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截屏
日前,一則“趙忠祥生前90萬畫作,死后698元賤賣無人要,坑慘無數(shù)投資者”的網(wǎng)文在社交媒體上傳播。趙忠祥的書畫作品到底價值多少?書畫買家真的被坑了嗎?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拍賣市場:最高曾賣過77萬元
趙忠祥生前畫作是否賣出過90萬元的高價呢?
2016年7月16日,香港榮盛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辦的2016年春季拍賣會上,趙忠祥的畫作《五驢圖》估價港幣80萬到160萬,最終成交價89.6萬元港幣,約合人民幣77萬元。這是迄今為止的公開報道中,趙忠祥作品拍賣價格最高的一次。而同年11月29日在“北京煒嘉”拍賣的一幅估價為1000元的趙忠祥《五驢圖》(鏡片)卻流拍了。
至于趙忠祥那77萬元的《五驢圖》是否真的具有那樣高的市場價值和藝術價值,行業(yè)人士并沒有做出任何評論,但北青報記者發(fā)現(xiàn),同一年,北京嘉德拍賣的以畫驢著稱的國畫大師黃胄的一幅1984年作立軸《五驢圖》,成交價格是23萬元人民幣,而這位畫驢大師所有“五驢圖”題材中最高成交價可達126.50萬元人民幣。
實際上,北青報記者在雅昌藝術網(wǎng)以及國內(nèi)權威性美術網(wǎng)站查詢后發(fā)現(xiàn),除了《五驢圖》以外,趙忠祥書畫作品成交價20萬元到30萬元的一幅,是與范曾合作的;10萬元(含)到20萬元人民幣的4幅,其中一幅是與范曾合作;1萬元(含)到10萬元(不含)的21幅;5000元(含)到1000元(不含)共13幅;1000元(含)到5000元(不含)共41幅;1000元以下的11幅;流拍的132幅。
上述拍賣都是發(fā)生在2020年1月16日趙忠祥去世之前,去世后雅昌藝術網(wǎng)上未再有他的作品被公開拍賣的信息。
網(wǎng)購平臺:一折后3800元無人付款
北青報記者在某寶網(wǎng)站上搜索,發(fā)現(xiàn)了三款趙忠祥字畫作品,其中有一家名為“璟云畫苑”的賣家在網(wǎng)上以3800元的價格出售趙忠祥的《五驢圖》,平臺顯示庫存只有1件,目前0人付款。記者聯(lián)系上這位賣家,問及這幅畫的來源時,她稱是通過在某美術協(xié)會工作的朋友獲得的。當記者詢問價格能否再優(yōu)惠一些時,賣家說,“不能再低了,我已經(jīng)是按照原價38000元的1折在促銷了”。
北青報記者還從某寶網(wǎng)上注意到,有一家店鋪專賣趙忠祥生前寫的“福”字,標價688元,庫存顯示有17件。這位賣家稱,他作為中介,遇上客戶想要趙忠祥的字畫,并與之合影時,他會將客戶介紹給趙忠祥的“聯(lián)系人”。
“我這些‘福’字,就是我介紹的好些客人陸陸續(xù)續(xù)地又轉贈給我的,每次一兩幅,積攢在一起就多了。最近一次網(wǎng)上成交,還是去年趙老師在世的時候。”這位賣家說,“至于他的作品值不值錢,以后會否有升值的機會。你喜歡、你了解就買,不了解就別買。”
業(yè)內(nèi)人士:不要追逐名人效應收藏
由于疫情影響以及拍賣市場本身的滯后性,無法確定趙忠祥的去世對其書畫作品在拍賣市場的直接影響,因此目前無法證明所謂“坑慘投資者”之說。但趙忠祥書畫作品引起的風波仍能引起公眾的思索。很多專家學者以及藝術領域從業(yè)人員也看到了其中的隱患。
對于趙忠祥生前書畫作品本身的藝術水準和市場拍賣價格,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院長王文英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是典型的名人效應下的書畫作品價格的水漲船高,現(xiàn)在收藏界很多人是拿藝術品當資本來操作,而社會大眾對藝術的認知差別又太大,加上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藝術水準與市場價格相對應的考評機制,所以才會亂象叢生。民眾想要書畫作品物有所值,就得提高自身藝術認知水平,不盲從社會名人效應,要懂得藝術鑒賞。
也有專家認為,那些在網(wǎng)購平臺上銷售的趙忠祥書畫作品或許本就是應酬而作,價值不高,購買者的目的有的也不是為了價值投資或者藝術收藏,純粹是為了追逐趙忠祥的名人效應,所以也談不上坑慘投資者,但對于投機者來說,倒是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