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孫紅雷早前做過的采訪,我們有理由相信,《極限挑戰(zhàn)》的確給孫紅雷在角色的選擇上帶來了一些影響。
他說他早年的演藝生涯實在是太過嚴肅,而通過《極限挑戰(zhàn)》,他覺得自己可以變得輕松好玩一些,在這樣一個時代,與其做一個藝術家,不如做一個娛樂家。
他也多次提起,他曾在表演上遇到了瓶頸,后來發(fā)現(xiàn),是因為自己離生活太遠了,而《極限挑戰(zhàn)》讓他回到了生活當中。
當時的孫紅雷也許想做出一些改變,演一些有煙火氣息,偏都市偏輕喜劇的角色,去娛樂大眾,《好先生》和《帶著爸爸去留學》符合了他的標準。
但很明顯,這兩部劇的人設都崩了。孫紅雷可能沒有get到,觀眾喜歡的有生活氣息、能逗大家開心的他,是《半路夫妻》里的管軍,是《大工匠》里的楊老三,而不是自以為“男人至死是少年”又愛嬉皮笑臉的老男孩。把綜藝里籠絡觀眾的那套,放在戲劇里,顯然是不頂用的。
并且,那幾年正好是內(nèi)娛最為浮躁的時期,爛劇橫行。孫紅雷在《好先生》時期接受采訪時就說過,“現(xiàn)在這么浮躁,大家都不再做內(nèi)容了。現(xiàn)在的劇本營養(yǎng)非常低,營養(yǎng)不良。好的劇本少,爛劇本越來越多。” 《好先生》和《帶著爸爸去留學》也一樣,最大的問題在于劇本,導演、演員、制作班底再好,也無濟于事。
孫紅雷憑借各種角色火的那些年,每年找過來的影視項目有上百個,但他最多演兩三個。他說過,自己早就過了要拍戲增加知名度、賺錢的時期了。他一直強調(diào),自己對于劇其實很挑剔,不想一直重復自己,要拍就拍能夠突破自我、有所改變的作品。
只能說,在有了名有了利之后,孫紅雷想玩點新花樣,但是卻跑偏了,有他個人的原因,也有大環(huán)境的因素。
不執(zhí)著于突破改變,待在舒適區(qū)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孫紅雷“轉型”的失敗,并不意味著他能力不夠。《潛伏》就是很好的印證,里面的余則成隱忍深沉,絲毫沒有他往日角色的影子,的確讓人驚艷。
但這絕不只是孫紅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從劇本到拍攝再到其他演員整體的成功。而且,這樣一部淋漓盡致展現(xiàn)孫紅雷另一面的劇,多少年了,也就只有一部啊。
也許孫紅雷某天可以用一部優(yōu)秀的都市輕喜劇再次證明自己,但真的需要很好的劇本和導演去激發(fā)他,雕琢他,開發(fā)他未知的潛能,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就像孫儷和鄧超,功成名就后,想突破自我,登上另一座高峰,可至今都未能如愿。
所以,既然處在瓶頸期,或許待在舒適區(qū),是相對正確的選擇。
《掃黑風暴》里的這個角色對于孫紅雷來說,真的是得心應手,雖然多多少少重復了他之前的戲路,但觀眾就是買他的賬,相信他就算再演一部,觀眾仍舊看不膩。而且,就如前文所說,真不是哪個大叔年紀的演員都能演好的這種大佬類型的角色,孫紅雷真的可以說是首選了。
孫紅雷這次也算交上了好運。他其實拍完《帶著爸爸去留學》之后,就“迷途知返”,回歸到了《新世界》這樣的偏嚴肅題材劇。但這部劇因為注水、人設等問題被觀眾詬病,也沒能讓孫紅雷有所起色。
《掃黑風暴》雖說不是什么神作,但至少算得上是一部好劇。孫紅雷的表現(xiàn)能夠重回水準之上,也有劇集本身的功勞。
一方面,這部劇情節(jié)緊湊,有懸念、有邏輯、有深意,尊重觀眾,所以觀眾看得進去,那自然就能感受到孫紅雷在其中的演技。
另一方面,這部劇其他的演員——劉奕君、寧理、王志飛、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配角——演得也都很好,很有戲劇張力,好的演員是可以相互刺激,相得益彰的,孫紅雷的出色表現(xiàn),也離不開這些演員的加持。
一直以來,孫紅雷都明白,要拍出一部好劇,非常不容易。他曾說過:“質(zhì)量不是你要求它,或者你努力就可以得來的,他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質(zhì)量不是很高,這是很正常的,成功是需要團隊的。”
這次,或許稱得上是他口中的“天時地利人和”。希望之后,孫紅雷能夠一直保持水準,更希望他能夠再次等來突破自我的那一天。(姜佳敏/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