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張齡心、高仁等演員主演的國產懸疑刑偵網劇《骨語2》播出。主打單元劇模式+法醫破案+《骨語》續集,把觀眾的期待值拉滿。
可上線不久時,由原班人馬出演的《骨語2》就遭“一星”差評狂轟濫炸,不出三集,就被拍死在了沙灘上。
法醫破案成了快閃警察,劇情好似流水賬,搞擦邊辣眼睛,運鏡和配樂拉胯……
這都啥啥啥?觀眾大呼:讓“骨語2”給整“無語”了。
雖然前作《骨語》并不算什么王炸之作,可好歹也算個接近及格的刑偵劇。
可到了第二部,頗有種爛出新意來的做作,讓人不敢恭維。
案發現場不談案情,上來先拍警察撩法醫。
為了博眼球不惜搞擦邊,第一個案件女實習生溺水而亡,居然是因為在湖上玩車震導致冰裂,渣男逃跑把她間接害死。
大冬天的,零下十幾度,任重飾演的渣男與小三有好好的小樹林不鉆,非選擇湖上偷情,這“創意”屬實被編劇拿捏到位了。
讓觀眾不能忍的還有劇情bug,既然男主能從車窗窟窿逃出來,怎么女主就不能動一動呢?就算不會游泳也起碼先鉆出來吧。
第二個案件:網紅主播炫富被分尸。
見財起意的倉庫管理員將女主播綁架,在勒索時不慎把她勒死,隨后分尸滅跡。
知道分尸卻不知道把死者身份證扔了,還藏自己家里,最后被警察發現,還從墻里找到死者的DNA,這合理嗎?
雖然節奏快,但劇情牽強,破案如兒戲,讓人感覺到編劇為了輸出教育意義,不惜塑造了一個個看似很神,又好像很笨的兇手。
簡稱:給重案組送業績。
大尺度,血腥場面沒少拍,可法醫的專業操作僅用一通長鏡頭虛晃一槍,奔著法醫探案去的懸疑迷被騙得好慘。
怎么這種侮辱觀眾智商的國產刑偵劇,就是拍不夠呢?
前有張翰在《十宗罪》中的魔幻推理:
“門應該是沒有上鎖的,因為這種鎖只有鑰匙才能打開。”
what?你在搞笑嗎?
“這十二只斷手目測不是來自同一具尸體。”
好家伙,難道不目測,它們就可能是同一具尸體的了?這波邏輯推理是把觀眾當傻子玩呢?
后有披著戀愛皮,狂蹭“法醫秦明”IP的低幼喜劇《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
劇里,秦明空降龍番市,上司安排他一個男法醫住到女刑警家里,隨后就展開她們毫無必要的感情戲。
這些戲碼不是為了撒糖,是為了扎懸疑迷的心。
如果說這幾部爛劇撲街是意料之內,那么憑借《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大火出圈的迷霧劇場也頻頻翻車,就顯得國產刑偵劇似乎真有步入寒冬的危機。
一部《八角亭迷霧》,有王小帥導演,段奕宏、郝蕾、祖峰、吳越等老戲骨主演的豪華陣容,依舊糊得無聲無息。
家庭懸疑+刑偵的套路很有《隱秘的角落》的感覺,可是尷尬的人設、凌亂的敘事、僵硬的邏輯,讓這部劇成功淪為迷霧劇場的一枚啞炮。
這部劇以玄家十九年前的兇殺案牽連起現在的矛盾,案件沒扯明白,只是盡力在渲染家庭的狗血矛盾。家庭矛盾的刻板化,故弄玄虛的異裝癖兇手,以及最后的強行he大結局都讓人難以下咽。
本想著緊跟其后播出的《誰是兇手》能夠為迷霧劇場正名,但劇方把營銷力度都放在趙麗穎飾演的瘋批女主上,劇情不完整,海報抄襲,濫用明星照片作為“死亡背景墻”,熱搜沒少上,可觀眾不買賬,頗有高開低走的意思。
究竟是“迷霧”熄火了,還是國產刑偵劇真的不行?
其實,國產刑偵劇并不缺佳作,它在觀眾心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
老牌刑偵劇《重案六組》從2001年正式上映,截止到2010年,一共拍了四部,陪伴一代人長大。該劇聚焦警察的探案過程,劇情既驚險又貼近社會現實,角色有血有肉,颯爽的女警“季潔”深入人心,受到業界普遍認可。
不光有傳統刑偵劇珠玉在前,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警匪劇搭上網劇的快車,迎來了高質量的井噴時刻。
2016年-2017年,《法醫秦明》《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相繼在網絡播出,迎來了刑偵劇的小高潮。
截至目前,《白夜追兇》豆瓣評分仍高達9分,總播放量超54億。
《無證之罪》豆瓣評分8.1分,總播放量達4.6億。
《法醫秦明》的評分也達到了7分,算是還不錯的成績。
這幾部劇邏輯在線,劇情帶感,人設真實,口碑收視雙豐收。
《法醫秦明》《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的火爆證明了觀眾對于懸疑罪案題材的青睞。
2018年,愛奇藝官方宣布了“愛青春”和“奇懸疑”兩大劇場化運營計劃,兩年過后,新品牌“迷霧劇場”誕生,主打美式短劇,決心在懸疑刑偵題材深耕。
《無證之罪》的作者紫金陳很快被公眾熟知,隨后他的“推理三部曲”中的另外兩部《壞小孩》與《長夜難明》,分別被愛奇藝翻拍成《隱秘的角落》與《沉默的真相》,搬上熒幕。
2020年這兩部劇統統大爆,讓“迷霧劇場”一炮而紅。
究竟是刑偵劇帶火了迷霧劇場,還是迷霧劇場捧紅了刑偵劇,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不再明晰。
但說起懸疑刑偵劇走俏的原因,一定與它極度適合類型化的體質有關。
國產刑偵劇采用小體量模式,自帶懸疑推理色彩,刺激,尺度大,探究人性,一個案子就能演完一部豪門爭產劇的前因后果,劇情張力可見一斑。
同時,在拍每一個單元的故事時,制作方可以省去注水內容,把最吸引觀眾的內容呈現出來。
不需要復雜糾葛的感情戲,不用奢華的大布景,最貼近生活又最接近戲劇的懸疑劇性價比超高。
雖然刑偵類網劇自此掀起熱潮,但迷霧劇場近期的疲態也讓人看到,網劇不是那么好拍的,觀眾對于刑偵劇的高要求也沒那么容易滿足。
如果為了懸疑而懸疑,罔顧邏輯硬造氣氛,只會讓走劇情向的刑偵劇淪為劇本殺。
觀眾們既想看滿足好奇心,刺激腎上腺素的案子,也要被嚴謹縝密的推理過程所說服。否則,虎頭蛇尾,只能像拍出“冰上車震”的《骨語2》一樣被罵得不敢吭聲。
早已有數不清的小成本網劇證明,想打造爆款并非不可能,但國產刑偵劇要大爆還需要新意。
2月10日,潘粵明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白你個夜的”,并曬出與《白夜追兇》的導演王偉的照片。
《白夜追兇2》或許已經離觀眾不遠了,希望它能給2022年的國產刑偵劇打個樣,重新洗洗懸疑推理迷的眼睛。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關鍵詞: 無證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