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調查
隨著人們對手機依賴性的增強,“電量焦慮癥”也越來越普遍。現在,不少人看到手機屏幕右上角的“電池”變紅后,就會變得焦慮,開始瘋狂尋找“救命稻草”——共享充電寶。
正是看到這種需求,共享充電寶以低價進入市場,并迅速收獲了一大批用戶。然而,當消費者養成使用習慣后,其使用價格卻悄然上漲了,從最初每小時1元漲到4元,24小時封頂價從20元漲到40元……不少消費者直呼“用不起”。
共享充電寶租借費上漲,消費者是否能接受?漲價背后又反映出怎樣的經濟規律?帶著這樣的疑問,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展開了調查。
走訪
價格普遍上漲部分消費者自購充電寶
3月9日中午11點過,成都春熙路某商場內,張女士正在掃碼租借共享充電寶。“一般不會隨身攜帶充電寶,手機電量不足了,就租借一個。”她說,作為共享充電寶的忠實用戶,她很早就發現租借費用上漲了,“最初每小時費用是1元,現在漲到了三四元,我用過最貴的是6元/小時,確實有點貴了。”
張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她3月8日兩次租借共享充電寶的經歷。當日中午吃飯時,她以4元/小時的價格租借了一個共享充電寶;下午去醫院看病時,又花6元錢租借了一個。她說,“租借了2次共享充電寶,都沒把手機電充滿。”
市民楊女士也發現共享充電寶租借費漲價了。9日中午1點過,成都市二醫院門口,她正在用自帶的充電寶給手機充電。
“以前我幾乎每天都要租借共享充電寶,就是因為漲價了,才自己買了一個。”楊女士說,“漲價后,每小時租借費少則三四元,多的要五六元,我平均每天租借共享充電寶就要花6-10元,一旦忘記還,花的錢就更多了。而我手中的這個充電寶,才買成50元。”
調查
同一品牌在不同場所計費標準不同
3月9日,記者走訪成都春熙路附近的商場、臨街店鋪和醫院發現,成都市面上的共享充電寶品牌主要有街電、怪獸充電、小電和美團,每小時的租借費多為三四元,24小時封頂價從20元到40元不等。在共享充電寶剛進入市場時,租借費為1元/小時,漲價為普遍現象。
記者還發現,每個品牌在不同場所的計費標準也不同。以怪獸充電為例,在成都伊藤洋華堂內的租借費為4元/小時、28元/24小時;在成都群光廣場的價格為3元/小時、30元/24小時。張女士的繳費記錄顯示,在成都來福士廣場,怪獸充電24小時封頂價高達40元。
這一點也得到了怪獸充電客服的證實。其客服稱,在不同場所,共享充電寶的計費標準也會不同,價格由公司和商場共同商議決定。
在成都市二醫院附近一店鋪門口,街電的租借費為3元/小時,30元/24小時。
觀察
共享產品多會經歷漲價階段消費者邊吐槽邊使用
以低價占領市場后突然漲價,似乎是共享產品發展的普遍規律。以共享單車為例,起步價從最初的1元提高到1.5元,現在騎一次往往要花費兩三元。有網友吐槽“比坐公交車還貴”。
然而,共享產品價格不斷上漲,許多消費者仍在繼續使用。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經常忘記給充電寶充電,而且隨身攜帶很重,出門在外手機沒電了,就只能租借共享充電寶。“以后會盡量選擇便宜的,但再貴也會用,沒辦法。”她說。
楊女士雖然買了充電寶,但仍會不時使用共享充電寶。“我經常遺失充電寶,已經不知道買了幾個了。”她說,“現在吃飯、坐地鐵都要用手機支付,如果電量低于10%,可能連家都回不去了,這時候就必須租借充電寶。”不過她也表示,如果價格漲得太離譜,共享充電寶可能還是會被年輕消費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