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面頻道播二輪劇,衛視開始“先網后臺”,電視劇播出平臺嚴重受限
播出方式層面,李立國直言,原來“八大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上海衛視、北京衛視,天津衛視、山東衛視、安徽衛視,每年差不多能夠消化一百五六十部劇,撐起了電視劇的半邊天,再加上“云貴川冀遼”每年播點抗戰劇,整體加起來就能夠消化掉兩百多部劇。但如今大部分地方頻道都在播二輪劇,“湘江浙滬京”五個衛視中,其中也有兩個衛視開始播網絡平臺播完的劇,比如北京衛視就播出了“先網后臺”的《破冰行動》,而且這種播出模式似乎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其他幾大衛視感覺堅守不了多久了。
“從前有一段時間,一年三百多部劇,有三分之一是抗戰劇,為什么這么多呢,因為那時候全國有將近30多個地面頻道可以消化,地面頻道一集可以給四五十萬,那40集的電視劇就可以拿到2000萬,他們一千多萬拍一部戲,地面頻道就能發2000萬,所以這類題材有存活的機會。”制片人謝曉虎說。“如今地面頻道死亡,衛視也死了80%,這類沒有流量明星,不是大IP的類型劇,也沒有了播出的渠道,所以就少了很多,這也是電視劇備案數下降的一大原因。”
3、視頻平臺自制劇異軍突起占據半邊天,制作公司淪為“承制方”
第三則是制作公司發生變化。
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有3302家影視公司關停,2019年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而2020年更嚴峻,從年初到3月份,就有2372家影視公司關停。
而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原來電視劇制作公司有一萬多家,如今變成了八千多家,“首都制作行業協會從前有三百多家會員,如今只剩下一百多家,很多人都去參加視頻網站的招投標會去了。”
這背后有疫情、影視寒冬等客觀環境的影響,但最大的原因則是視頻網站的突起。
“原來網站播出的劇集,大多都是已經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但因為某種原因未能播出的‘積壓劇’,但現在視頻網站經過四五年的發展,有了自己的影視工作室,每年自制劇加上分賬劇有近百部,不僅沒有消化電視劇,還形成了自己的網劇,除非自己不夠播了,才會買點其他影視制作公司的劇。”業內人士肖克說,“這就導致很多影視公司不再自行制作劇集,拿到一個項目之后,先是問視頻平臺能不能自制或定制,而視頻平臺為了保證自己的播出,一定會以網劇形式備案,不說全部,起碼有80%是這樣。”
再加上近些年電視市場環境的變化多端,前兩年好些電視劇經歷緊急撤檔、無限期延播或者腰斬,越來越多的制作公司不愿意承擔市場帶給電視劇的風險,從而選擇以網劇的形式備案。
雖然隨著網劇越來越精品化,不少網劇在視頻平臺獲得不錯反響之后,也會再進行電視劇備案,從而獲得上星機會,但不得不說,在題材種類縮減、播出平臺發生巨大變化,以及制作公司數量銳減三方面的相互影響之下,肉眼可見地,電視劇備案數連年下滑,而網劇成倍增加,電視臺往日老大哥的威風一去不復返。
“電視臺與網劇的地位轉變,有一條清晰的路徑,一開始是電視臺買什么,視頻平臺買什么;再是大演員拍什么視頻網站買什么;最后是電影制作團隊、大導演拍什么,視頻網站買什么。在這個階段,電視臺還是主導位置。”肖克說,“后來隨著IP、流量明星的崛起,變成了流量明星拍什么,視頻網站買什么,到如今變成了視頻平臺拍什么,就播什么。”
電視臺的沒落似乎不可避免,不過隨著電視劇和網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李立國和肖克都認為,總有一天兩者會合二為一。(莊自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