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張翰、徐璐主演的《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沒有賣給主流視頻網站,選擇自己制作APP播出。
下半年,電視劇《奪金》也選擇了同一條道路。
據悉,兩部作品制作成本都過了億,而單集3元的付費播出模式并不被看好,也很難回本。
那為何兩部如此大投資的劇作,寧愿冒著巨額虧損的風險也不賣給視頻平臺呢?
這背后到底是《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的制片人所說的視頻平臺壟斷市場,聯手壓價的問題,還是劇作本身的失敗?
接連兩部大劇在自平臺播出
制片人自爆背后原因
繼張翰、徐璐主演的《若你安好便是晴天》不賣給主流視頻網站,而是選擇在某APP上獨家付費播出后,由鄭凱、張豆豆主演的《奪金》也選擇了同樣的播出方式。
為何接連兩部大劇放棄在主流視頻網站播出的機會,選擇自謀生路呢?也許前者的原因從《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的制片人楊利的采訪中可窺一斑。
楊利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傾注了她三年心血,投資超一億元,她曾先后與愛優(yōu)騰三家視頻網站洽談播出事宜,但三家只愿意聯合采買,且給出了極低的價格,每家20萬一集,而楊利自己的報價是200萬一集。
價格差別過大,楊利無法接受,不得已只好在某APP上以單片付費的形式播放自己的劇,定價3元一集,6元3集,打包價45元。
電視劇《奪金》的制片人雖然沒有站出來說什么,但業(yè)內人士燦燦對搜狐娛樂透露,《奪金》遇到了跟楊利相似的問題,“原本可能打算一兩百萬一集賣給視頻網站,結果視頻網站一集只愿意出幾萬,38集的作品才賣兩百來萬,他們丟不起這個人,還不如自己播”。
《奪金》在APP上的售價跟《若你安好便是晴天》類似,前三集免費,后面集數開始付費觀劇,全集打包價40元人民幣。
這樣的定價對于一部投資過億的電視劇來說,也許算合理,但對于大多數觀眾來說,他們并不能接受這樣的價格,不少人覺得片方割韭菜。
其實很多人的擔心是多余的,因為這個韭菜片方未必能夠割得去,試想一下,一部在主流視頻平臺播出的熱播劇,大結局開啟超前點播,都未必有多少人去看,更何況在一個大家不熟悉的平臺播出的作品。
顯然片方也深知這個道理,楊利曾就對媒體坦言,回本已無望,但她就是想大聲呼號——三大平臺壟斷,擠壓中小影視公司生存空間,平臺自制劇當道,版權劇已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