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部《極限挑戰》成為國民級現象綜藝,成就了“極限男人幫”,也成就了導演嚴敏。
極挑系列的成功,讓嚴敏背負了“拯救國產綜藝”的使命。
而他在離開衛視后的《說唱新世代》《德云斗笑社》等作品,雖然不復當年極挑的收視輝煌,但也都不負觀眾期待獲得了尚佳的口碑。
除此之外,關于“極限男人幫”再聚的聲音,也一直圍繞在這位導演左右,每每有小道消息傳來,都足夠令粉絲興奮一陣子。
然而重組沒等到,反而等來了新作品《新游記》——
雖然不是粉絲所期待的原班人馬,但同樣是六個男人的配置、嚴敏擅長的戶外綜藝,別的不說,爆款綜藝的氣質至少湊齊了。
至于爆不爆,還需再觀望。
歡迎進入“鳳凰網指數-影劇綜榜單”小程序,搜索“新游記”并發表你的看法。
01內娛綜藝之光,失靈了
本著對“20-30歲新的中堅力量”的選擇,《新游記》的六位MC分別是岳云鵬、黃子韜、張若昀、林更新、王彥霖、陳飛宇。
節目的開始MC兩兩分組走紅毯,隨后齊聚采訪室,在女主持人磕磕絆絆的解說中點明本期節目的主題:
壯行派對。
在這個派對上不流通錢,只能使用一種名為「心愿幣」的貨幣。
以此換取一頓好吃的美食、一晚舒適的住宿,或是一次快樂的海島旅行。
這些需求消費金額不同,大約在30-50個心愿幣之間。
而初始心愿幣的金額,則是根據MC在走紅毯時,對西游記五個角色所做出的身份選擇。
其中黃子韜選了孫悟空,只獲得5枚;而張若昀選了小白龍,拿到了20枚,幾個人的初始金額各不相同。
節目到這兒還算是有趣的,雖然流程平平無奇,但看得出大家都在努力整活拋梗。
尤其是黃子韜在得知自己只有5個心愿幣,而選擇豬八戒的陳飛宇有15個之后,頓時委屈了起來:
堂堂齊天大圣,為什么我最窮?
導演答曰:在天宮的編制里你是弼馬溫。
分完金幣后,六位MC正式進入派對,也是節目拉胯的開始。
從眾人進入場地,到“壯行嘉賓”張楚演唱結束的3分鐘里,MC全程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做什么,觀眾也看得莫名其妙。
本以為這是游戲設置的一部分,比如讓MC注意歌詞的差別?或是在歌曲中與周圍npc產生互動?
結果只是單純聽歌而已。
一曲完畢后,畫面才開始回放女主持的規則解釋:
本次派對會拍賣很多桃子,其中有一種桃子是董事長(反派角色)的指定款。
MC只有拿到那個桃子,才能擁有正式上路的資格。
緊接著又到了拍賣環節。
在群演們競相叫價、MC們因錢不夠一臉茫然的劇情場景中,度過了漫長的一分半時間。
隨后再次閃回女主持的講解:
想要拍賣桃子,就得有金幣;
想要金幣,要參與派對中的各種小游戲,或是求助群演中的“神仙”。
…………
到這里節目已經進行了20分鐘。
規則的說明剪輯零碎,頻繁的閃回冗長無味,嘉賓和觀眾全懵了,搞不清當下究竟是個什么秩序。
本以為到了游戲環節,整體節奏會緊湊很多,結果看得人更犯困。
要么是玩轉陀螺這種無聊的游戲。
要么就是規則繞得人頭暈,一刻也不能跑神的數字游戲。
沒看懂是嗎?正常,就連扮演“游戲主理人”的群演NPC,都沒搞清楚游戲規則。
明明是對手輸了,卻糊里糊涂給出了幣。
眼看MC贏得的幣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容易,節目組有點兒坐不住了。
當即有工作人員下場指出NPC的錯誤,重申游戲規則,要求增加難度。
更尷尬的還在后面。
因為黃子韜口嗨后又主動道歉,被小陀螺區的NPC夸贊謙虛懂禮貌,并獎勵給他一個幣。
黃子韜趕緊弓腰以小弟的身份接過,陳飛宇在一旁目瞪口呆,整個綜藝效果拉滿,引得彈幕上哄笑一片。
結果兩人剛剛轉身去上廁所,該NPC就立刻被“上課”,在一眾工作人員面前受到導演嚴敏的斥責。
“你的最高任務是什么?”
“贏走他們所有的錢。”
“對,那你在做什么?”
“……”
不知這一part是否為做節目效果有意為之。
但看著NPC受訓時手足無措的模樣,和導演抱著手臂充滿壓迫性的質問,無不令人帶入到“同組同事在大會上被點名批評,而我站在旁邊尷尬不已”的職場情景。
正如彈幕所吐槽的,我看綜藝是圖一樂,不是來重溫工作高壓的。
總得來說,從目前上線的第一期看,《新游記》的整體內容令人感到失望——
1.剪輯稀碎,讓人產生情緒上的反復跳躍,不知所謂;
2.MC本身有笑點,但仍缺乏團體的化學反應,彼此之間跟不上節奏,人設也都沒立住;
3.劇情游戲設置無聊,規則又太繁雜,從MC到群演NPC都一副沒玩兒明白的樣子;
4.節目組中途三番五次臨時修改規則,毫無判定基準,以至于原本框架被削弱,最后逐漸走向失控。
這就讓原本期待的觀眾很難受。
既隱隱約約感受到導演的概念輸出,又因劇情展開得過于潦草,令人很難去抓住。
全程近三個小時的內容,除了黃子韜的日常整活之外,爆點并不算多。
就連一直戴著面具全場晃悠,以最終BOSS身份出場的黃渤,也沒能真正給人意外之喜的感覺。
倒不是說節目有多爛,只是有“極挑”珠玉在前,難免被觀眾拿來細細比較。
同樣是六個男藝人的配置,極挑MC在清晰緊湊的流程中迅速找到個人定位,再由迥然不同的人設碰撞出節目效果,一步步攏緊“男人幫”的團魂。
而《新游記》的MC們開張就被地上的一團漿糊給絆住,迷迷糊糊地跟著大致方向走,直到最后才多多少少咂巴出味兒來。
同樣是嚴敏“沒有刻意劇本”的執導風格,極挑規則的「破」基于在「立」之上,節目組嚴謹制定規則,并多次申明不可逾越,這樣才有了MC任性玩鬧與之對著干的綜藝效果。
反觀《新游記》,連「立」這一項都還未明了,更別提主動擊破。
有人說,看嚴敏的節目不要急著差評,需要有個鋪墊的過程。
嚴敏本人的態度亦是如此。
對于第一集上線后外界的諸多爭議,他表示,自己始終在追求一個完整敘事,如果一季節目是10集,請把它當作10集的連續劇來看。
不過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對于綜藝來說無聊就是原罪。
尤其在這個人均8秒短視頻的時代,觀眾沒有義務施與太多耐心,給一部前期如此枯燥乏味的綜藝。
兩邊就此爭論不休,最終的結論,或許只有等節目播完之后再看了。
02陷入抄襲風波,再一次
關于《新游記》的爭議不止于此。
之所以被猛砸這么多差評,除了節目本身低于期待太多,還在于和熱門韓綜《新西游記》名字僅一字之差。
設定上看起來也有擦邊之嫌,都是西游記故事背景?旅行的形式,引得網友們“怒其不爭”——
韓國把西游記移植到本土綜藝變成大ip,國內這才又想起拿過來拍,為什么明明是我們自己的東西,卻總要被別人偷去了才發現?
其實,早在節目立項伊始,關于《新游記》的版權之爭就已經有多種說法。
當時還流傳過一張非官方的招商圖,上面寫有“羅PD加盟指導”字樣。
也有說法是買了《新西游記》版權,但因某些規定不能公開合作的,否則羅PD肯定早早出來喊話了。
羅PD的粉絲團對此說法很快辟謠,表示無任何消息表明韓方已經授權。
這也導致《新西游記》粉絲的不滿更甚。
比較激進的直接跑去和嚴敏對線,結果被斥責是“優越感韓綜粉”。
所以,《新游記》到底抄了沒有?
從目前放出的預告片?第一期來看,抄襲這種說法并不成立。
雖然背景都與《西游記》相關,實質上兩檔綜藝的核心模式各不相同:《新西游記》的開始是一場“贖罪”之旅,節目模式為游戲通關模式,游戲設定參考日本漫畫《七龍珠》;
而《新游記》從釋出的預告來看,可能在整體上更偏向明星職業體驗。
明星們通過做任務?游戲?生存挑戰,和西游記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設定相似,最終取得生活的“真經”。
如此看來,除了名字上碰了個小瓷,其他的倒沒什么問題。
只是西游背景結合旅行的概念,算不算也是一種抄襲,界定標準還有待商榷……
算一算,這也不是嚴敏導演首次陷入抄襲風波。
同樣的質疑在《極限挑戰》時期也出現過,發酵范圍較之今日要大得多。
當時韓國MBC電視臺直面炮轟,稱該節目抄襲其王牌節目《無限挑戰》。
不僅抄襲創意,連鏡頭切換和字幕位置都與韓版差不多,同時展示了兩者雷同場景的對比圖。
“從目前播出的節目來看,包含了許多《無限挑戰》特輯節目內容,如第169集的‘抓我吧’、第110集的‘帶著錢箱子奔跑吧’、第406集的‘緊急打工’、第158集的‘青春痘剎車’等環節。另外,19日播出的第6集中也有我們之前放送的拉動飛機特輯以及獎勵假期等內容。”
對于原版找上門一事,東方衛視市場推廣部副總監否認了“山寨”的說法。
承認節目中的橋段借鑒了不少韓國和歐美綜藝,但許多都屬于創意重合的情況,坦言“撞車”在所難免。
“在整個綜藝環境中,很多節目都有創意撞車的情況,比如《花樣姐姐》和《花兒與少年》,都是以旅行為主題,思路也差不多。對觀眾來說,重要的是誰的節目做得好。”
當年《無限挑戰》正版的授權在央視,而關于版權背后的故事也是眾說紛紜。
有說東方衛視即將拿到版權,沒想到半路被截胡;
也有說《極限挑戰》已經錄了好幾期,韓方出爾反爾;
而從粉絲總結的時間線來看,似乎是沒買到版權的東方衛視為了搶占先機,趕在央視前率先推出《極限挑戰》,吃到了國內同類綜藝的第一口螃蟹。
與此同時,真真假假的輿論也讓《了不起的挑戰》這個正規軍,也是后來者置于高壓力境地。
好在最終觀眾的反饋很不錯。
不可否認的是,《極限挑戰》是一檔成功的綜藝。
尤其是后兩季的主題基本脫離了“借鑒”,無論是本土文化的特色輸出,還是聚焦社會化的價值取向,都漸入佳境做得非常成功。
這也就讓前兩季的抄襲風波,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瑕不掩瑜”。
03綜藝“中國創造”,會來嗎
現在的觀眾似乎總有種「抄襲PTSD」。
雖然這次的《新游記》在“被山寨”時逃過一劫,但從輿論的普遍反饋不難看出,對于國綜的原創性,人們總是下意識懷有質疑態度。
尤其是剛敲過鍵盤把偷國行徑罵得狗血淋頭,轉頭就發現自己最喜歡的綜藝又被曝“借鑒”,那瞬間真是尷尬得冰火兩重天。
事實上在藝術作品中,「借鑒」的邊界并非想象中的嚴苛刻板,在哪國都不算鮮見。
尤其對于綜藝起步較晚的內地綜藝來說,能夠取其精華作為行業發展的雛形,用心做到本土化創新,自然也會被觀眾熱情接受。
比如引進自中國臺灣《繞著地球跑》,在九零年代末一舉成為現象級國民綜藝的《正大綜藝》。
還有開啟電視泛娛樂化的《快樂大本營》,也是借鑒了中國香港節目《綜藝60分》。
彼時電視制作技術還處于探索階段,綜藝節目的開發能力較弱。
但也不難從這些經典中看出,制作團隊對于實現本土化挑戰困難的克服,以及對節目質量把控的匠心。
然而到了制作技術早已純熟的現在,對國外節目一味的模仿、抄襲、引進仍主導著內地綜藝市場,甚至已經形成了某種過度依賴。
從老老實實購買版權,到擦邊抄個形式和框架,再到直接復制粘貼,除了游戲和環節一模一樣,連PD人設也照搬……
這些無腦克隆還要自稱原創的行為,無不反映出創作團隊的懶惰與自負,以及各大衛視/平臺為了實現0成本高回報,不惜降低行業道德、精于算計的心。
版權問題的經驗教訓層出不窮,需要的是整個影視傳媒行業對此的反思。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幾年來國內也出現了一些優質的原創綜藝。
譬如《奇葩說》《聲臨其境》《樂隊的夏天》等等,其中《乘風破浪的姐姐》還被韓國買下翻拍版權,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反向輸出。
由此看來,實現綜藝節目的“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似乎也沒那么遙不可及了。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