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影視劇的觀眾一定聽說過一句話,“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出品過《瑯琊榜》《山海情》《大江大河》等諸多好劇的正午陽光儼然成為了精品劇的代名詞。
今年年初,正午推出《開端》。其新穎的無限流設定,打造了收視的“開年王炸”。
《開端》的熱度剛剛減弱,正午陽光就接力推出了《相逢時節》。
這部劇從開播時就爭議不斷,被稱為正午陽光的翻車之作。
昨晚《相逢時節》終于大結局,如今看來,它確實砸了“正午出品,必屬精品”的招牌。
劇集收官后,#相逢時節 爛尾#的詞條直接沖上熱搜。
收官后,《相逢時節》鳳娛指數大眾評分5.6,專業評分只有5.3。
專家評論稱:這是正午劇中又一部不及預期的作品。節奏快,但讓人摸不著頭腦,沖突一個接一個,情緒還沒有完全帶入,下一個沖突就來了。
正午陽光的突然翻車,讓不少喜歡其作品的觀眾都非常可惜,怒其不爭。
大眾直言:成品令人抓狂。只有演員認真對待演技,作品點開一看,除了狗血還是狗血。
另外,離譜的是,臨近收官之際,這部劇在豆瓣都未開分,難以想象這種事會發生在正午陽光身上。
直到大結局的放出,豆瓣評分才登出4.8,可以說是正午陽光作品中評價最低的一部了。
歡迎進入“鳳娛指數-影劇綜榜單”小程序,搜索“相逢時節”并發表你的看法。
《相逢時節》爛尾爛得意料之中,所以被稱為正午最差劇的它,到底差在哪里?
01結局拍了個寂寞?
該劇從播出到完結都是罵聲一片,到了結局,罵聲更旺。
原因是結局著實令人無力吐槽。
大結局簡敏敏為了簡宏成向寧慧道歉,但兩人一言不合又因為上一代人的恩怨吵了起來。
寧慧氣急之下拿棍子打人,但卻在推搡時,意外滾下樓梯受傷。
寧恕本打算放棄復仇,但卻因為媽媽的意外受傷又一次被激起心中的仇恨。
于是他闖入簡家,打算讓簡敏敏血債血償,卻奪刀誤傷了趕來的簡宏成。
最終,寧恕入獄,兩家簽下了諒解書,簡宏成與寧宥還是擦肩而過了,真是全員be。
這個結局讓不少觀眾都接受不了,直言“誰都沒放下,誰都沒有和解”,整部劇讓人看了個寂寞。
上一代的仇恨延續到了這一代,同樣,上一代的悲劇也仍在這一代上演。
寧恕承受著疾病的折磨,失去了愛情和事業,為了家人選擇妥協。
簡敏敏為了簡宏成才去道歉,卻并沒有真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看完這部劇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觀眾直言編劇是在觀眾的不適區反復橫跳,不知道這部劇的意義到底在哪。
寧恕從登場以來就是為了復仇,本以為是個大反派,卻活得如此憋屈,連入獄都要看見路過的程可欣和她的新男友,簡直是一部《寧恕受難記》。
網友戲稱:《相逢時節》連導演都姓簡,寧家你拿什么跟我斗!
許多觀眾認為這部劇如此糟心,原因并不出在演員身上,而是編劇。
“就算要寫平民階級結局悲慘,也得從批判的角度出發吧,現在完全是壞人沒報應。看的人憋屈的要命”。
網友建議編劇寫一部《氣死觀眾的一百種方法》,保準暢銷。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編劇就是原著作者阿耐,雖然她更加了解故事的細節,但畢竟不是專業編劇,在劇情處理上就會有所欠缺,甚至出現本劇中一味只顧戲劇沖突的情況。
到最后落得滿地雞毛,觀眾都get不到這部劇到底要表達些什么。
觀眾為劇中人物的人生被強行悲劇而感到不值得。
02槽點不斷
《相逢時節》改編自正午金牌編劇阿耐所著小說《落花時節》。
作為《都挺好》《大江大河》和《歡樂頌》三部爆款劇的作者,阿耐這次還親自操刀當編劇,又有簡川訸執導,讓觀眾感覺這劇穩了。然而卻從開播以來吐槽聲不斷。
a. 劇情狗血
就陣容來看,《相逢時節》并不差,有一定的爆款相。
但《相逢時節》開播沒多久后,就被吐槽劇情狗血,剪輯稀爛。
這部劇講述了簡、寧兩家因為上一輩的恩怨而結仇,寧家二兒子寧恕長大后為向簡家復仇的故事。
在復仇的主線中,編劇又強行塞入了三條狗血套路,分別是中年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商戰,以及家庭糾葛,TVB看了會說→這套路我熟。
雷佳音飾演的簡宏成與袁泉飾演的寧宥曾經在大學時相戀,后來因為世仇,倆人終究沒能走到一起。
離譜的是,寧宥知道對方是仇家的孩子,仍然要和他在一起,之后兩人又因為世仇無法在一起。這不就是中年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有一種為了狗血而狗血的感覺。
而劇中的商戰情節,主要集中在維持家業的大姐簡敏敏和二哥簡宏成的家族財產之爭,以及寧恕成為商業精英后企圖破壞簡家企業達到復仇的目的。
復仇+商戰的設定,氛圍感拉滿,原本非常能戳中觀眾的心。但是這部劇中的商戰情節過于“小兒科”,被吐槽是小學生寫的。
說到商戰情節,TVB就曾有過非常成功的案例,比如《創世紀》。該劇劇情對商戰實際操作的詳實描述,以及對事件復雜程度的展現,真正讓觀眾感受到了商場上劍拔弩張的刺激感,越看越上癮。
可惜,《相逢時節》沒有把商戰應有的刺激感帶給觀眾。
在劇中,編劇還添加了幾個家庭之間的故事,狗血元素一應俱全。
渣男出軌屢次不改、還胡攪蠻纏的情節,看得人血壓飆升。
簡宏成被整日臆想的前妻無休止糾纏、還有個價值觀扭曲的小三跑來教育寧宥……
可以說《相逢時節》里的狗血情節不勝枚舉,可謂是滿地雞毛。
純粹是一鍋元素的大亂燉。
劇情也有些bug。原本是簡、寧兩家雙線并行,后半部分就只剩下簡家視角。
結局稀巴爛,觀眾一點爽感都沒感到,白費這復仇+商戰的戲碼。
中年羅密歐與朱麗葉、商戰、復仇、家族仇恨諸多元素匯集在這部劇中,編劇又想搞商戰,又想寫愛情,但哪條線都沒寫好。最終,想看商戰的觀眾吐槽商戰太小兒科,想看中年愛情線的也表示沒看過癮。
b. 人物塑造
《相逢時節》剛開播時對張藝興演技的吐槽聲不少,甚至他一度被認為是這部劇最大的bug,但其實這部劇在人物塑造上也有很大問題。
張藝興在這部劇中擔任的寧恕一角極其重要,貫穿了劇情的主線,串聯起兩個家庭的矛盾。
他再次以原聲配音出演,這次沒有黃渤和孫紅雷等老戲骨帶著,張藝興的演技問題又一次浮上水面。
張藝興有一點口音,導致臺詞并不是很清晰,讓人有些出戲。
有觀眾直言張藝興的臺詞簡直是災難。
還被吐槽眼睛無神,臺詞功底差,讓人有些難入戲,不如回去演綜藝。
但也有不少觀眾認為張藝興的演技在劇集后期已經有了進步,需要時間去提升。
在寧恕癲癇病發時,能看出是下了功夫的。
不過整體來說,張藝興距離合格的演員仍有一定差距,臺詞生硬,感染力有待提升。
但單單認為是張藝興的演技使得《相逢時節》這部劇變爛,對張藝興難免有些不公平。
這部劇在人物塑造上問題也不小。
群像劇是正午陽光代表題材之一,有不少優秀的群像劇都是出自正午陽光之手。
但這部卻是正午群像劇的敗筆。
該劇人物眾多,關系復雜,可導演卻過于強調快節奏,剪輯時間線混亂,使得劇情對人物的背景鋪墊較少,造成人物被塑造得不夠飽滿,前后人設割裂。
比如拯救了父親心血產業的簡敏敏,前期雖然也是情緒沖動的人物設定,但是卻顯得比較精明有頭腦。可到了多年以后,無緣無故地,她就變成隨時撒潑好吃懶做,又沒頭沒腦的中年怨婦。
前后人設割裂,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物的這種變化,而且還將本來鮮活的人設變得扁平化。
c.bug頻出
該劇還有一些bug狂刷存在感。
有網友發現,這部劇故事發生于2018年,第二集中卻有一款2019年才上線的化妝品的廣告植入。
還有,電視劇中出現了深圳的空鏡,拍攝了深圳地標建筑“春筍”。然而“春筍”旁的萬象城卻是2018年年底才開始試營業的。
另外,該劇故事發生在上海,但是路口的路標上寫的是“立信大道”,說明這里是無錫。
同樣的,劇中角色用車和手機都與背景年份不相符,劇集打廣告可以理解,但也要服務于整體設定。
這些細節性的錯誤發生在其他劇中,可能觀眾也不會說什么,但發生在正午陽光身上就未免讓人覺得砸了精品的招牌。
03正午“爹味”太重走下坡路?
《相逢時節》的價值傾向“爹味“嚴重,是劇集里爭議最大的點之一。
18歲花一般年紀的簡敏敏放棄學業,被迫嫁給父親的徒弟,犧牲巨大來保住父親的家業心血,但父親卻想把財產大部分留給兒子。
讓觀眾不滿的是,簡敏敏明明應該是勵志的角色,該劇卻把她刻畫成好吃懶做、毫無大智的壞女人。
把簡宏成設定為成功總裁,為了家庭忍讓、為了家族產業忙碌的“好人”。
姐弟倆被塑造得一好一壞,一強一弱。被視為企圖在向觀眾合理化父親的偏心。
簡宏成前妻陳昕兒也被刻畫成無理取鬧,每天臆想前夫喜歡上別人的瘋女人。
寧宥和前夫女強男弱,前夫自己自卑,出軌還胡攪蠻纏、理直氣壯。寧宥竟隱忍退讓多次,被觀眾稱為“現實版娘道”。
《相逢時節》中的女性角色要么苦、要么瘋,看得觀眾血壓飆升十分不解,直言正午陽光是不是“厭女”?
正午劇的“爹味”已經被吐槽不止一次了,《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清平樂》中的公主,都曾被吐槽人物設定透著濃厚的“爹味兒”。
有網友表示,正午的劇,臺詞永遠散發著爹味兒,暗貶女性。
稱反感那種從里到外透著爹味兒合理性和優越性的劇。
但也有網友認為正午有爹味兒,但是也有不少出彩的女性角色。
還有網友提出,正午陽光自2020年后開始意識到要避開女性有爭議的話題,而《相逢時節》在2020年就開機了,來不及進行調整。
并且認為有過“爹味”爭執的多是張開宙導演和本劇導演簡川訸。
而正午的另兩個導演孔笙和李雪,曾出品過諸多口碑一流的佳作,還是值得信任的。
接下來正午陽光有李雪導演的《我的超級英雄》,改編自知名作家“鮑鯨鯨”(代表作《失戀33天》《浮沉》)的小說《我的蓋世英熊》,兩位主演分別是黃軒、白百何,皆是演技備受大眾認可的實力派演員。
并且,正午陽光的主旋律題材電視劇或許還是值得相信的。其最新主旋律題材電視劇《縣委大院》也正在籌備中,由孔笙執導,王小槍編劇。
擅長的題材加上值得信賴的導演,也許正午陽光的口碑,會隨著新劇播出,有回暖的趨勢。
希望《相逢時節》這部翻車之作,可以成為正午陽光的警示牌。
觀眾對于“正午出品,必屬精品”的認可,想建立起來并不易,是靠一部部口碑佳作堆積起來的信任。但是想毀掉這種信任,有時真的只是一兩部劇的事。
辛苦建立起來的口碑,還是需要好好呵護才是。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記得“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