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們講了臺塑長子王文洋與他的紅顏知己呂安妮,攜手二十多年終反目的故事,這里可回顧。
王文洋被親爹驅逐出臺塑,但手握大娘傳給他的濤天財富,自王永慶2008年意外離世后,開始與實際掌權的三娘李寶珠一系大打遺產官司,終于13年后落幕,針對最后一筆1.1億元(單位:臺幣,下同)遺產九名子女達成和解,共528億元遺產分配成功。
為什么王文洋會在乎這“區區”一億元呢?
因為這一億元的分配關系到王永慶在海外100多億美金遺產的分配。這可比留在國內的528億元臺幣多太多了。
王文洋案件的關鍵點在于他覺得李寶珠根本不算王永慶合法的妻子,所以無權參與遺產分配,目前海外遺產的官司還在打,是否還需要另一個13年呢?沒有人知道。
這些年王文洋為了打爭產官司,和三房撕破臉,把家族恩怨擺上臺面,讓一向低調的王家家族怨聲載道。
▲是有點眾叛親離那個意思了。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被王文洋視為眼中釘的三娘李寶珠到底有什么能耐呢?能夠在王永慶去世后,讓自己的兩個女兒成為臺塑核心管理層。
要知道現在臺塑把握大權的是弟弟王永在的長子王文淵、次子王文潮、王永慶三房長女王瑞華、王瑞瑜四人,王永慶的二房楊嬌一系無一子女進入臺塑核心管理團隊,長子長孫這一脈可謂全部輪空。
王永慶的三房里,二房楊嬌于2011年離世,大房于2012年離世,三房夫人里僅剩李寶珠在世。1935年出生的她目前已經87歲高齡,深居簡出,越來越低調。
▲圖源:鏡周刊。難得的三房合影。
▲2018年出席臺塑運動會的李寶珠神采奕奕,當時已經83歲了。王永慶離世后也只有這種大日子才會公開活動。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她是笑到最后的勝利者。不僅因為她最年輕,而是女兒們都在集團里站穩了腳跟,她手握臺塑最多的權利。
身為三房,她身上有很多跟其他豪門外室一樣的地方,比如漂亮有身段,年紀最輕。進入豪門時前面的幾位都已經老去,自然而然成為最受寵愛的一位。
▲早年王永慶李寶珠的合照。
也有很多所謂的劣勢,出身不夠好、有過婚史、沒有豪門最重視的兒子。
其實說起來,她的逆襲還真有些鈕鈷祿寶珠的戲劇化。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她的故事。
//從四房變成三房
1935年,16歲的郭月蘭經家人介紹認識18歲的王永慶,兩人結婚。當時的王永慶還是做著米店生意,一心想要改善家庭環境的一個小年輕。
作為童養媳郭月蘭一直沒有為王永慶生下一兒半女。中年后她就獨居在臺塑集團位于臺北市錦州街的宿舍。過世前幾年,因為身體較差又有輕微失智,常住在長庚醫院的VIP病房里休養。
作為原配郭月蘭的境遇是非常令人唏噓的。沒有子嗣,和娘家關系疏離,從王永慶最窮的時候嫁給他,好像也沒有享受到什么豪門貴太太日子。二房、三房一個一個進門,孩子承歡膝下,再到成人后的互相斗爭,她成為了臺塑家族里一個最安靜的旁觀者。
▲王文洋和郭月蘭關系密切。如果她有自己的子女,還會和二房子女維系這么好的感情嗎?參考二房和三房現在老死不相往來的場景,恐怕很難。在和三房的爭產中,王文洋多次拿大媽說事、當槍使。王文洋對大媽一定是有感情的,但是沒有自身利益的考量嗎?不可能的。
王郭二人結婚多年無子嗣,之后王永慶因緣際會認識了楊嬌。
▲年輕時的王永慶和楊嬌。
據楊嬌的說法,她答應嫁給王永慶之后才知道他有老婆,王告訴她會和郭月蘭離婚。但她覺得大房可憐,允許了一夫兩妻的生活方式。郭月蘭一開始對她很差,時間久了兩人反而培養出了情誼。
▲楊嬌3月離世,4月舉辦了追思會并出版了《王楊嬌紀念別冊》。此書為楊嬌口述、王雪紅記錄。
在接二連三的生了幾個孩子后,其他女人出現了,家里時有爭吵,1975年二房楊嬌出走美國,寄情基督教,自此和王永慶越走越遠。
▲摘自《王楊嬌紀念別冊》。
在追思會出版的生前紀念冊,還是家人給出版的 ,多少有美化的程度吧。但二房對三房的恨倒是真真的。
▲二房子女在楊嬌葬禮上的發言,對李寶珠的出現有多不滿顯而易見了。只是王文洋說的話也能對應上自己的老婆陳文靜,真是很諷刺了。
對二房子女來說,母親陪著父親渡過了最艱難的創業初期,但事業起步不久之后,就來了一位三娘,分享了父愛的同時,享受了母親的勞動成果。二房對李寶珠的憎恨,除了感情上,也有被取走勝利果實的不甘心吧。
▲王永慶創業初期家里就是員工食堂,楊嬌負責買菜做飯,工作量很大。
▲王永慶2008年過世時,楊嬌回臺奔喪難得接受媒體提問。說起王永慶是一個很好的人,但也說了自己這些年的委屈。從來不對媒體發言的楊嬌說這些,想必也有輿論的需要。
嚴格上來說李寶珠算四房。2008年王永慶離世后,他生前和一位叫林明珠的女子生下的一兒兩女就出來打認祖官司了。姐弟妹三人分別出生于1954年、1956年、1958年。
▲左起:二弟羅文源、三妹羅雪映、大姐羅雪貞。三姐弟在展示母親年輕時候的照片。
而李寶珠大女兒王瑞華是1959年出生。
林明珠的孩子為什么都姓羅呢?生下三個孩子后,林明珠發現王永慶又結識了一個女子,她負氣離開,嫁給了姓羅的公務員,孩子全部改姓。
如果說大房郭月蘭是旁觀者,那這出豪門婚姻林明珠就像一個從來就沒有真正進入故事中的一個局外人。
▲認祖官司從2008年開打,一路一波三折,羅文源希望能和二三房子女做DNA,但二三房子女不愿。之后法院還是根據各種證據判定三人為王永慶親生。但認祖官司復雜程度不單單是證明親生這么簡單。二三房不斷加碼和解金,直到2015年提出五億(新臺幣,下同)。此時官司已經打了七年,姐妹二人一人收一億和解撤告。剩羅文源一人繼續苦撐打官司。羅文源說自己堅持要打官司不是為了錢,而是必須認祖歸宗,但畢竟認祖歸宗之后能分的遺產絕不止三億,這話真假,就留給看客自行評斷了。
▲二三房這邊也一樣,雖然說著不讓羅文源姐弟認祖歸宗是出于父親的意愿,但龐大的遺產誰又想憑白多分給三個人呢。
2015年初還誓要認祖歸宗,年底就放棄撤告,徹底退出繼承權之爭。因為羅文源為了官司疲于奔命,7月中風,只能放棄官司。
▲圖源:自由時報。對比于剛開始打官司的意氣風發,也頗為唏噓。此時二三房應該都松了一口大氣。
▲2017羅文源被親姐妹倆告上法庭。沒想到最后羅氏兄妹也鬧不和。這就是能查到的羅氏姐弟的最后一個新聞。
讓林明珠負氣出走的另外一個女人,當然就是李寶珠。
李寶珠也出身于貧苦人家,8歲就去別人家里做幫傭。可以想象,一個還需要父母疼愛的年紀就開始干活,忍耐力是比一般人強的。
她第一次結婚的年齡不詳,生下一女后離異。之后在大酒樓做服務員。也是這樣的機緣讓她和去酒店應酬的王永慶相識。
兩人相差18歲,客觀地說,這在豪門婚姻里一點都不算很大的年齡差。而且李寶珠善于交際,熱情開朗,漸漸和王永慶培養出了感情。
▲中年時候的王永慶和李寶珠。
為了家庭和諧、或者是自身形象,無法不深究王永慶為什么沒有給林明珠一個名份。但林明珠不能進王家所面臨的問題,李寶珠肯定也有。更不用說她還離異帶著一個女兒,在人情復雜的場所上班。王永慶還是毅然讓李寶珠成為了名正言順的三房,足見他對李寶珠的喜愛程度。
傳聞李寶珠還在王永慶遇到資金困難時,拿出自己的珠寶變賣資助王永慶,也使他感激在心。
在外人看來,兩人感情深厚。肯定不止是資助這么簡單,大房二房都是跟王永慶苦過來的,傳聞連林明珠都在金錢上支持過王永慶。王永慶唯獨對李寶珠如此依賴,或者可以從他們日常的相處中窺探一二。
//三房似原配
一開始進王家,李寶珠的日子并不好過。按楊嬌說的,她1975年去美國,當時李寶珠四個女兒都已經出生。所幸兩家人不住一起,互有芥蒂但維持著生活平和。
其次是婆婆,王永慶的媽媽王詹樣本來就反對王永慶再娶三房。李寶珠進門后發現婆婆愛看歌仔戲,買了不少歌仔戲演員楊麗花的錄音帶一起看。不僅是愛好,對老人家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也漸漸讓婆婆對三房接納。就連王永慶的兄弟姐妹都和李寶珠關系不錯。
▲中年時候的王永慶、李寶珠和四個女兒,圖中為王永慶母親王詹樣。
婆媳姑嫂關系打理的好,更不用說老公了。李寶珠是出了名的會照顧人,王永慶的日常起居全由李寶珠來照料。
王永慶很注重飲食和養生,每天的行程都很規律。李寶珠就跟著忙前忙后的打點一切。就算是出差,李寶珠都會帶上食材給王永慶做飯。
▲不夸張的說李寶珠的一天是跟著王永慶的作息來作息的。
▲婆婆也說她把王永慶照顧的好。
▲李寶珠幫年事已高的王永慶綁鞋帶。
除了照顧王永慶的身體,李寶珠還是王永慶生意上的幫手。
雖然她出身貧寒,也沒念過什么書,但進入王家之后就努力學習日語、英語。外語程度是好到王永慶接見外賓時,可以幫忙翻譯的程度。
王永慶對工作嚴格,經常公開責罵員工,如果李寶珠在場,就會在事后安撫。集團里的司機、前臺、職員,再小的員工也會給予關照。
還有經典的臺塑牛排故事。臺塑招待所一開始用中餐招待客人,有人想吃西餐,李寶珠就精心研制出了臺塑牛小排。之后這道菜甚至成為臺塑用來招待貴賓的一道名菜。后來由臺塑招待所第一任總管楊國初傳承。
▲臺塑牛排還引發了商業爭端,楊國初離職臺塑后傳承三娘秘方開店創業。因為不滿王品臺塑牛排取名暗示和臺塑有關,讓自己被懷疑為冒牌貨,他要求“王品臺塑牛排”改名,后變成“王品牛品”。所以著名的王品牛排其實跟王家沒有什么關系。
需要交際應酬的時候也不在話下。
▲王永在、李寶珠、王永慶。
個人生活上能把王永慶照顧好,工作上又是得力助手。漸漸的三房就變成最得寵的伴侶。楊嬌遠走美國之后,王永慶更是和三房一家常年住在臺塑大樓里。晚年王永慶幾乎到哪里都會帶著李寶珠,兩人形影不離。
▲二人各個時期公開場合的合影。
//四個女兒
李寶珠和王永慶生了四個女兒,個個都能力出眾,但或許是有才能的女性繼承人在男性社會宿命(關于女富豪為何往往是單身這個問題 ,我們也有寫過,這里可回顧),有三個陸續都走上離婚之路。
我們來逐一介紹一下四姐妹和她們的老公或前夫們。
大女兒王瑞華被稱為最像王永慶的孩子。她處事內斂、精明。
因為王永慶培養孩子的模式基本就是從小送出國,給很少的生活費鍛煉其自立能力,畢業后進入集團從中低層開始學習。
王瑞華自然也是這樣培養的,她13歲就到美國留學,后從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畢業。畢業之后直接留在美國,負責臺塑美國的事物,她是最早進入臺塑六人小組的成員,也是當時唯一的女性。
▲王瑞華出現在媒體前,永遠都是一副不施粉黛、不茍言笑的樣子。傳聞連臺塑現任總裁王文淵都讓她三分,集團內舉行行政會議,只要王瑞華在臺灣都由她主持。
當時在美國的王瑞華經朋友介紹認識楊定一。當然楊定一的履歷也很厲害的。他在臺灣出生后舉家移民巴西。13歲的就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上醫學院,之后美國求學,21歲獲得生化及醫學雙博士,27歲當上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主任。
而兩人會對彼此產生好感是因為一個共同喜好。一般人的愛好可能就是看書、看電影、打游戲、旅游運動什么的,讓他們倆走到一起的愛好是禪修和打坐。
▲兩人昔日合影。
楊定一本身是個挺有意思的人,醫學家出身,也對東方的禪修有很深的涉獵。他出過很過書,也上過不少節目,都在宣導這類文化。
▲楊定一所著書籍。這里只是一部分。
兩人婚后育有一女二子。這里著重說一下大公主楊元寧,她是王家第三代里出鏡率較高的一位。成年之前就出過好幾本童書,當過業余模特,大學就讀于哈佛。她什么都做過,但你要說她的工作是什么好像也說不清楚。目前她主要投入在畫畫方面,2021年還開了畫展。
▲楊定一口中楊元寧9歲就頓悟了!
▲她的個人風格跟她爸爸還挺像的,經常把修行、找回自我啊這些詞匯掛在嘴邊。就是這位富三代的新聞不知道為什么總有一股通稿風。
王瑞華和楊定一2018年傳出已經離婚,當時引起不小的關注。畢竟兩人已經結婚30年,性格也很類似,都非常沉穩低調。
但王瑞華選擇低調處理,不做任何回應。對于兩人離婚原因最多的猜測就是聚少離多,畢竟楊定一和王瑞華的事業都很忙碌,兩個人都在美國和臺灣地區兩頭跑。
▲近期的一些講座和節目采訪。楊定一因為學術和醫生背景,深受王永慶喜歡。除了臺塑內部職務,他還擔任旗下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科大三個學校的董事長,和王瑞華離婚之后已經離任。但還擔任長庚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他的主題里總是離不開“心靈”“宇宙”“天性”“快樂”這些詞匯。以目前他的心境來說,離婚的心情應該能調節的很快。
接著來說說二女兒王瑞瑜,用媒體的話說,她和大姐王瑞華是冰火兩重天,一個內斂一個活潑。
她做事風格高調、果斷,在六人小組擴展成七人小組時加入,兩人成為決策小組里唯二的女成員。她也是從小就到美國留學。畢業后回臺在長庚醫院當了六年幕僚才進入臺塑集團。
▲王瑞瑜近照。今年已經60歲的王瑞瑜保養有道,自己創立的醫美集團應該沒少光顧。
從2000年開始,她用了十年時間,創立了五家新公司,臺塑生醫、保養品牌Forte、南亞光電、臺塑網科技、臺塑長園能源科技。這些消費品的投資額和營業額跟臺塑這樣的化工自然無法比較,但也成功讓臺塑跨入消費業。
2015年,剛上任總管理處總經理的王瑞瑜迅速處理了臺塑內部最大的受賄案件,展現鐵腕手段。
▲因為案件發生于王瑞瑜剛上任總經理,且涉案的林振榮又是王文淵一手提拔,當時就引發了三房和王永在家族的內斗傳聞,王瑞瑜接受采訪也幽默化解。
性格火辣,有話直說。臺塑內的公事到私事,其他人都諱莫如深,她卻樂意接受采訪談想法談感受。有時也作為三房的代表發言。
▲王文洋和王瑞瑜都性格直接,愛和媒體應酬,隔空互嗆是常有的事。
▲交際應酬也是一把好手,酒量是很好。
當然王瑞瑜也不都是一帆風順。2008年父親過世,加上離異對她是很大的打擊。
前夫李宗昌原是新聞記者,負責跑臺塑線而結識王瑞瑜。
一般人家來說,記者已經是個不錯的職業了。但跟其他女婿動輒博士或者藝術家的身份,李宗昌的背景顯然是太薄弱了。1993年底兩人在美國結婚,王永慶親自證婚。婚后他就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MBA。1996年王瑞瑜生下雙胞胎女兒。
▲昔日公司活動上王瑞瑜唱歌、李宗昌敬酒的恩愛畫面。
進入臺塑也從底層干起,勤勞踏實,慢慢贏得了老丈人的信任,后期才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3年,是他在臺塑的事業巔峰期,進入了董事會擔任董事,也是四個女婿中唯一進入臺塑董事會的。
只是他實在是沒有商業才干,做什么虧什么。
2003他被老丈人委以重任,擔任了臺塑汽車的負責人,要知道做汽車是王永慶一直以來的夢想,足見他此時對二女婿的信任,與此同時也讓他發揮專業擔任《臺灣日報》副社長。
臺塑汽車做不出成績,年年虧損,2006年停止運營。《臺灣日報》同年停刊。沒事,有女兒王瑞瑜擔著,職位換成臺塑北京首席代表,負責內地業務。
但李宗昌并沒有全身心投入在臺塑,他和親哥在外開設投資公司,自己也投資電影電視公司,全部以失敗告終,資金缺口最后都得臺塑給擦屁股,最慘的是還引來官司糾紛。
▲2013年1月,已經離婚5年的李宗昌,因為多年前涉嫌挪用和投資公司的資產的官司,被判刑三個月(可交9萬元罰金)。當時他還專門開了一個記者會來喊冤,說是財務搞的鬼。
你要說李宗昌不努力嘛,人家也非常努力,王瑞瑜對他一直的提攜和幫助也不少。奈何有些人就是野心很大、能力有限。
2007年左右正是臺塑管理組接棒的敏感時期,處理不好的話對王瑞瑜的影響是很大的。緊接著2008年初兩人就簽下離婚協議。
▲離婚之后的生活。有傳聞兩人離婚是王永慶授意,可信度不是很高,以王瑞瑜的性格,會走到離婚一定是自己決定的。
姐妹倆一動一靜,做事風格都雷厲風行。有她們倆在,臺塑內部的三房勢力是不可動搖的。
▲王瑞瑜、王瑞華、王永在。
三妹王瑞慧,早年比較低調,直到擔任長庚集團董事長,出鏡率越來越高。
▲王瑞慧近照,她實在是長得很像媽媽。
要知道長庚集團是臺塑四寶第一大法人股東,誰掌握了長庚就等于掌握了臺塑命脈。
一向低調的王瑞慧怎么坐上長庚董座的呢,過程還真曲折如宮斗劇里搶皇位一般。
長庚醫院本是王永慶和王永在為了紀念父親王長庚,在1973年一同捐贈成立的。集團董事會一共15個席位,王家成員占五個。早期還是王瑞華老公的楊定一和王瑞慧都是董事會成員。
王永慶2008年離世后,李寶珠屬意楊定一來接任長庚董事長,卻遭到王永在的強烈反對:“王長庚是我父親,長庚董事長怎么可以不姓王?”之后由王永在擔任長庚董事長。
▲2008年王永慶離世后長庚董事會五位王家成員。當時三房為了避免和二房擴大矛盾,王瑞瑜還退出董事會,讓二房一人補位。本以為是王文洋或者王文祥,沒想到二房讓王貴云補位。她也是唯一擠進臺塑整個體系管理核心的二房成員,可惜勢單力薄,不成氣候。
2014年11月王永在也離世。按理說外界都看好王文淵直接補上父親位置,甚至也有二房王文洋會空降董事長的傳聞。
一開始是董事會成員補位,楊定一無預警辭去董事會職位,改由岳母李寶珠遞補進入董事會。
一周后的董事長選舉李寶珠更是爆冷直接當選董事長。她也是長庚第一個非王姓董事長。而在此之前她根本就沒有在集團內正經上過一天班。
▲選自《繼承者們——臺塑接班十年祕辛》,作者姚惠珍。
▲升任董事長,也不忘前人。
▲對于李寶珠升任董事長最不滿的就是王文洋,面對記者的咨詢,王瑞瑜指了指旁邊,沒好氣的直接讓記者去問王文洋大姐王貴云。
上面我們說了王家在長庚有五個董事席位,在這場董事長選舉開始前,兩個家族就有君子約定:接管董事長位置的家族占兩席,另一家族占三席。
李寶珠當選董事長、王貴云又占了一個位置,王永慶家族等于用完兩個名額,王瑞慧本應退出讓王永在二房王文堯補位。但王瑞慧怎么都不愿意退出董事會,她說自己從一開始就在長庚,服務了將近三十年。
一個怎么也不退,一個怎么也不服,李寶珠不可能放任三房和王永在家族變成仇人。她私下找人傳話王文淵,承諾這屆任期結束絕不繼任,也希望王文淵能安撫王文堯等到下屆再加入董事,體諒王瑞慧三十年對長庚的付出。
2016年董事改選,李寶珠信守承諾退位。新董事長人選在王文淵和王瑞慧中選出。最后王瑞慧驚險勝出繼任董事長。要說年紀比王文淵小了十幾歲的王瑞慧能當選,除了本身為長庚工作多年,更與三房在長庚內部深耕多年、人脈甚廣是有關。
▲三房王瑞慧當選董事長,王永在幺子補位董事,兩家人喜氣洋洋、一團和氣。再往大了說,王文淵當臺塑總裁,王瑞慧當長庚總裁。三房和王永在家族二分天下,皆大歡喜。有傳本身已經是臺塑總裁的王文淵有意不與王瑞慧過多競爭,希望兩大家族權利平衡。
新官上任三把火,為了集團盈利,隔年王瑞慧就大刀闊斧,決定縮編醫院最不賺錢的急診部,說白了就是開人。期間也爆出多位老臣因為跟王瑞慧意見不合被迫離職,引起全臺醫療界巨大反彈。事情越鬧越大,政府也介入,甚至希望王家能退出長庚管理。
這是個不小的風波,當時董事會也給王瑞慧很大壓力。之后王瑞慧辭退縮編政策最大的關聯者李石增,李寶珠也出面安撫醫生老臣,后王瑞慧對長庚管理進行變革,算是順利逃過一劫。
▲因為事情影響太大,王瑞慧在風波之后也接受了采訪澄清傳聞。她否認了棄車保帥、李石增被當做替罪羊的說法。
2020年長庚董事長進行換屆選舉,王瑞慧成功繼任,媒體形容這次選舉會議異常順利,沒有前幾屆的硝煙彌漫。看來王瑞慧在長庚的位置已經相當穩固。
說到婚姻,王瑞慧是姐妹中第一個爆發婚變的。前夫是知名建筑師劉培森,在香港地區、日本、美國、法國都有過求學經歷。
▲劉培森。
雖說沒有在臺塑內部供職,但王永慶女婿的福利還是能享受到的。他被稱為臺塑御用建筑師,集團的很多建筑都是由他設計的。另外他設計的作品還有高雄展覽館、臺中市政府、甚至連大陸的天津北少林寺都有他的參與。
兩人1989年結婚,到2006年被爆離婚。后證實兩人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離婚。
三個姐妹的婚姻時間都很長,王瑞華30年,王瑞瑜王瑞慧也有十幾年,說明夫妻間早期的感情還是相當好的。最后即便離婚也沒有像很多豪門婚姻一樣撕的難看。都和平分手,也足夠低調。
老幺王瑞容相較于三個姐姐,存在感會比較低一些,她也任職于長庚醫院。同時她也是四姐妹中唯一沒有離婚的。
▲王瑞容實在低調,不僅是夫妻合照,連個人的一張清晰照片都很難找到。
王瑞容的老公方國強是服裝設計師,他也沒有進入臺塑工作。方國強本身的經歷也很曲折。他是緬甸移民,父母來自潮州,因為擔心會有戰亂12歲就把他和弟弟送到巴黎,當時的歐洲對亞洲人不太友好,他很努力在異國生活,融入當地圈子。
之后通過朋友介紹認識在巴黎求學的王瑞容,1997年兩人結婚,之后一起回臺灣,在此之前連中文都不會說。
▲方國強說自己在和王瑞容交往前期不知道老丈人是大企業家,我是完全相信的,因為他的中文真的很差。這里他要表達的是:第一次見到王瑞容就覺得她會是自己的老婆。
我們也可以從方國強口中了解到一些四房的相處日常。
比如女婿們被問要不要進臺塑工作,似乎是常規操作。
▲中文不好,也因為覺得進臺塑是個很大的壓力,想繼續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而婉拒了王永慶。
剛回來工作時,地址是李寶珠和某個姐姐幫忙選的。一家人感情相當好。
在臺塑大樓里,四房會一家十幾個人一起吃飯。王永慶規矩多,大家跟他在一起就比較緊張,李寶珠就會緩和氣氛。
最后簡單介紹一下李寶珠和前夫生的女兒,她資料不多,只知道王永慶對她很不錯,安排在臺塑美國工作。雖然沒有繼承權,但吃穿用度方面一定是無憂了。
好了,李寶珠和四個女兒都介紹完了。
三房拿了一手看似不好的牌,最后卻能打出王炸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試著分折一下。
第一,首先當然是時運。
有時富豪選擇哪一房繼承大業無關寵愛,就是時運,就像甘比成為女富豪一樣,并非真的非她不可,只是大劉在此時此際最需要她的扶助,原配離散,女明星們沒有生育,呂麗君在關鍵時刻有野心,所以只剩下最忠心耿耿的甘比。
王永慶家庭呢?
大房沒有子嗣。二房決裂,去了美國,二房一系子女從情感上就站在了父親的對立面,順理成章準繼承人王文洋退出,四房雖有生育,但性格硬頸,馬上另嫁他人,甚至連王家的門都沒踏入。以上總總,使得最能忍最無望的三房寶珠一系成功入主臺塑占盡先機。
第二,把老公當老板伺候,絕對打好這份工。
李寶珠和甘比有很多的共同點,比如都是在富豪生命的中晚期才出現,都是極苦的出身,在遇上富豪老公之后都曾經歷人間辛苦,是極富韌性的女性。
很大程度上,超級富豪們都具有極強的控制欲,在婚姻生活里很難平等地對待伴侶,這個時候,習慣做小伏低善于忍耐的女性在打好這份工精神的感召下,把老公當成老板,忠心不二地伺候,往往最后能取得年老超級富豪的最終信任。
例如著名的賭王四太就說得很明白,“我承認我是個幸運女人,由認識何生開始,我就發展得好好,我都叫他老板,好少叫老公,因為以前叫慣了。”
▲四太的名言是,“香港聲色犬馬,男士好易受到誘惑,太太唯有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對丈夫形影不離,將自己變成跟尾狗。”
一字之差,態度會差很遠,你把一個人當老公,你可能會沖他發脾氣,但你把一個人當老板,有氣也會咽下,因為人家發你工資,飯碗端在別人身上。
而李寶珠可謂把這種打工精神發揮到極致,從老公的吃穿用度到工作都能全面配合,情緒價值也能提供,不得不說,這真是能忍人所不能忍,從權力架構上,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這不是婚姻關系,這是權力關系,這不是夫妻感情,而是上下級關系。
第三,超強秘書能力和情商。
有了時機,還有了態度,如果還有超于常人的擔任秘書工作的能力,能把老板所有的點都照顧到,方方面面照顧到,最后的贏家當然很難不是她。
關鍵是四個女兒也很得力,能把機會轉化成價值,最后靠的都是實力。
怎么說呢?
在富豪的后宮競賽里,其實沒有女人是勝者,因為王者永遠是那個任性的男人。
男性社會,男性掌握最多資源,傍住他們,當然是一條捷徑,這條路,這幾千年,女性一直在走,但要記得是在這場慘烈的雌競比賽中,所有的后宮人員都得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以經年的努力為要務,甚至以放棄個人的自尊和人格平等做為代價,還得預備隨時被拋出局的危機。
可謂極具偶然性,不可效法,也無須效法。
從前的女性無法參與社會競爭,所以全部擠在后宮,現在的優秀女性,如果有強大的工作能力,還有堅忍斗狠的勇氣,再加一點好運氣,自己創業簡直不要太爽,那條行走了千年,早已血跡斑斑踩著無數同性眼淚的崎嶇路,倒是不走也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