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養成類節目”把綜藝競爭一度帶進難以跳脫的泥坑里。現在“泥坑”沒有了,失控的綜藝制作,有望能再次回到正軌上來。
隨著國家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發布,以后各平臺的“偶像養成類節目”不得播出,同時不能再播出的,還有明星子女參加的綜藝娛樂及真人秀節目。
明星子女過多地參加綜藝真人秀,的確對少年兒童的成長有不良影響,那么“偶像養成類節目”被停,會獲得公眾支持嗎?從社交媒體的反應來看,大多數網友對此持贊同態度。從散發著青春氣息、令人眼前一亮的綜藝形式,發展到今天被明令禁止,偶像選秀節目何以到了這個地步?
在廣電總局《通知》發出的幾天前,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便宣布了“取消未來幾年偶像選秀節目”,作為《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等知名偶像選秀節目的出品方,愛奇藝這一做法被認為具有風向標作用,當時還有人猜測,其他平臺會不會跟進,現在看來,各大衛視、網絡平臺是否響應已經不重要了,偶像選秀節目徹底退出娛樂舞臺已成定局。
這次《通知》提出的八項要求,其中有一些是老問題,比如明星片酬畸高、唯流量論、抵制違法失德明星等,之所以“不得播出偶像養成類節目”成為最引人關注的一個點,在于它雷厲風行地到達了執行層面——相比于控制明星片酬、反對唯流量論、管理違法失德藝人需要更嚴密的規則與標準,也需要復雜的參照對比體系,“不得播出”這4個字簡單直接、一目了然,不存在“陰陽合同”等幕后操作手段,不受其他因素影響,這直接斷掉了平臺繼續制作此類綜藝的念頭。
綜藝節目類型風格多種多樣,《通知》僅對“偶像養成類節目”下達了“封殺令”,客觀上也表明,此類節目已成為制造各種娛樂亂象的“風暴中心”。回顧過去幾年娛樂圈存在的“飯圈文化”“場外打投”“粉絲互撕”“誘導消費”等不良現象,“偶像養成類節目”雖然不是源頭,卻將上述種種亂象演繹到了極致。從傳出這類節目要被嚴控,到被“封殺”,輿論的反應也證實,多數觀眾與網民,已經失去了對這類節目的興趣,同時,對這類節目帶來的干擾,也達到了忍耐的極限。
“偶像養成類節目”之所以令人反感,其關鍵的點在于“養成”二字。“偶像養成”這一發源自日韓娛樂產業的商業模式,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沒有糾正其存在的弄虛作假、洗腦教育等缺陷,反而在某些方面有無所不用其極之勢。這類節目播出前后,通常會通過數據造假與商業炒作的方式,給娛樂圈與社交媒體造成很強的“污染”,也帶動其他娛樂產品產生了效仿思維,給人留下娛樂圈“烏煙瘴氣”的印象。如果這類節目的消失,能換來綜藝節目回歸正常,乃至于娛樂圈回歸“作品至上”的價值理念,也算得上“斷臂求生”。
“偶像養成類節目”的天生缺陷,使得其制造出來的“偶像”,是蒼白無力的,一是缺乏健康的公眾形象,二是沒有創作的實力支撐。這類偶像“出道”之后,通常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被平臺與渠道充分利用,壓榨出全部商業價值,然后再用新一輪的選秀,進行“產品迭代”。也就是說,平臺選出來的“偶像”,也是被他們物化的對象,唯一的用途就是將其變成盈利工具。以“偶像養成”為節目要素的綜藝選秀,因此都存在內容“空心化”的狀況。
有人擔心“不得播出偶像養成類節目”會不會造成綜藝蕭條的后果,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偶像養成類節目”固然名聲在外,但這一類型在龐大的綜藝節目內容制作體量中占比并不算高,幾大平臺每年公布的綜藝節目制作名單,通常多達二三十個,沒了“偶像養成類節目”,平臺依然能夠為觀眾提供大量其他類型風格的綜藝,來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
“偶像養成類節目”停播之后,綜藝節目會再一次進入“黃昏”嗎?這要從17年前的《超級女聲》說起。2004年,首屆《超級女聲》的舉辦,不但讓選秀這一娛樂形式穩固地扎根于人心,也全面刷新了舊的綜藝形態,一些諸如“復活”“場外投票”等設計,至今仍被不少綜藝節目沿用。
2006年,《超級女聲》舉辦完第三屆之后被叫停,理由主要集中于“助長追星陋習”“選手負面新聞不斷”“淪為牟利工具”。當時,就有“選秀節目進入黃昏”的說法,但在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2019年的《青春有你》等再度成為現象級節目時,選秀節目似乎又進入耀眼的“正午時刻”。
從2004年-2021年,17年間,對比兩次選秀節目的走紅,會發現一些表面的變化和內在恒定的規律。“超女時代”,主陣地是電視平臺,主打的是草根概念,選拔的是個人偶像,誕生了李宇春、張靚穎等實力歌手。而近幾年的選秀,主陣地是網絡平臺,走的是流量路線,選拔的團體偶像,催生出蔡徐坤、李汶翰等有爭議的藝人。由電視轉戰網絡,平臺的挪移給偶像選秀帶來了巨大的生機,但因為核心的利益訴求沒有變化,導致網絡偶像選秀綜藝的“垮塌”,尤其是“飯圈”“出道”“成團”“打投”“C位”“應援”等令人眼花繚亂術語的出現,加快了新一輪選秀的“速朽”。
選秀的本質,應該是選出有實力的藝人,用優秀的作品來證實自己的價值,早期選秀,如《超級女聲》《快樂男生》《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等節目推出了不少有實力的選手,正因如此,選秀節目才在“第一次黃昏”的說法產生之后,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但近年的選秀,極度缺乏優質選手,往往成團出道之日,也是被遺忘的開始。“飯圈文化”取代“粉絲文化”,導致非理性追星形成燎原之勢,“割韭菜與心甘情愿被割韭菜”,形成了選秀明星背后的平臺與受眾之間的畸形關系。
選秀形式自進入綜藝娛樂形態以來,人為操控一直都是公開的秘密,打著“公平透明”旗號的規則設定,以及對既定規則的隨意修改,主要的訴求就是挑動受眾的消費情緒,使其消費欲望不斷高漲,直到發生“倒牛奶打投”等觸及公眾底線的事件發生時,無法克制與約束自身的偶像選秀,親手把自己送進了自己挖的坑。
從文化層面看,早期的選秀雖有運作上的出格,但沒有擺脫大眾流行文化的范疇,節目在價值觀方面仍有積極能量,對大眾心理有一定的迎合與滿足;但近年的選秀,把主要的利益訴求建立在“飯圈”的基礎上,讓“飯圈”這一屬于青少年亞文化的奇葩站在了中心位置。失去了大眾流行文化的容納,選秀走上絕路是必然。
當下綜藝生態面臨諸多問題,比如抄襲、同質化、價值觀混亂等,另外“飯圈文化”早已溢出選秀節目,滲透到整個綜藝形態中,也出現了一些諸如綜藝主持人接受粉絲送禮等不良現象。“偶像養成類節目”的停掉或者說倒掉,也是給綜藝生態提了個醒:未來幾年,平臺與渠道只有真正重新找回綜藝節目的價值與意義,才會使這一娛樂形式的生命力得以保存。
和其他娛樂產品一樣,通過良性的競爭,才會誕生優質的綜藝。“偶像養成類節目”把綜藝競爭一度帶進難以跳脫的泥坑里。現在“泥坑”沒有了,失控的綜藝制作,有望能再次回到正軌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