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價值觀單一、短視頻流行,創作者口碑之外還要考慮收視
制片人小野認為,國產電視劇之所以呈現出今天的形態,跟觀眾有著很大的關系。
她以諜戰劇偶像化為例,之前的諜戰劇《潛伏》《黎明之前》《暗算》的觀眾以男性為主,但是《偽裝者》的大火開辟了諜戰偶像劇的品類,大量的女性觀眾也開始看諜戰劇,對于做劇的人來說,自然是希望受眾更廣,所以就出現了《麻雀》《隱秘而偉大》一系列的諜戰偶像劇。
至于電視劇的價值越來越單一,是因為現在的觀眾動不動就帶著“三觀”去看劇。比如2012年播出的電視劇《小姨多鶴》講述的是原配和第三者在時代的浪潮中,成為命運共同體,互相掙扎拉扯著度過一生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如果放在今天的話,無疑會具有很大的爭議性。
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在創作的時候會考慮會不會冒犯觀眾。比如之前寫歷史劇的時候,編劇只需要把歷史專家說服。以《大明王朝1566》為例,劇中“改稻為桑”是歷史上沒有的事情,所以該劇第一次送審的時候,沒有通過,后來劉和平花了五天時間說服了歷史學家。在《雍正王朝》中,為了讓故事更精彩,劉和平讓八爺多活了十年。但是如果放在現在,這些大膽的改編很有可能會被一些較真的觀眾認為是胡編亂造。
《軍師聯盟》的編劇常江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在創作歷史劇的時候,為了盡量做到不冒犯觀眾,會把人物的既定形象考慮進去。甚至會考慮當代觀眾的價值觀,比如把司馬懿塑造成一個怕老婆的人,讓張春華成為一個富有現代女權思想的大女人。
針對廣受觀眾詬病的現在的劇動不動就撒糖、賣腐的問題,制片人小野認為是短視頻的流行,導致觀眾沒有耐心看全劇,只看cut導致的。“今天我要做一部甜寵劇,在短視頻上宣發,按照正常邏輯,前兩集兩個人都沒怎么樣,怎么能有甜呢,觀眾沒時間去看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第二集就關掉了,這個戲我就賠了,沒辦法,只能第二集就放工業糖精,觀眾才進場。這是市場環境造成的。”
小野還表示,不一定好劇收視率就高,雖然今天的觀眾覺得《大明王朝1566》很好看,但是當時這部劇播出時候的收視卻很慘淡,“大多數的觀眾不愿意看這么厚重的歷史劇”,所以后來才有了《甄嬛傳》。現在也有很多的好劇,比如香港去年做了一部《嘆息橋》,品質也不錯,但是也只有很少的人去看。倒是一些短視頻平臺上的短劇,雖然狗血,但是數據流量很高。”
小野說,現在的觀眾之所以覺得以前的劇好看,一方面是因為大家有年代濾鏡,另一方面是過去四十年出了那么多部劇,大家記住的都是優秀的幾部。當下的電視劇里除了下里巴人之外,也會有陽春白雪,但是需要市場和觀眾再多給創作者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