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游記》播出兩期,導演嚴敏多少有點“掉粉”了。
播出前,不少人都期待嚴敏能夠找回甚至超越之前的《極限挑戰》。
播出后,一部分粉絲為嚴導挽尊,直言嚴敏的節目值得再看幾期,也有一部分觀眾覺得失望,畢竟第一期節目確實沒有太多的亮點。
雖然第二期口碑有所回暖,可在綜藝節目里,“日薪百萬”的明星下凡體驗日薪不過百的工作,真正的打工人卻很難共情。
都能看出來《新游記》好像在下一盤大棋,但這棋局云里霧里,無形當中也拔高了不少觀看門檻。
當然,與各種集結明星做游戲、噱頭遠大于內容的娛樂性綜藝相比,《新游記》仍然有創新和新的嘗試。
但對于對節目期待過高的觀眾來說,《新游記》確實有點“慢熱”了。
實驗性VS綜藝感
很多觀眾對《新游記》第一期的感覺,第一是長,第二是亂。
第一期分了上下兩部分,加起來大概兩個半小時的內容。按照《新游記》敘事的邏輯,這兩個半小時是來介紹嘉賓和整個節目脈絡的。
黃子韜、岳云鵬、張若昀、王彥霖、林更新、陳飛宇六位嘉賓在第一期節目里沒有太多的高光時刻。
不按常理出牌的黃子韜和坦誠自己缺陷的張若昀,一個搞笑一個煽情,算是刷了點存在感。
岳云鵬、王彥霖時而存在時而不存在,至于林更新、陳飛宇則大多數時間處于小透明的狀態。
嘉賓身上的戲點不足,每個人的戲劇線零散,這樣整體的劇情就會比較零碎。
到了第二期,節目脈絡比較清晰,可在體驗和綜藝上有了點割裂的感覺。
第二期節目里幾位嘉賓體驗了平凡的打工生活,除了腦力擔當張若昀還時刻記得節目的主線“金幣”之外,其他嘉賓完全的投入到了打工生涯。
張若昀和岳云鵬做起了房產銷售。張若昀走的是理智派,岳云鵬則是感性派。
兩個人首先要做的是打破社恐,在大街上吆喝著發傳單,忸怩的兩個人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設,才拉下臉開始吆喝。
之后就是樓上樓下的帶顧客看房,學習各種話術,打著各種感情牌,可最終也沒有成功開單。
其他四位嘉賓沒這么好的運氣,被分配到了“苦力”組。最終林更新、王彥霖去做了物流,黃子韜、陳飛宇去拆玻璃。
接下來的故事跟第一期結尾高空跳臺一樣,筆給觀眾,他們都能寫出劇本了。
幾位嘉賓必定是歷經磨難,感受了人間疾苦,最終感慨了一句:大家都不容易。
故事走向乏善可陳,而且還增加了很多旁白音,也導致不少觀眾覺得節目有些太過緩慢。
而在整個體驗期間,幾位嘉賓認真體驗,大多忘了“金幣”這個主線。所以節目結尾半個小時除了張若昀,大家幾乎在“強行”復盤。
其實能感覺出《新游記》的實驗性,里面還增加了很多社會議題,如果說第一期節目的實驗感過強,那第二期節目的綜藝感是有了,但整體的融合性還有待提高。
打破規則VS沒有規則
當初《極限挑戰》被觀眾喜歡,一個是沒有劇本,一個是可以打破規則,嘉賓跟導演組斗智斗勇,讓整個節目都變得很生動,碰撞出新的火花。
《新游記》也是如此,可以看出來真的沒有劇本,也真的沒有規則,看著看著觀眾經常和嘉賓一起發蒙。
比如第一期節目里所有的NPC職責都是“騙光”嘉賓手里的錢,做他們掙錢路上的阻礙,但因為有的NPC對規則的不熟悉,在觀眾看來有放水的嫌疑。
岳云鵬和張若昀在進行挑戰的時候就抓住了游戲漏洞,兩人合作成功將游戲拿下,NPC沒有什么靈活的應對經驗,只能眼睜睜看著嘉賓贏走金幣。
而面對陳飛宇的夸夸群糖衣炮彈,NPC小姐姐直接沉醉了,當場給了他好幾個金幣。
這些本來無傷大雅,但可能是看嘉賓贏得太過順風順水,導演組出面阻止。在黃子韜又一次贏了NPC之后,嚴敏出來訓斥NPC,彈幕上居然讓不少打工人狠狠共情了。
第二期節目里,除了張若昀在很認真的玩游戲之外,其他嘉賓多少都是在被節目組拿捏,沒有了跟節目組斗智斗勇的感覺。
最終復盤環節,張若昀因為耍了金豬的小聰明,在導演組的積極配合之下,把黃子韜的小金豬收入囊中。
當時的嘉賓都跟著一臉懵,他們不知道這個是符合規則還是不符合規則。
而導演組的規則也似乎沒有明確的標準,隨時可以進行更換。要知道《極限挑戰》就是因為節目組總有planB才總能給觀眾驚喜,不會因為黃磊猜中密碼就更換游戲,而《新游記》則會為了嘉賓贏了太多金幣而隨意更換規則。
這種“沒有規則”一定程度上也會讓觀眾覺得混亂。而參與其中的嘉賓也是如此,這也讓嘉賓多多少少都受制于這些無形的規則,他們的綜藝感也沒有發揮到最大。