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白色上面再加一點兒白,
就像晶瑩的雪山走過一只巖羊。
我喜歡綠色上面再加一點兒綠,
仿佛翡翠的松林落下一只鸚鵡。
這樣浪漫的意象,來自藏族傳統民歌的歌詞,
也是《丁真的自然筆記》第五集的尾聲。
這個少年好像就是有種魔力,
可以成為現代與古文化溝通的媒介,
將他眼里的世界和自然透過屏幕呈現給關注他的人。
他是這個世界的體驗者。
在草原騎馬放牧是一種快樂,
交換去到城市讀書也是一種生活;
與不會講漢語的老師一起畫唐卡是一種經歷,
在西湖邊和薇婭一起填色畫畫也是一種體驗;
會穿著傳統服飾一起表演藏戲祈福,
也會轉眼來到北京妝扮成瀟灑武生;
坐井觀天的青蛙看不到外界的遼闊也能開心,
每個生命都知道該如何變得幸福,如同時間長河中的自己。
萬物在感受世界的時間中一點點消逝,
生活即使攀登到了頂點,也不會變得不同,
走過了大江南北,家鄉依然是永遠的牽掛。
他的這些生活哲理,并非來自于謹慎復雜的思索,
而是與生俱來的態度與傳承襲得的敬畏。
就像他告訴大家這個影響力是世界借給他的一樣,
我們這些旁觀者也在試圖從他們身上尋得自由。
他們是尊重生命萬物的,
系上了哈達,這顆與自己同齡的樹就會無人砍伐,
石頭搭建的時間之塔或許比生命要留存更久,
攀登的過程是一起到雪山做客,
這片土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馬,它們也是演職人員的一部分。
他們懂得知足,
每個孩童的夢想,不過是到北京看天安門,
或是在平坦的地上打籃球。
(村里的籃球場)
幸福的地方近在眼前,沒有必要想太遠,
能守護好眼前的一切也同樣珍貴。
只要站在天地之間,他們就是自由的,
唱自己的故事,也把故事分享給別人,
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浪漫。
或許有人會希望他能走出來看看世界,
但遼闊的草原上他其實一直都在學習名為自然的書,
去品味四季和萬物。
雖然不懂得“高雅”的樂理知識,
但草原上的每個人都能聽懂聲音的情緒。
城市來的人總帶著探知欲,想在這片土地上這里尋得答案,
但生命的的軌跡本該去自由體驗,沒有標桿。
火了的丁真,
更像是在代替所有人游走在城市與草原之間,共通文化,體驗人生,
于來生化作一只飛鳥,去看盡世界。
這是丁真的態度,
是屬于理塘的故事,
也是每一個人心中純凈的烏托邦。
最后一句
希望你也能學會這樣的浪漫,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