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滬劇院歷時八年打造的滬劇《敦煌女兒》劇照。 沈剛攝
跨越3000公里,滬劇《敦煌女兒》昨天回到“家鄉”,獻演敦煌大劇院。敦煌研究院部分學者、海外“敦煌學”研究專家、當地觀眾與上海戲迷團近千人觀看了這場演出。記者獲悉,上海滬劇院歷時八年打磨的《敦煌女兒》,有望延續滬劇電影實景拍攝的模式,計劃在明年被拍成8K全景聲滬劇電影,導演滕俊杰正帶隊在敦煌采風——舞臺上一些難以展現的莫高窟實景、大漠風情等都將通過影像畫面進一步豐富補充。
“這次來敦煌演出,對于滬劇來說是新鮮陌生的,然而對于來此地演出講述幾代莫高窟人守望大漠的滬劇《敦煌女兒》,又是親切熟悉的。”在昨晚的演出現場,上海滬劇院院長、該劇主演茅善玉動情地說。臨近尾聲,當“數字敦煌”在茅善玉的大氣唱腔中娓娓道來,舞臺同時投射出洞窟佛像的三維立體影像,觀眾席響起熱烈的掌聲——是為了吳儂軟語也能展現的磅礴之勢,更是為了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為代表的敦煌人,以數字技術將這一人類文明瑰寶留存給子孫后代的遠見卓識。
昨天的演出是第九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閉幕系列演出之一。此次《敦煌女兒》西北巡演將先后歷經蘭州、敦煌和西安三站。9月3日,應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邀請,該劇作為第四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參演作品在蘭州音樂廳上演。9月12日,該劇還將應“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邀請于西安易俗大劇院演出。
三站演出離不開“絲綢之路”這一關鍵詞。眼下,被譽為絲路明珠的敦煌正再次成為人們的焦點,掀起了新一輪熱潮。保護好國粹,講好敦煌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努力為構建“一帶一路”服務,也成為越來越多文化工作者正在踐行的使命。
演出前一天,劇組全體演職員專程來到敦煌研究院,與“敦煌女兒”樊錦詩進行座談,實地探訪敦煌人保護修復文物的艱辛和收獲。比如,樊錦詩初入敦煌,便被第259窟禪定佛陀猶如“蒙娜麗莎般的微笑”所吸引,但其在達·芬奇創作這幅傳世之作時,禪定佛陀塑像已經在莫高窟“笑了”一千年;而樊錦詩到敦煌第一夜住在了王道士發現藏經洞旁的破廟,睡的是土炕,喝的是雨水……這些鮮活的故事以及劇中所呈現的歷史人文、莫高窟文物保護等,通過敦煌人的講述,讓演職人員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或許正是多了這份感同身受,舞臺上百余位演職員表現得更加動情,贏得當地觀眾的認可。專程來看戲的上海戲迷團,混坐在西北觀眾之中,也仿佛多了一重儀式感,演出也讓他們更覺感動。
就在“西北之行”的巡演過程中,多方機構、團隊已經找到茅善玉,希望共同打造《敦煌女兒》的衍生文化產品。除了計劃在明年走上銀幕之外,滬上有機構邀請滬劇院將《敦煌女兒》做成文旅結合的常駐演出,通過打造敦煌莫高窟的實景,讓游客感受敦煌文化與滬劇文化的交融之美。還有甘肅媒體找到滬劇院,希望舞臺演出的原班人馬打造一部普通話版的廣播劇《敦煌女兒》。八年的上下求索,初見其市場潛力,茅善玉不無感慨:“只要把作品打造好,讓老百姓認可,就會有機會不斷尋上門來,不斷擴大影響力。”(首席記者黃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