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進慶上一次進入公眾視野還是十年前的一則烏龍新聞,說他因為抑郁癥去世,有網友以 “給葫蘆娃爸爸寄張明信片吧”為名,發起活動號召向他郵寄明信片表達問候,讓這位老人被“遺忘”二十年后重新喚起大眾的記憶。只不過那兒之后,胡進慶旋即再度從公眾視野“消失”。直到去世新聞傳出,才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一再引以為傲的水墨剪紙動畫早已成了絕響,有些記憶真的要消散在歷史煙塵里了。
胡進慶是創建和發展中國剪紙動畫的杰出藝術家之一,堪稱中國動畫史上的大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與萬氏兄弟、戴鐵郎、特偉、錢家駿、嚴定憲等人一同開創了中國特色水墨剪紙動畫,從《豬八戒吃西瓜》開始,《驕傲的將軍》《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漁童》《小蝌蚪找媽媽》等作品伴隨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與傳統的動畫片、木偶片構成了中國動畫的三座高峰,在世界動畫史上大放異彩。
八十年代以后,胡進慶又創作了一些作品,最為知名的非《葫蘆兄弟》系列莫屬,這一根據民間文學《十兄弟》改編的極具中國傳統神話色彩的動畫片,成為了70后、80后的共同回憶,也成為這幾十年來難以超越的中國動畫經典。只是近年來,隨著歐美特別是日本動漫的流行,中國傳統的動畫逐漸式微,水墨剪紙動畫被迅速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去掉字幕、配音就分不出原產地的東西。
按照現在的觀念,被市場冷落的肯定就不是精品,傳統動畫肯定也是這樣了。事實恰恰相反,極具中國特色的水墨剪紙動畫是一座無比豐厚的寶藏,值得后人多次挖掘。
五十年代末期濫觴的水墨剪紙動畫,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的發展創作,但是對于傳統的國畫、皮影戲、剪紙藝術的傳承創新可謂登峰造極。從表現手法、故事脈絡、人物塑造上都值得細細品味,這才是現在提倡的工匠精神的真諦。
就拿制作于1983年的《鷸蚌相爭》來說,字典里對其解釋就是依據《戰國策》的寓言——“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到了胡進慶手里,成為了一個長達十多分鐘的故事片。在水墨渲染的場景中,將漁翁、鷸、蚌置于水天一色的茫茫水面之上,給人一種天地蒼茫命運無常之感,后面鷸蚌相爭的過程,也有很多創造性的發揮,比如鷸為了引誘蚌,從水里捉住一條小魚做餌,整個畫面諧趣又充滿傳統的古典美。胡進慶獨創的拉毛水墨,在動畫中能夠清晰看到鷸身上的羽毛、蚌的邊緣,傳達出一種生活的真實感。最后,漁翁抓住咬合在一起的鷸蚌,暗合了開頭設下的命運無常的感覺。這種匠心獨具的制作,放在今天爛大街的成語故事動畫中,說鶴立雞群都感覺褒揚得不到位。
同樣制作于八十年代的《葫蘆兄弟》,在我看來是對中國水墨剪紙動畫的一個高度總結,故事情節上對原作《十兄弟》做了升華,拋棄了“斗貪官、反昏君”的傳統二元對立思維,改造成了一個適合少年兒童心理特點的歷險故事,并且吸收了傳統神話元素。蛇精、蝎子精、葫蘆娃都是神話傳說中有符號意義的事物,既能讓觀眾體會傳統之美,還能收獲對于勇氣、友情、親情的認識。這樣的創作水平,放在今天也是非常稀缺的,這才是真正的藝術。
只是近二十年來,我們大踏步擁抱世界的時候,放棄了自己的優勢。當年又有多少孩子,因為一個動畫片的影響,走上了練習國畫、了解皮影戲的興趣之路,打開了書本去探尋中國傳統之美、去尋找古典神話的精彩之處。在影視動畫發展上,我們并未處理好現代與傳統的融合問題,今天經濟發達了、技術進步了,卻再也做不出當年的精品了。
我們也深知,水墨剪紙動畫的衰微,有歷史和時代因素,比如剪紙動畫制作精細,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很難做到大規模的量產,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當年我國動畫市場還未成熟,也沒有一個市場化的運作手段保證從生產到播放的順暢。同樣的,皮影戲、剪紙等傳統藝術也在不斷萎縮,傳承成為問題。在這個快餐時代,花幾年時間來做一個動畫,似乎是天方夜譚。
但是傳統需要傳承,需要更多的有識之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重新振興中國傳統的水墨剪紙動畫。不然,胡進慶等人凋零之后,真的就只剩傳說了。
□何殊我(評論人)
關鍵詞: 水墨剪紙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