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清、劉云志等7位小提琴演奏家與瀨田裕子女士共同演奏《梁山伯與祝英臺》,緬懷盛中國先生。本報記者 方非攝
開場的一曲馬斯奈《沉思曲》悠遠綿長,似乎把現場所有人的思緒拉到一年前——2018年9月7日,小提琴大師盛中國先生因病離開了人世。一年后的昨(8日)天,一場“永恒的愛”盛中國紀念音樂會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當紀念音樂會尾聲呂思清、劉云志等小提琴演奏家合奏完經典作品《梁祝》的最后一個音符,所有人都意識到,盛先生的樂魂其實并未離我們遠去。
這是一場用愛和音樂凝聚成的藝術盛宴,音樂會上盛中國先生的夫人、鋼琴家瀨田裕子女士與呂思清、陳允、劉云志、謝楠、高參、何暢等老中青少四代藝術家一起,用音樂表達對盛中國的思念。作為這場音樂會的發起人以及盛先生的家人,瀨田裕子表示:“我跟隨我先生盛中國,在中國各地、世界各地一起演奏了上千場音樂會,用音樂在人民心中播種了美好的種子。他一生中,琴不離手,不忘初心,在任何場合演奏都特別認真,心中永遠不會忘記千千萬萬的聽眾,才會有‘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音樂會分為“弦之愛”“弦之情”“弦之冀”“弦之彩”四個篇章,演奏的樂曲都是主創團隊精心挑選出來的,諸如《牧歌》《新疆之春》《思鄉曲》《金色爐臺》《流浪者之歌》《沉思曲》《弗蘭克小提琴鋼琴奏鳴曲》《天鵝之死》等,不僅是盡人皆知的中外經典,同時更是盛中國先生生前最喜愛也是演奏頻次最多的樂曲。作為第一篇章“弦之愛”的首支曲目,《弗蘭克小提琴鋼琴奏鳴曲》見證了盛中國和瀨田裕子的愛情。瀨田裕子在現場動情地回憶:“這是一首難度極大的作品,我們合奏的那天,大雪紛飛,但音樂卻帶給我們很多溫暖。”
盛中國一生幾乎沒正式收過幾個弟子,但依舊桃李滿天下。當今中國小提琴界的翹楚呂思清、劉云志、陳允、謝楠、高參、何暢以及數不清的藝術學子,都受過他的悉心提點和諄諄教誨。此次的音樂會,音樂家們都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義不容辭地參與進來,且都不計報酬。參加此次音樂會演出的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謝楠師從林耀基先生,并不是盛中國門下弟子,但每逢演出,盛中國常常主動借琴給她。幾個月前,中央音樂學院曾舉辦過一場盛中國的紀念音樂會,現場座無虛席,連過道里都站滿了人。
盛中國生前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事業的接力棒交好下代人,讓他們接著跑。瀨田裕子表示,盛中國完成了他的使命,雖然他的肉體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在,他的音樂精神與大愛,寄托在后人身上——接力棒交給了我們。這支沉沉的接力棒,化成了音樂會的終曲《梁祝》——盛中國生前,演奏最多的曲目即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演出最多的場地則是中山公園音樂堂。演出結束后,呂思清還未平復激動的心情,“最后大家一起在臺上演奏《梁祝》,特別恰當,這表明了我們的態度,為中國小提琴事業發展繼續貢獻我們的力量,這是盛老師最希望看到的。”(記者 徐顥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