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問鼎金爵獎最佳影片的伊朗電影《夢之城堡》等在上海舉辦獲獎影片展映,為期10天的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于24日落下帷幕。
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影片511部,放映場次1745場,觀眾46萬多人次。
再創新:追求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場依托5G信號回傳的4K超高清“金爵盛典”直播,揭開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帷幕。
電影從誕生之初就與科技相結合,而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再創新,為電影產業插上高科技的翅膀。
18日晚,上海電影博物館,國產電影《三毛流浪記》以4K修復版的全新面貌亮相;21日晚,上海影城,昔日由孫道臨、王丹鳳、張瑞芳等主演的巴金名著電影版《家》以2K修復版重新與觀眾見面。
電影節期間,上海市松江區發布了建設“科創影都”的藍圖,根據總體概念規劃,“全域影視”將是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科創影都”規劃啟動60個攝影棚,其中三分之二為高科技攝影棚。
“創新,無處不在;但創新并非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緊貼時代發展和大眾需求。”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胡勁軍說。
本屆電影節首次設立與技術創新同步的“新視野”單元,在全球范圍邀請一批“IMAX 3D”“杜比全景聲”等形式的新片,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觀影需求。新設的“電影學堂”則讓影迷與國際影人有了更多近距離交流的機會。
共成長:助推現代電影工業再升級
今年春節檔,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收獲了超過46億元高票房。導演郭帆在電影節論壇上感嘆:“我們攝制了《流浪地球》,知道這條路有多難,有多大差距。”《流浪地球》的成功,開啟了人們對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的呼喚和期待。
上海高度重視繁榮發展電影事業和產業,近年來出臺了“上海文創50條”,并進一步提出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啟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推動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席、上海市副市長宗明說,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上海有責任擔當,要助推我國現代電影工業的再升級。
電影節電影市場啟動當天,服務中外影視拍攝、已積累豐富經驗的上海影視攝制服務機構,聯合長三角各大影視拍攝基地,發出共同建立健全長三角影視拍攝服務體系、共同編制《長三角地區影視拍攝指南》、共同宣傳長三角影視拍攝政策和拍攝服務環境、共同建立長三角影視拍攝數據庫等倡議。
初步統計,2018年,有19部“上海出品”影片在國內外各影節、影展獲獎入圍,占全國國產片票房27.4%,其中12部影片票房過億元。上海正不斷為中國電影工業發展貢獻新動能。
育新人:青年興,則電影文化興
2005年,導演寧浩以《綠草地》入圍第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今年,寧浩再度以評委會主席的身份重返亞洲新人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堅持多年打造的階梯型新人培育體系,今年有了新亮點。今年新設短視頻“探索”單元、創投訓練營等新人培育項目,與原有的金爵短片、電影項目創投、亞洲新人獎和金爵獎一起,構成了互有關聯、逐層遞升的6級階梯型新人培育孵化機制,逐步形成人才培育的閉環,成為中國影視事業新力量的孵化器。
此外,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上海科技大學、上海大學電影學院等紛紛將“示范課”、專業論壇等“搬進”了電影節,讓電影節真正成為中外電影學子的興趣課堂。
來自歐美的多位電影人今年在上海表示,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成為國際電影人必不可少的年度工作日程。(記者吳霞、許曉青、孫麗萍)
關鍵詞: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