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45歲的陳坤在采訪中說,希望影視圈多給中年男演員機會,引起輿論嘩然。作為娛樂圈“四大中生”之一,他的資源不算差,此番叫苦,不可避免招了黑。
這出鬧劇,讓人想起同樣是45歲的中年男演員富大龍來,還有他說的那句話:「我一直希望自己不要太紅,千萬不要太紅,一直有角色可以演,有工作可以干,就可以了。」
從他的故事中,我們發現,一個演員不想紅,并不一定代表知足和佛系,也可以是一種更大的野心。
2007年10月27日,蘇州的夜晚,金雞獎頒獎典禮,群星匯聚。
頒到影帝,開獎嘉賓夏雨偏過頭,問舒淇:“你猜今天得獎的是誰呢?”
舒淇笑而不語。
分鏡頭立刻對準了到場的四個提名者:劉佩琦、陳坤、富大龍和劉松仁。
臺下的女粉絲大喊陳坤的名字,分貝極高。
富大龍好奇地扭頭去看,咧嘴憨笑。
女生又以極高的分貝喊了聲“一定是陳坤!”
陳坤和富大龍,同樣出生于1976年2月,是北京電影學院隔一屆的師兄弟。
前者是紅透半邊天的偶像小生,出演文藝愛情片《云水謠》,意在沖獎。
后者是灰頭土臉的“農民專業戶”,畢業十年,配角比主角演得多。
兩個月前,兩人已經同獲華表獎優秀男演員。
三十而立,這個更具分量的金雞影帝,于誰都是圓滿,都是一步重要的臺階。
最后這個獎,花落富大龍手中。
他走上臺,目光堅定,說道:
「我要謝兩個人,第一個人,愛我的人,你們讓我找到了活著的意義;第二個人,是所有給過我痛苦磨難,未來也將給我更多挫折的人,你們才是我真正的老師,你們讓我懂得,人就像一塊寶石,越是磨礪,越是精致,越是價值連城。」
富大龍領獎回家,家人沒給他開慶功會,反而告訴他,戒驕戒躁。
獎杯,被他塞進了玄關柜的最里面。
助富大龍得獎的,是電影《天狗》。這部電影上映于2006年。
在當年的電影市場上,“大片”是當仁不讓的關鍵詞,大導演,大明星,紛紛投身。
同年上映的,有張藝謀導演,周杰倫鞏俐主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馮小剛導演,章子怡葛優主演的《夜宴》,還有黃建新監制,劉德華范冰冰主演的《墨攻》。
小成本的《天狗》,夾在中間,就像富大龍夾在這一眾大明星之間,要多不起眼,有多不起眼。
票房也少得可憐,“大片們”均斬獲過億,《天狗》僅收600多萬。
然而,這部片子橫掃各大頒獎典禮,獎項提名拿到手軟。
在觀眾層面,豆瓣評分8.7,成為當年評分最高的電影,在華語影史重重著墨。
《天狗》這部電影,與富大龍其人,有著相似的質地。
樸實無華,而力拔千鈞。
說真話,說別人不敢說的話。
無怪對劇本百般挑剔的他,當年在公交車上只寥寥幾眼,就一見鐘情。
電影一開始,富大龍飾演的李天狗,被人打個半死,渾身是血地爬過去。緊接著傳出消息,這個半死的家伙,沖人開槍,兩死一傷。
《天狗》劇照
李天狗是個退伍的傷殘軍人,被派到村里當護林員,瘸著一條腿,寡言,窩囊,天天被媳婦數落。
黑黢黢的臉上,一雙眼睛锃光瓦亮。
護林本是肥差,奈何李天狗是驢脾氣,一步一步把肥差干成苦差,自己也淪為兇犯。
《天狗》劇照
電影揭露人性之深刻,描摹政治之大膽,如今看來,也不可多得。
導演戚健,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和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是同級。可惜,憑借《天狗》斬獲金雞獎最佳導演后,沒過幾年,就因病去世了。
訃告傳出,眾星發博悼念。
與之有高山流水之交的富大龍,未在媒體上公開一言。
追悼會上,他和妻子饒敏莉著黑衣現身,被記者拍到,這才出現在新聞里。
富大龍極少出現在新聞里。
他不紅,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他并非沒有紅過,或者說并非紅不了。
他是童星出身,8歲主演《少年彭德懷》,就捧了座童牛獎優秀表演獎的獎杯。
考北京電影學院之前,已經和劉佩琦、涂們等老戲骨搭戲,主演馮小寧導演獲獎頗豐的《戰爭子午線》,有了厚厚一沓代表作。
1998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也是第一名的成績。
他長相英俊,稍加打扮,不輸任何偶像小生。演技好,拿獎多,資源理應不差。
然而富大龍為什么不紅呢?
說白了,是他自己“作”的。
入行以來,他不接廣告,不上綜藝,戲接得不多,10年只發了4條微博。
似乎所有能讓自己更紅的事,他都沒空做。
那他的時間都用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練內功。
三教九流,職業高貴不高貴,全看什么人做。
演戲,拼的終究是文化,是底蘊。如果停留在“演技”上,就淺了。
富大龍說:搞藝術的人,不管哪一行,都是練內功的。
他練書法。
在片場,空閑了,他就拿毛筆沾著水,在墻上抄《蘭亭序》。
給老前輩于藍寫就是“鶴壽蘭德”,給訪談節目寫就是“問東問西,有苦有樂”,題詞都是信手拈來。
他寫詩,也畫畫。
出版過詩集《牧歌》、散文集《在河套邊緣行走》,封面插圖都是自己畫的。
他善彈古琴,也組搖滾樂隊,兼主唱和貝斯。
網劇《我是余歡水》的配樂,就是他的樂隊“大袖樂隊”做的。
按他的說法,之所以迷戀古琴,是因為那就是“中國古代的搖滾樂”。
富大龍在《神探狄仁杰》劇中彈奏古琴
所有的“練”沉淀下來,就成了“功”,成了富大龍這個人的底色。
他輕易不發言,每次發言,都讓網友心悅誠服,這只是內功的小試牛刀。
內功一旦用在創作上,才是浩浩湯湯,摧枯拉朽。
他演秦惠王嬴駟,翻遍二十四史,只找到干巴巴的幾段大事記。
他不甘心,去查國體制度,查民風民俗,再由國擬人,用國之性格,演秦惠王之性格。
于是,贏駟被他賦予了血性和狡詐。
嬴駟有句臺詞,“壯士吞牛,娃娃吃豆”。
說這話,是為了勸大臣們攻城略地,胃口大點,從君主口中說出來,顯得親切靈動。
實際上,這句詞既不是劇本上的,也不是民間諺語,是富大龍自己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