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將死?”這兩年,自從國產影視劇從高速發展進入沉淀期以來,一度被捧為香餑餑的“IP”,在業內的口碑每況愈下。IP改編不成功惹粉絲怒罵,怪IP;IP劇播出收視率低,也怪IP;就連IP改編劇采用一線演員、投入大成本制作后收不回成本,似乎也怪IP。
然而,近期業內一則統計卻對“IP終結論”說了“不”。根據調查,自2018年開始,熱門IP劇的豆瓣平均分超過6分,《延禧攻略》《如懿傳》《香蜜沉沉燼如霜》超過7分。2019年一季度,熱門IP劇平均分更是提高到7分以上,《大江大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等IP劇的口碑熱度俱佳,《大江大河》更是以8.8分刷新了IP劇的評分紀錄。
“近三年間,IP影視劇在數量和評分兩個維度上都呈現增長趨勢。從2015年‘IP元年’之后,電影票房和劇集熱度榜上IP改編占據了八成左右。更重要的是,熱門IP改編作品的平均評分從4分快速提高到7分以上。”這一結論進一步驗證了所謂的“IP失靈論”可能只是暫時失靈。而經過進一步調查,目前業內的一線影視劇制作公司仍在大量囤積網文IP,“IP終結論”其實也同樣站不住腳。
以《花千骨》《老九門》《暗黑者》為公眾所知的制作公司慈文傳媒,早在2015年就收購了大約40個網絡小說IP,其中不乏《爵跡》《褻瀆》《華音流韶》《紫川》等尚未改編成影視劇的熱門作品,而目前待播的IP改編劇中也有陳偉霆、古力娜扎主演的《風暴舞》。同樣作為囤積IP的第一梯隊,《千山暮雪》《寂寞空庭春欲晚》等劇的制作公司夢幻星生園,有知名網絡小說作家桐華作為股東和創作主力,桐華的兩部經典小說《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和《長相思》都已經提上改編日程,此外還有《我知道你的秘密》《彌留間》《少年秘探》等多部小說改編版權在手。最近兩年被稱為“國劇良心”的制作公司正午陽光,目前的待播劇《尉官正年輕》《孤城閉》,同樣也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
除了一線制作公司,這兩年作為IP改編劇主力播出平臺的騰訊、愛奇藝、優酷等網站同樣也已經開始布局IP。騰訊將文學網站閱文收入旗下,愛奇藝也啟動了“云騰計劃”打通文學、網劇和網大的IP生態,優酷所屬的阿里通過阿里文學IP影視顧問團,扶持作家打造“超級IP生態圈”,斥資上億元簽約網絡作家,并投入超過2000萬元獎勵原創作品。
“前幾年大家都說IP被買空了,確實我們之前都在關注的是頭部IP(指小說作品中最知名的),但頭部IP被買完后,大家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去做好IP的開發。”慈文傳媒創意開發中心執行總監張曉佼透露,這兩年業內詬病IP劇模式失靈,主要還是因為針對IP的開發陷入了一種套路。東方衛視總監王磊卿就直言,這種套路是認為只要“網文大IP+流量年輕演員”,就必然能帶來收視率和播放量的爆炸式增長。這種制劇模式下的電視劇從業者,罔顧藝術與質量的堅持,出現了一種可怕的自毀模式,“為了對賭數字,壓縮創作周期的數字老板;三五個分攤劇本,拼拼湊湊就成章的拼盤編劇;不做前期不做后期,無縫進組力求撈快錢的過檔導演;選角不看適合度,只看演員知名度的制片;還有天價片酬隨便喊,卻時刻面臨人設崩塌的藝人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所謂的“IP失靈論”,問題癥結并不在于“IP”,而是在于如何對待“IP”。“囤完IP后做什么,才是關鍵問題。”張曉佼認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才是制勝關鍵。作為劇本編審,她認為大IP作品固然擁有大量的觀眾基礎,但真正能將IP轉化成功,有賴于制劇體系的每一個環節,“演員的演技,服化道和置景的專業,拍攝、制作、后期,每一個環節都要質量在線,才可能創造出所謂的爆款。”本報記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