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5000名學生在操場齊跳川劇課間操,有的學生還穿上戲服在前排領操,場面十分壯觀。學校藝術中心主任申君華表示,這套簡易川劇版課間操是學校和非遺中心共同創編的,她說:“我們的下一代不能忘了這個藝術瑰寶,希望能通過課間操在學生心中播下傳承的種子,將川劇發揚。”
5000學生穿戲服跳川劇操變臉
《川劇操》集川劇音樂、身段、表演于一體,結合廣播體操的基本要求,約6分鐘,8套動作。在“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的試點過程中,全校師生同時進行練習并表演,成為具有地方特色課間操的一大亮點。川劇已經有近300年的歷史,有過無盡的榮耀和輝煌。據《綿陽簡史》記載,清乾隆至道光年代,是川劇在綿陽興起與成長階段。那時,綿陽各會館和各地廟會都要演川劇,綿陽各地普遍建有戲臺,這種專門唱川戲的戲臺在當時被稱為“樂樓”。
綿陽市城區的泗王廟、西山觀、碧水寺歷史上曾建有上演川戲的“樂樓”,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芳蹤難覓,沒有一座存留下來,不過在城外的游仙區東宣鄉、江油青林口、三臺縣郪江等地卻還能尋覓到清康熙年間前后修建的一些“樂樓”。據史料記載,當時川劇是綿陽人的主流娛樂消遣形式,每年的二月初,綿陽各地廟會都要演出川劇,綿陽人扶老攜幼前往“樂樓”看唱川戲,看戲人如潮。
乾隆年間,綿州燈影戲興起,綿陽劉家河的趙鏡海創建了“蘇燈影戲班”,至道光時又名“天順班”,這在趙氏家族中延續了七代、200多年。乾隆年間,綿州還出了兩位戲曲名藝人:于升元和王升官,二人曾隨四川著名表演藝術家魏長生進京獻藝,轟動京城。如今,在綿陽鐵牛廣場社區、三臺樂加鄉、江油重華鄉等地仍活躍著一批民間川劇演唱團隊。
清末,傅樵村在《成都通覽》中說:成都人好看戲,雖忍饑受寒亦不去,曬烈日中亦自甘??磻虺闪水敃r人們的主要文娛活動,為了看一場戲,可以跑上幾十里路,站上幾個時辰,鄉村農民更不放過看戲的機會,一且有戲班來演出,方圓幾十里的人都爭相前來觀看,戲散后打著火把三五成群走回去,邊走還要邊談戲。
“活脫脫一副面孔,熱辣辣一絲震顫,天府之國,四川變臉,疾如風快如電!”如果京劇的精華是臉譜,那么川劇的精華就是“變”,變得豐富多彩,吸人眼球。變臉總共分為三種,一種是“抹臉”,一種是“吹臉”,還有一種是“扯臉”,前兩者手法和難度都相對簡單,是初學者的基本功,“扯臉”才是行家名角的看家本領。因為吹臉只需要在合適的情景下,趁機吹一下擺放在舞臺上的粉末盒子就能瞬間變臉成功,“抹臉”也只是需要在特定的部位涂抹上油彩,運用色彩之間的變化達到變臉的效果。
“扯臉”說起來才是真正的技藝所在,據爆料,看似一張臉譜,其實內里暗藏玄機,用一層層的絲綢繪成臉譜,再用極細的絲線一端系在臉譜上,一端系在表演者的腰帶上,在假動作的掩護下再一張張的撕扯下來,達到變臉的效果!
關鍵詞: 5000名學生穿戲服跳川劇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