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
6月17日上午,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了亞洲新人獎評委見面會,評委會主席寧浩,攜蘇有朋、譚卓、石井裕也、謝福龍一同亮相。
曾被視為“電影新人”的五位評委,侃侃而談當年事業起步時遇到的困惑與瓶頸,并為電影新人們現場支招。
一場評委見面會,變成了一堂干貨十足的“新人培訓課”。
2005年,入行不久的寧浩以《綠草地》獲得亞新獎肯定,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鼓勵。
談及對本屆亞新獎的期待,寧浩說,只想“看到更多青年導演富有創意的作品”——這也是評委們的共識。
電影新人難出頭,一直是行業難解的問題。那作為前輩,這些評委又給出了怎樣建議?
“大概是在十幾年前吧,我遭遇的最大困難就是找不到投資。我們需要有很強的推銷自己的能力,要顯得非常成熟,去跟投資方接觸,讓他們信賴你,然后才能把資金交給你。”寧浩說。
以影片《編舟記》為中國觀眾所熟知的日本青年導演石井裕也補充說,資金確實是一大困難,在作品還沒有獲得認可前,“如何保持自信,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至關重要。”
為了吸引投資和獲得良好的票房成績,不少新人導演的電影,不惜成本啟用“流量明星”。
對于這種現象,寧浩說,自己的團隊每次都是通過對劇本的研究來選擇演員的:“從創作視角來看待作品和演員的選擇,我就是這樣要求自己的。我不會區分流量明星或者沒有流量的明星,這些詞我覺得都有點不太公正。對于一部作品來說,他們都是演員,是不是合適才是我們第一要考慮的問題,而不是給他們賦予其他意義。”
蘇有朋在執導《左耳》時,大膽啟用新人演員,影片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以及近5億元的票房。
他分享了自己選擇新人的標準:“一個是非常適合角色,另一個是他們真心希望做個演員而不是明星,當然,聰明、有悟性也不可缺少。”
關于“新人導演如何吸引明星參演”的問題,蘇有朋說:“我們不妨反過來思考,一個好演員最希望遇到什么呢?就是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好的監制,那你就用這個來吸引他們。”(裘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