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韓國SBS《想知道真相》節目透露了趙斗淳的現狀,并公布了他的近期照片。
趙斗淳出獄時間2020年12月13日 趙斗淳的照片發布在中國社交媒體時,很多網友對他的面相發表了評論——好兇。
在中國,趙斗淳有很高的知名度,因為他是電影《素媛》里的“核心人物”,2008年,趙斗淳襲擊了年僅8歲的小女孩,手段殘忍,被判監禁12年,將于2020年12月13日刑滿出獄。 韓國媒體報道,雖然趙斗淳在監獄接受了400小時的心理治療,但心理測試結果顯示其出獄后再次作案的概率非常高,因為其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測試分數高達29分,比韓國著名連環殺手姜浩順 (5年殺死10人) 還要高兩分。 雖然韓國警方承諾,趙斗淳出獄后會被一對一監視,但其將刑滿出獄的消息,依舊在韓國社會引起極大恐慌。 有網友覺得多年的牢獄生活,使趙斗淳的面相變得更加恐怖。
趙斗淳早年面貌 通過照片可以看出,趙斗淳現在的眼神比以前更加冷漠、呆滯,左右面部也更加不對稱,看起來真有些“兇相畢露”的樣子。 但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能以貌取人,面相與犯罪能有直接關系嗎?
壞是可以掛相的
中國有句古話——相由心生。但“相術”一直是門玄學,被各國劃歸到迷信的范圍,直到一個人的出現。 軍醫出身的意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在其著作《犯罪人論》中, 通過對大量實例研究,開創了刑事人類學派,得出了
人體外貌形象與其行為趨向之間存在聯系的結論。
龍勃羅梭 龍勃羅梭通過對1279名意大利罪犯的體貌特征統計發現,幾乎每種形式的犯罪形式都有自己特有的體貌特征。 其中對殺人慣犯的描述是,眼神呆滯、冷漠, 有時候眼睛布滿血絲且充血,鼻子呈鷹鼻狀且很大,下頜骨強健, 耳朵狹長,顴骨寬, 頭發卷曲、 茂密并且烏黑,胡子常常很稀少, 犬齒很大,經常出現眼球震顫,臉面單側收縮。 雖然這是以意大利地區人種為樣本分析得出的結論,但在趙斗淳現在的臉上似乎也能找到這些特征的影子。
在龍勃羅梭的《犯罪人論》中,犯罪者不僅根據犯罪形式有相對固定的體貌特征,這種體貌特征還被解釋為生物學上的一種退化現象,而這種“退化現象”是龍勃羅梭在一次解剖過程中偶然發現的。
1870年12月,龍勃羅梭在意大利帕維亞監獄解剖了著名土匪頭目維萊拉尸體的頭骨,發現其頭顱枕骨部位有一個明顯的凹陷,其形態如同低等動物。龍勃羅梭認為擁有這種特征的犯人,會像原始野蠻人一樣充滿獸性,屬于一種“返祖現象”。
由此龍勃羅梭開啟了對犯罪者與犯罪真相的研究。
“天生犯罪人”是一種返祖現象
后人認為龍勃羅梭在犯罪學領域最重大貢獻,就是提出了著名的“天生犯罪人論”。雖然“天生犯罪人”一詞是后來由菲利提出的,并非龍勃羅梭的原創。
龍勃羅梭的“天生犯罪人論”,建立在大量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受過系統醫學教育的龍勃羅梭,通過對士兵、精神病人、罪犯等人的面相、顱相學觀察,身體指標測量,尸體解剖等方法,發現多數罪犯與普通人不僅在性情方面有差異,在身體解剖特征上也有明顯差異。
在解剖了383名意大利犯人的顱骨之后,龍勃羅梭發現有210名犯人都有“返祖現象”的生理特征,其中43%的犯人有5種或更多的異常特征。因此,龍勃羅梭認為有5種或更多“返祖現象”生理特征的犯人,可以表明他是一個“天生犯罪人”。
當然龍勃羅梭并不認為擁有這種體貌特征就一定會犯罪,隨著他后期對遺傳學外其他犯罪原因的認識、學習,“天生犯罪人”在他書中的占比也越來越低,在《犯罪人論》第五版中,“天生犯罪人”的比例為40%,在《犯罪及其原因和矯治》一書中,龍勃羅梭將“天生犯罪人”在罪犯中的比例降為33%。
“天生犯罪人”的外貌特征包括:顎部異常發達,下巴向上突起;有犬齒窩,這個部位的肌肉向狗一樣發達;臉頰上有肉褶皺(像一些哺乳動物的頰囊那樣);頭骨及臉左右不對稱等。
“天生犯罪人” 群像
龍勃羅梭對“天生犯罪人”的特征描述,并不僅僅針對外貌,還包括其他4個方面。
感覺和功能特征:“天生犯罪人”通常觸覺遲鈍,痛感和觸感比正常人低。48%的“天生犯罪人”有明顯磁感。“天生犯罪人”的視力比一般普通人更敏銳,但聽覺、嗅覺、味覺卻低于平均水平。
情感特征:“天生犯罪人”對家庭和社會情感較少,且有極強的虛榮心、沖動性、復仇心和放蕩性。
心理特征:“天生犯罪人”完全缺乏自責感,甚至喜歡夸耀自己的墮落行為。
道德感:“天生犯罪人”永遠認識不到自己的犯罪行為是不道德的。
龍勃羅梭的《犯罪人論》自出版后,就在學術界引起爭論,尤其是對外貌特征的研究,極容易引起社會歧視,被很多學者批判。至于龍勃羅梭發現的“天生犯罪人”是否存在,答案也許是YES。
犯罪基因確實存在,但人確實不可貌相
在2010年的《行為神經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上詳細報道了一個殺人犯案例。研究者們用形態學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殺人犯的大腦結構,發現殺人犯攜帶MAOA-L基因。
MAOA又叫單胺類氧化酶A,能夠降解5-羥色胺、多巴胺等能使人感到快樂的神經遞質,在它的作用下,可能導致許多精神障礙疾病和行為異常。
但用有這種基因并不代表100%會去殺人,精神病學家苔莉•莫菲特的研究小組發現,攜帶MAOA-L基因的個體只有在受到刺激后,才會表現出反社會性問題,如憤怒、疼痛、疲勞或疾病等內源性刺激,或受虐、貧窮、自然災害或藥物等外源性刺激后,更容易發生攻擊行為。
殺人犯除了攜帶MAOA-L基因,前額葉位置灰質體密度也比常人低。
左腦前額葉位置(以紅色顯示)
大腦前額葉皮質的主要功能是認知、抑制沖動、表達、決策、自我調節。所以前額葉皮質發達的人,更擅長控制自己的情緒、言行,也會有更強的決策力、判斷力,更擅長適應復雜的環境。
那些人天生的前額葉皮質“發育不健全”,則更容易患雙相情感障礙等精神疾病,做出不得體舉動,甚至犯罪。
但前額葉皮質除了先天差異,后天的環境因素也會導致其發生變化,如長時間酗酒、吸食大麻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前額葉皮質區功能異常,使人變得脾氣暴躁。
除了前額葉皮質,杏仁體受損也會增加人的攻擊性和犯罪可能性。
杏仁體在人腦中的位置
杏仁體是情緒學習和記憶的重要結構,特別是恐懼記憶。有一項研對患有杏仁核受損的患者進行了測試:給他們講一個暴力故事,并搭配血腥的圖片。事后從他們對故事的復述中得出,相比普通人,杏仁核受損患者對故事的回憶較少。
杏仁核受損會讓人喪失恐懼感,也無法感知他人的情緒,無法產生“共情”,變得“冷漠”。人群中有一部分患有遺傳性雙側杏仁體病變,他們的具體表現就是比一般人膽子大。 通過遺傳學、解剖學的發現,我們不難看出,先天因素確實會使某些個體更容易犯罪,但環境因素會對個體犯罪起到加速或抑制的作用。就像 神經犯罪學專家阿德里安·雷恩曾說的那句話:基因給犯罪上膛,環境扣下扳機。
就像關押了11年,接受了400小時心理治療的趙斗淳,始終沒覺得自己犯了罪,且毫無愧疚感,甚至常說:
“我喝醉了,什么都不記得了。”
“我出獄后,要去看看那個女孩。”
電影《素媛》片段
對于這種人,壹讀君真心也覺得放回社會太危險,不如留在監獄做研究。
參考資料:
切薩雷·龍勃羅梭, 黃風. 《犯罪人論》[J]. 刑事法評論, 2011(2):2-2.
徐愛國. 解讀龍勃羅梭的犯罪人論[J].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06(02):54-60.
徐致遠. 相術:是科學還是迷信——從意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的著作《犯罪人論》入手[J]. 消費導刊, 2008(2):181-181.
孟慶華. 龍勃羅梭天生犯罪人理論的評價與借鑒[C]// 中國犯罪學年會論文集(2010年度). 2010.
夏吉先. 犯罪源流規律論[J]. 寧夏社會科學, 1989(6):96-100.
https://www.guokr.com/article/69685/
劉少將, 石玉秀, 韓芳. MAOA基因多態性與攻擊行為(綜述)[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7(7).
https://m.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26663363&memberNo=44005401&vType=VERTICAL
關鍵詞: 2012年娜英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