有自己獨立的態度”。
在我看來,寧浩之所思所想所實踐恰恰是符合電影工業美學的。他的電影的戲劇性、強情節性,以及接地氣的世俗性,都證明寧浩絕不是只顧自己作者表達的藝術電影作者。事實上,他的《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都曾經讓研究者在作簡單化的“藝術電影”/“商業電影”劃分時陷入窘境。但他在商業追求的“眾人皆醉”中保持作者藝術電影的“獨醒”,恰恰成就了他的電影商業與藝術的某種折中、調和和“雙贏”。
《瘋狂外星人》正是承續了寧浩式的黑色幽默,喜劇化反諷風格,對原著《鄉村教師》進行大幅度改編,加進了其特有并專擅的接地氣的生活感、世俗情懷。
當然,在商業/藝術、體制/作者的矛盾關系未能達到雙贏的最佳張力時,也有可能互相牽制掣肘。在筆者看來,《瘋狂外星人》的“作者性”還是強了一些,與賀歲檔電影“合家歡”式的輕喜劇風格稍有“違和感”,可能部分觀眾也還不太適應那種具有后現代反諷惡搞風格又蘊含深刻的思想性的寧浩風格。如果電影在某些方面格調再高一些,某些底層“惡俗”再少一點,或者從電影工業美學的角度說,寧浩的“作者性”再加以適當控制的話,影片的票房成績應該更好。無論如何,雖然寧浩的解構、調侃的喜劇美學未能獲得“滿堂彩”,但影片昭示了科幻電影發展的一個具有無限潛力的新方向。
當下,“網生代”觀眾與架空歷史、超越現實、“放縱”想象力的互聯網新媒體,與擬像化“類像化”的新世界是同體共生的。超越現實的想象力對于中國電影尤為需要。而中國主流青少年觀眾對“想象力消費”的需求空間則是巨大的。
《流浪地球》與《瘋狂外星人》為中國科幻電影兩種可能性發展路向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也為“電影工業美學”的分層和多樣化,提供了有力鮮活的支撐與分析案例,并共同引領或預示著一個“想象力消費”時代之登臨。(陳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