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真實,越焦慮?
即使劇本扎實,有實力派演員背書,但《親愛的小孩》還是引來了不小的爭議。
首先是販賣焦慮和用力過猛讓一部分觀眾感到不適。
《親愛的小孩》沒有現在大多都市劇那種慘白的打光和濾鏡,色調上偏暗,給人一種比較壓抑的感覺。
這種色調上的壓抑加上糟心的劇情,不僅讓未婚未育者感到了恐懼,即便是一些已經當了媽的“過來人”,看了這部劇的前幾集,也選擇果斷“棄劇”。
超級真實的劇情讓不少觀眾很窒息,不僅是恐婚恐育,覺得生活都沒有希望了。
而也有另一部分的觀眾,覺得喪偶式育兒、婚內出軌、婆媳關系等問題是婚姻關系里的常態,更容易感受到共鳴。
而所謂的販賣焦慮,其實不是電視劇編造出來的,而是現實才是焦慮本身。那些覺得被焦慮到了的人源于大多數更是源于自身的恐懼和未知。
要說一部影視作品可以讓人多生多育或者恐婚恐育,的確是有點“異想天開”了。但從藝術創作上來看,能讓觀眾因為焦慮而“棄劇”,真實尺度的把握也確實是一個問題。
這不僅是《親愛的小孩》一部家庭劇面臨的問題。
十幾年的《蝸居》到今年的《心居》,買房至今讓年輕人焦慮,而劇里過于擰巴的感情糾葛也讓不少觀眾看的很疲憊。去年《喬家的兒女》也因為兄弟姐妹通通離異的“狗血”橋段讓觀眾直呼后期劇情崩壞加爛尾。
而這些爭議之下,也總有些觀眾為其挽尊:現實比這狗血多了。平心而論,真實和狗血、對生活的藝術加工和販賣焦慮邊界比較模糊。
其實《親愛的小孩》里女主離婚之后那一段戲的色調是很明亮的,也象征了一切都在滿滿變好,大家也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但可惜的是明亮的劇情太少,很快戲份又壓抑了起來。這也就讓觀眾忽略了劇里明亮的那些橋段,記住的只是窒息的劇情。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親愛的小孩》也能當做一部教育片。沒結婚的可能是打“預防針”,提前預習一下婚姻里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結婚有娃的則可以完成某些和解,在別人的生活里對標自己,其實沒啥過不去的坎兒。
而《親愛的小孩》作為國產家庭劇里“真實”的代表,在真實與焦慮之間,或許也能將討論帶上一個新的高度。(作者/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