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現在國產劇終于不是鋪天蓋地的五毛特效和草臺班子了。
綜合看下來,《馭鮫記》里的特效還是蠻有誠意的。
比如熱巴妖異又仙氣十足的白狐尾巴↓
男主的假肌肉雖然引了一波吐槽,但人魚尾巴制作還是很靈動精良滴!
近景也看的出的波光粼粼↓
要知道去年的國產劇人魚特效be like ↓
《十二譚》
這粗糙的渲染和僵硬的走位,很難不懷疑是特效師學了兩年動畫出來兼職的程度↓
雖然說電視劇的核心是故事情節和人物層次,但事實證明在特效方面敢這么糊弄的制作班底手里往往也出不了什么好劇。
畢竟不得已而為之的簡陋和滿不在乎的敷衍,觀眾還是有能力分辨出來的。
就像最近火爆全網的@嘉了個玲,
沒有專業團隊,也不拉贊助,照樣能產出讓人直起雞皮疙瘩的震撼大作。
她曾花費183天行走9萬公里,跨越82個城市,花光積蓄還欠債17萬,只為了還原《山海經》。
從0基礎到坐擁600萬粉絲,被粉絲求著接推廣,憑借一手神級化妝術被全網稱為“最美古風博主”。
想知道嘉了個玲是怎么做到的嗎?
那就先來看看嘉玲畫筆下的各路精怪異獸吧!
01
“以臉入畫,取材為妖”
為了將異獸的樣貌表現在自己臉上,嘉玲沒有專門去找化妝師,而是根據自己的構思一點點描摹出心中精怪的樣子。
在嘉玲的手里,每一種精怪異獸的妝容畫法都絕非空穴來風,而是根據《山海經》中的描述再結合嘉玲天馬行空的創意。
畢方在山海經的設定里是走到哪里都會出現大片野火,于是嘉玲在還原畢方時就會選擇紅色調為主。
女媧曾用五色石補天,所以嘉玲特意在妝容里加入了五色設定。
藍、白、金、紅、黃五色搭配起來卻是意外的和諧華麗。
朏朏的設定是樣子長得像貓,十分古靈精怪,嘉玲還為此做了一個小貓鼻頭,再用白色乳膠和真鼻子進行銜接。
羲和的外貌在書中沒有具體描述,只提到她是十個金烏(太陽)的母親,嘉玲便憑借想象設計了一個金色調妝容。
青丘九尾給人的音響就是仙氣飄飄又充滿神秘,嘉玲的妝容便以紅色加銀色為主調。
眼線從眼球位置便開始向上飛起,再配上白色云紋就有了“華麗麗、怪兮兮”的陰森妖異美感。
美人魚的傳說絕非西方獨有。
在嘉玲的作品里,美麗多情的中式人魚——陵魚也穿越幾千年的光陰歲月得以在現代重現人間。
水汽氤氳中,一個臉部長有藍色鱗片的濕發少女露出水面。她望向人世的眼神純潔又充滿好奇。昏黃曖昧的環境色調又加強了綺麗詭譎的氛圍。
而這些妝容只是嘉玲作品內容的一小部分,遇到裝扮繁復些的角色,她還要拖著幾十斤鋼鐵支架的翅膀和尾巴跋山涉水進行拍攝。
還原九尾狐時尤其困難。為了還原《山海經》里青丘狐貍的九條尾巴,嘉玲一開始買了落水毛,做完發現很像落水的狐貍。
雖然費用上嘉玲已經是捉襟見肘欠了十幾萬外債,但追求完美的她還是額外花了好幾百,就為了做出幾條稍微蓬松的狐貍尾巴。
最終成品be like↓
02
妝不驚人死不休
雖然并非專業團隊,但嘉玲對于自己的作品有著近乎苛刻的完美主義傾向。
每次還原過程光是化妝一項,嘉玲就要花費6到8個小時。
為此她經常凌晨兩三點起來化妝,化完妝還要馬不停蹄翻山越嶺進行實景拍攝。
183天跨越82個城市行走9萬公里,只為了精益求精。
前往雪山↓
穿過荒漠↓
深入叢林↓
潛入水底↓
為了更好的還原角色,她往往要翻遍市面上所有版本的《山海經》。多番對比之后再一點點描繪在自己的臉上。
嘉玲的妝容里幾乎都是臉部大面積的色彩暈染,為此她根本沒辦法留眉毛,常年保持眉毛剃禿的狀態。
更有甚者,嘉玲經常會在臉上用到膚蠟、酒精、油彩、乳膠等物品。這樣做對皮膚的傷害真的很大。
因為很多異獸的臉部崎嶇不平,嘉玲還原起來時要需要在臉上貼硅膠,再用染料暈染周圍。
拍攝的時候硅膠就密不透風的在臉上悶一天,卸妝的時候嘉玲就用解膠劑一點點融化硅膠,再從臉上撕扯下來。
也難怪看到嘉玲作品的觀眾會發出如此感嘆:“如此優秀的中國神話故事,沒有從古裝劇中看到,卻在嘉玲的短視頻里盡數領略風光。”
如此誠意之作,倒讓fafa想起了一個黑色幽默笑話。
曾有導演在論壇公開痛罵觀眾:“中國的垃圾觀眾造就了垃圾電影。”
可如今嘉玲便是在同一批觀眾的市場里火了,火到引起央視的注意。
除了嘉玲,還有很多很多認真做視頻的主創依然能在浮躁的自媒體時代得以脫穎而出,這足以證明影視劇的市場垃圾根本就是主創之問題而非觀眾之過錯。
也印證了孫海英老師當年回懟馮小剛那句“觀眾的審美是被喂出來的”
這個時候請容許fafa說一句:
優秀的創作人員殫精竭慮給觀眾帶來美的正向體驗,垃圾從業者才會敷衍的把shi喂給觀眾,喂完還要傲慢的諷刺觀眾質量不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