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由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和SMG影視劇中心繼續推出“滬產經典電視劇展播”,經SMG版權資產中心精心修復后,《濟公》《楊乃武與小白菜》《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圍城》從7月25日起陸續在東方影視頻道推出。從8月12日起,《十六歲的花季》《奪子戰爭》將登陸新聞綜合頻道。日前,《奪子戰爭》導演梁山、主演朱茵和《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編劇趙化南、主演顧永菲與媒體見面,分享當年拍攝的臺前幕后以及收獲感悟。
據悉,在此次展播中,《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和《奪子戰爭》是首次經過修復后和觀眾見面,帶著觀眾夢回90年代。在拍完《孽債》之后,導演之一的梁山又執導《奪子戰爭》,同樣也是采用滬語拍攝。《奪子戰爭》以當年出國熱為背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講的是趙友亮扮演的京劇院琴師喬書銘是上海典型的上門女婿,經常被岳父、岳母及小舅子奚落嘲笑。但為人善良忠厚的他從不計較,因為他有自己的精神慰藉──兒子多多。沒想到,喬書銘的妻子俞雯打算和情夫定居美國,并計劃偷偷帶走多多,一場“奪子戰爭”就此打響。
這部劇當年熱播之時空前火爆,萬人空巷,導演梁山至今還記得自己下班騎車回家的路上,街邊的裁縫店、小賣部里都放著這部電視劇,很多來不及趕回家收看的觀眾,就站在街邊的店門口“蹭”劇。整部劇全程滬語對白,讓上海觀眾倍感親切,梁山表示:“我們用最生活化的語言來表演,這樣會讓觀眾覺得很真實。比如上海人遇到云南來的朋友,他們會講帶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話,云南人的普通話也會帶著當地的口音,而上海人之間、云南人之間,都會用自己的家鄉話,這是真實的。”
談及用上海話來演戲,主演朱茵對當年在片場發生的事記憶猶新,“片場里,工作人員都說上海話,所以我有些臺詞說的不地道,他們還幫我糾正。我記得說一句臺詞是‘我想你’,老師傅立刻過來說,上海人不說想,是說‘牽記’的。這些幫助還有很多很多。”
“90年代,很多電影導演都轉型開始拍電視劇,包括當時的上影廠也有電視劇部。”梁山說,“當時大家把電視劇當電影拍,十幾天拍一集,才磨出了一部部精品。”讓人至今念念不忘的,還有該劇結尾的字幕“敬請期待續集《多多歸來》”,被問及續集何時安排上的話題,導演梁山說:“當年的劇本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也許要等到現實中的多多真的回來了,才能重啟了。”
此次重新修復的《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當年也觀眾心中的精品,該劇主要講述了教授田豐的母親扭傷腳無人料理家務而必須找保姆,在找保姆的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妙趣橫生的故事。編劇趙化南透露,在創作《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之初,深入采訪了多位家政服務員,“家政服務員這個群體年齡跨度很大,小的只有20歲,大的五十多歲,她們來自五湖四海,各自都有自己的家鄉和故事,也折射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變化。”當這個夏天,該劇被高清技術修復后,再次搬上熒幕,趙化南在家里得到這個消息后,興奮地告訴家人,家里的家政服務員還問他,“原來這個劇是您寫的呀!”趙化南笑著對她說,“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請你們來幫忙已經很普遍了,相比起當年,你們更搶手。”(馬蓉玲/文)
關鍵詞: 滬產經典電視劇 奪子戰爭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 滬語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